DNA依赖性蛋白激酶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g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依赖蛋白激酶(DNA-PK)是哺乳动物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关键酶.研究表明,妇科肿瘤,如宫颈癌、卵巢癌中普遍存在DNA-PK表达的变化,提示该酶在妇科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放射敏感性和预后有重要关系.近年来,关于DNA-PK的结构与功能、在肿瘤细胞株中的活性、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研究日益深入,以DNA-PK为靶点的DNA修复抑制剂作为肿瘤放化疗增敏药已陆续研发并进入临床前试验,有望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32岁.1年前开始出现上腹胀痛不适并向腰背部放射痛,食后尤甚,伴恶心,不呕吐,无返酸及厌油腻感.入院查体:左上腹部局限性隆起,可触及一约6 cm×7 cm大小的质硬圆形肿
我院 1989年 7月至 1998年 6月共收治甲状腺癌病人 6 4例 ,均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 ,现将我们的治疗经验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6 4例 ,男 15例 ,女 49例。年龄18~ 6 9
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患者因其临床及 X线影象表现缺乏特征性 ,易被误诊。国外文献报道 10岁以前确诊率仅为 7.8% ,4 0岁以前确诊率为 79%~ 81.2 % ,确诊时间最长为 6 9年 ;男性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创伤已成为人类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因为之一.创伤不仅是一种躯体应激,可引起机体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生理功能改变,同时也是一种心理应激
近年由于流动人口增加 ,在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仍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临床多表现为非典型性与多样性 ,易误诊误治。 1998年 2月~ 2 0 0 0年 1月我们共收治肺结核患者 2 92例 ,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听觉P300的变化,及其与脑CT有关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oddball刺激序列检测P300,靶刺激叠加200-500次,分析时间1000ms。结果:全组病例81例,对照组9
我院1997年3月以来对21例中心型肺癌进行放疗配合介入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病人,男17例,女4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46岁。左侧肺
目的 :比较能够满足内切酶分析的结核分枝杆菌染色体DNA提取的两种方法 ,并结合实验室条件加以改进。方法 :称取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物 ,灭活后以溶菌酶和蛋白酶K消化后 ,分别以
目的 :探讨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ML)骨髓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以allo- BMT治疗 1例 CML 合并骨髓纤维化患者 ,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骨髓纤
胃扭转在临床上单纯用服药治疗难以迅速解除胃脘胀满、进食后症状加剧或呕吐等症.近3年来我们采用X线下电针配合左侧卧位治疗胃扭转2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