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诗学新议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时代的伟大诗人,其生动形象、精辟深刻的诗学理念历来受到评论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济慈的诗歌和书信为依据,尝试对他的两个重要思想——“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和“天然接受力”作出解读,揭示其中蕴含的人生和艺术哲理。
  关键词:济慈;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天然接受力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8-0145-4
  Abstract: John Keat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British romantic poets whose poetic theory has been for a long time studied by many critics.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Keats’ poetry and letters, this paper is aimed to analyze his two ideas “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 and “negative capability”, with the purpose of discovering their abundant meanings and insights.
  Key words: John Keats, 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 negative capability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诗人之一,他的生命历程极为短暂,仅仅活了26年,却是英国诗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中国学者王佐良指出:‘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是浪漫主义的创始者,拜伦使浪漫主义的影响遍及全世界,雪莱透过浪漫主义前瞻大同世界,但他们在吸收前人精华和影响后人诗艺上,作用都不及济慈。’”(济慈,1997:1)济慈的诗歌和诗论历来受到评论家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他的一套诗学理论,其生动形象、精辟深刻的思想在浪漫主义作家中可谓自成一家、别具一格。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尝试解读济慈诗学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和核心思想,希望能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与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等前辈诗人相比,济慈的诗学思考是零散和片段式的,其具体论述散见在他的诗歌和书信中,因此谈不上十分系统周详、逻辑缜密。济慈有一颗异常敏感而深刻的心灵,他的思考从来不遵循什么固定套路或是法则,而是一直处于发展和探索的状态。读他的诗论就像和一个聪颖好学的青年朋友谈心,给人一种温润亲切的感觉。如果我们用刻板的“理论”或是“科学”式的眼光去研究他的观点,往往只得到一种味同嚼蜡、干巴巴的感觉,而若是以读诗的方式细细体会,却能会意忘言,在直觉和感悟的层次上捕捉到济慈的灵动智慧,这是关注济慈诗论的研究者必须注意的。
  
  1.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
  
  济慈有一个思想广为人知,就是出自他的名作《希腊古瓮颂》的“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自古以来对这句话的解说可谓汗牛充栋,评论家和学者们对此作出了诸多不同的阐释。事实上,很多人在解读济慈时似乎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那就是往往从解读者自己的视角和考量出发,添加了太多不必要的微言大义、牵强附会,却忽视了济慈自身的体悟思考。其实只要我们回归到济慈本人的心灵世界,就不难发现他的思想本质上是人生智慧的一种艺术表达,它优美而深刻,但并不晦涩难懂,也没有那么多的神秘之处。我们不妨将那些时髦现代的专业评论暂时抛诸脑后,亲身感受一下唯美飘逸的“济慈空间”,看看诗人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你委身‘寂静’的、完美的处子,受过了‘沉默’和‘悠久’的抚育, 呵,田园的史家,你竟能铺叙一个如花的故事,比诗还瑰丽……树下的美少年呵,你无法中断你的歌,那树木也落不了叶子;卤莽的恋人,你永远、永远吻不上,虽然够接近了——但不必心酸;她不会老,虽然你不能如愿以偿,你将永远爱下去,她也永远秀丽!呵,幸福的树木!你的枝叶不会剥落,从不曾离开春天;幸福的吹笛人也不会停歇,他的歌曲永远是那么新鲜;呵,更为幸福的、幸福的爱!永远热烈,正等待情人宴飨,永远热情地心跳,永远年轻;幸福的是这一切超凡的情态:它不会使心灵餍足和悲伤,没有炽热的头脑,焦渴的嘴唇……呵,冰冷的牧歌!等暮年使这一世代都凋落,只有你如旧;在另外的一些忧伤中,你会抚慰后人说:‘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这就包括你们所知道、和该知道的一切。”(查良铮,1987:224)
  读罢以上译文,试想哪位读者能不为济慈的天才想象力所征服,从而沉醉于甜美澄明、色彩斑斓的诗情画意呢?诗人开篇就点出了整首诗的“诗眼”——希腊古瓮饱经沧桑,历经洗礼,时至今日仍能“铺叙一个如花的故事,比诗还瑰丽”。接着在济慈生花妙笔的牵引下,我们眼前随之浮现出这样一幕场景:在某个古希腊的田园山谷里,一群信徒正在从事酒神祭祀,而年轻人则在一起载歌载舞,嬉闹狂欢。热情大胆的情人在你追我逐,鲁莽的小伙子按捺不住浓浓爱意,情不自禁地去亲吻情人的脸庞。羞涩的少女心中喜悦,却欲言又止,佯装着逃躲爱人的炽热追求。春光明媚,花团锦簇的树荫下,小笛手正在安闲自得地吹着风笛,幸福的乐手神采飞扬,不知疲倦地忘情歌唱……这正是一幅摄人心魄的人间图画,其间点缀着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蕴含着纯朴闲逸,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浓缩着人世间最真挚美好的情感——“呵,更为幸福的、幸福的爱!”济慈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人们生活中最绚丽、纯净、善良的画面和情感,是人类心灵美好情愫最真实自然的流露。尽管历史中的实情实景早已离我们远去,然而它清纯华茂、柔情蜜意的生活内容却被永远地定格在古瓮上,达至永恒的存在——“树下的美少年呵,你无法中断你的歌……幸福的吹笛人也不会停歇,他的歌曲永远是那么新鲜;”曾经的美丽一瞬借助古瓮达至永恒的存在,它“使人超越思想”,“等暮年使这一世代都凋落,只有你如旧”。
  当诗人最后回应开篇,点出“(古瓮)使人超越思想”,“等暮年使这一世代都凋落,只有你如旧”,进一步发出“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肺腑之言时,其意旨也就昭然若揭了。这里的“真”是一种“永恒”和“真理”,它与莎士比亚的第十八首十四行诗中的生命哲学遥相呼应——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如果说得更透彻一点,人生在世就如同一瓶五味酒,其间既有真善美的光照人间,又有假恶丑的横行肆掠,我们似乎很难说清楚两者之间孰多孰少。但是一切的哀伤、丑恶和痛苦纵然可以横行一时,在人们的记忆中却只能暂时存在,生活中那一片片唯美的瞬间尽管稍纵即逝,却能借助艺术和诗长存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乃至万世不朽,永远被人们思念和传颂下去。整首诗在咏物过程中向我们提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短促、真美长久!这就是诗人所理解的世界上的一切,也是我们所需要知道的一切。人之天性就是这样,在面对自身生存的险恶艰辛时,总是要把现实生活中受压抑的,至为弥足珍贵的东西升华为迷人缥缈的另一个世界,一切人间的假恶丑、一切苦难,不幸与悲伤都只能作为它的对立面而存在。这个世界至纯至美,却并不遥远,它深藏在每个人的心底,无时无刻不在鼓舞着人们勇敢追求幸福美好的人生。痛苦有限的生命可以在美和真中找到希望和慰藉,这种超越现实追求真美的心愿正是古往今来人类的共同情怀,是伟大而永恒的人性真理!另一位浪漫诗人雪莱在《为诗辩护》中也曾道出同样振聋发聩的呼唤,“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刘若端,1984:154)“这样,诗可以使世间最善最美的一切永垂不朽,它捉住了那些飘入人生阴影中一瞬即逝的幻象,用文字或者用形像把它们装饰起来,然后送它们到人间去,同时把此类快乐的喜讯带给同它们的姐妹们在一起留守的人们”。(刘若端,1984:155)
  济慈的一生穷愁潦倒、贫病相随,尝尽了人世的艰辛和苦难,然而他从来都不曾丧失勇气和希望,“汤姆今天下午又咳了点血,这很使人泄气,但我知道世上还有真实的东西,人生的‘第三室’将是幸福而慈祥的——贮藏着爱情的酒,也有友谊的面包……”,(刘若端,1984:183)“我从来不怕失败,我宁可失败,也要进入最伟大的人的行列”,(济慈,1997:6)“我要抓住世界的百态千姿,做一名巨人,并激励我的神思,使它能骄傲地见到自己的肩上有一对要飞去抓住永恒的翅膀”。(济慈,1997:137)济慈的希望也是所有芸芸众生的希望,试想每个人,不论男女老少,在阅读《希腊古瓮颂》的时候,谁不会由衷怀念那些超越时空的生命情调呢?那些曾经的青春梦幻与忧伤,飘逸洒脱、豪迈奔放的理想情怀,真挚无私、刻骨铭心的亲情友情,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甜蜜爱情……
  
  2. 天然接受力
  
  济慈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即一个诗人必须拥有某种所谓的“negative capability”,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在思想上我弄清楚了一些问题,使我忽然感到是什么品质能使人,特别是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而莎士比亚又怎样高度具有这种品质。我指的是‘天然接受力(negative capability)’,也就是说有能力禁得起不安、迷惘,怀疑而不是烦躁地去弄清事实,找出道理”。(刘若端,1984:172)长期以来,专家学者们对“天然接受力”的理解颇具争议,众说纷纭。其实,“天然接受力”的思想是济慈对其艺术经验的反思和总结,也是每个文学家都可以切身体会到的客观创作规律。
  那么该怎样理解济慈的注解——“有能力禁得起不安、迷惘,怀疑而不是烦躁地去弄清事实,找出道理”呢?我们知道,一个诗人,特别是那些杰出的诗人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思维和创作方式。这种方式的形成一方面归功于诗人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济慈是一个性格温和善良、思路开阔明朗的年轻人,他对自己长于诗性想象短于逻辑推理的思维特点是十分清楚的。他在书信中曾明确谈到自己的思维禀赋,“因为我一向不能通过逐步推理来知道哪件事是真实的——而事情又不得不这样”,(转引自刘若端,1984:168)济慈所处的浪漫主义时期又充斥着质疑理性高扬情感的时代风尚,因此在济慈看来,像他这类诗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自然是以直觉体悟和诗性感受为主。如果一个诗人想以逻辑推理的方式去“弄清事实,找出道理”,其结果只能是丰富多彩的感性世界被机械单一的理性工具所扼杀,人的天然灵性和诗歌创作自然也会随之枯萎,“冷的学识稍一介入,难道不是让所有的妩媚烟消云散吗?天上曾经有一道令人敬畏的彩虹,而如今我们知道了她的原理,她的纹理,终于将她编入普通事物枯燥的目录里。学识会剪断天使的双翼,用泾渭分明的逻辑征服所有的神秘,净化充满精灵的天空,清理本由地神们保护的矿区”。(丁宏为,2004:124)从历史上看,此种思想不单是济慈的一家之言,而是当时很多浪漫主义诗人的共识。
  济慈在其它书信中给出了对“天然接受力”的进一步解释,“第一点,关于诗才本身,(我是指我所属的那种,如果我还不是毫不足道的话;这和华兹华斯所属的那种或可称之为个人中心的崇高派不同,那是一种自在之物,自成一派的),我要说他没有个本身——它一切皆是又一切不是——它没有特性——它喜爱光明和黑暗;它总要做到淋漓饱满,不管牵涉到的是美是丑,是高贵是低下,是穷是富,是卑贱还是富贵——他对塑造一个雅各和对塑造一个伊莫干一样高兴。使道德高超的哲学家吃惊的却正使有千变万化本领的诗人狂喜。玩索事物的黑暗面和玩索它的光明面一样无害因为两者都止于冥想而不见诸行动。一位诗人在生活中是最少诗意的,因为他没有一个自己——他不断地要去成为别的什么——太阳,月亮,海,感情动物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有诗意的,都是有不变的特点的—诗人可没有,没有个自己—他的确是上帝创造的最没有诗意的动物”。(转引自刘若端,1984:183-184)这段话无疑是解释“天然接受力”思想的关键,我们该作何理解呢?
  值得一提的是,济慈曾经反复强调自己的风格与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其他浪漫派诗人有着很大不同。济慈将华兹华斯的诗歌风格概括为“个人中心的崇高派”,他认为华兹华斯的诗歌充斥着诗人个人情思的过度扩张和倾泄,其中只有一厢情愿式的自我欣赏,却缺少与他人和他物之间的联系,没有在诗人的个人世界和外在客观世界之间形成必要的平衡和张力,从而无法打动读者的灵魂。济慈对这种极端个人本位的诗歌风格是很不欣赏的,他曾经作过这样的批评:“诗应当是伟大的而不应强加于人,它能深入人的灵魂,以它的内容而不是外表来打动或激动人。甘于寂寞的花有多么动人!如果它们挤到大道上,高声喊叫‘羡慕我吧,我是紫罗兰!爱我吧,我是报春花!’那还会有什么美呢?现代诗人和伊利莎白时代诗人的区别就在此。”(转引自刘若端,1984:175)济慈的批评尽管尖锐,却是相当中肯和符合实际的。华兹华斯的“个人中心”在其诗歌创作的中后期确实变得愈加明显,他的作品堆砌了越来越多的个人玄想和冥思,创作质量和前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一点在当时就引起了评论家的注意,而百年之后艾略特和新批评派对英国浪漫派的严厉抨击则更是人所共知的了。
  为了回应当时的诗歌潮流,济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诗学理念。与华兹华斯的“个人中心”不同,济慈竭力主张诗人应当尽量收敛自己的个性和喜好,以一种谦逊随和的心态感悟宇宙人生,将自我意识和客观事物融为一体,而不是以自身的强烈倾向性冲淡对世界的天然感受,诗人这种negative的心态才是孕育伟大作品的先决条件。其实济慈的思想不难理解,这个世界是多姿多彩、富于变化的。一个诗人若要达成对世间万物的理解,就必须抛弃那些先入为主之见,把自己融入具体的情境之中,在隐没自身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努力捕捉诗人心灵中此时此刻最质朴天然的反映。“天然接受力”看似消极被动,实则使诗人摆脱了空洞,狭隘的自我,打通了其与外在客体世界的交流联系,事实上,每个有文学创作经验的人对济慈的思想都不会陌生。我们的世界复杂而矛盾,存在着一个个的二元对立——光明与黑暗,美丽与丑恶,富贵与卑贱……一个艺术家的个性喜好如果过于强烈,他的情感难免会肆意膨胀,思想势必会陷入缺少平衡,固定僵化的状态,难以达到对人性和世界的完整认识。因此若要原原本本地摹写大千世界,诗人必须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开放的感受力,有能力将自己“幻化”为他物并产生心灵和情感上的共鸣。“天然接受力”所倡导的并不是让诗人完全放弃思考,而是将人的灵动意识从逻辑推理的桎梏中彻底解放出来,在物我相融的境界中任其自由漂流,驰骋激荡,从而更加深入地把握生活的逻辑和事物的本质。济慈坚信诗人只有在这种顺其自然的心境中才能做到天人合一、才思泉涌,并且将“自然”视为诗歌美学的最高标准——“如果诗来得不像树上长叶子那么自然,那还不如没有的好。”(转引自刘若端,1984:177)从济慈的创作实践来看,他一生的创作无疑就是对其诗歌美学的绝佳注脚。他的诗歌句法凝练精妙,词彩绚丽又不失真淳质朴之美,诗人的主体情感与客观意象浑然一体,全无华兹华斯派诗歌强烈的个人控制欲和说教色彩,真正做到了出水芙蓉、天然雕饰。阅读济慈不仅给人以美的感官享受,而且催生着人们对宇宙人生奥秘的无尽追思与求索。
  从历史上看,很多作家都提出过和“天然接受力”类似的思想。与济慈同时代的散文家兼批评家哈兹里特就曾经论述过莎士比亚的“无自我”特性,“他似乎无一己之存在,而是任意借用他人个性,即以任何未经尝试的人的身份出现,且大获成功——他时而为哈姆雷特,时而为奥塞罗,时而为李尔王,时而为福斯塔夫,时而又变成埃利尔。”(Roe, 1997: 233)柯勒律治在《文学传记》中也明确指出:“或许人类本性迄今所产生的伟大的天才,我们才华横溢的莎士比亚最终变成了一切,但仍永远保持其本来面目。”(Perkins, 1969:458)理查森亦说过,“莎士比亚的才华无可限量。他敏感之极,非同常人。他是戏剧的普罗狄斯神,能将自己变成任何角色,演绎任何一种人性。”(Roe, 1997: 234)因此客观地说,“天然接受力”理论本质上是对历代杰出作家创作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其本身是自发和质朴的,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哲学作为依据。笔者认为,研究济慈应当紧扣诗人的具体创作和人生经历,多一些“细读”的工夫,少一些缺乏根据的随性发挥,任意比附,这一点还需要广大研究者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努力。
  
  3. 结语
  
  我们都说这个世界飘忽不定,纷纭复杂,然而真正的真理却是简洁,朴素而永恒的,就像济慈的“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和“天然接受力”。20世纪的诗人们抛弃了其他所有的浪漫派诗人,却唯独保留了济慈,其中原因不能不说是耐人寻味的。回顾千年文学史,其间风云变幻,大浪淘沙,济慈的其人,其诗,其思却依旧卓尔不群,风采焕然!
  
  参考文献
  Perkins, D. English Romantic Writers[M]. New York: Harcourt, 1969: 458.
  Roe, N. John Keats and the Culture of Dissent[M]. Oxford: Clarendon, 1997: 233-234.
  查良铮译. 英美名诗100篇[M]. 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7:224.
  丁宏为. 济慈看到了什么?[J]. 外国文学评论,2004(2):124.
  刘新民. 济慈诗歌新论二题[J]. 外国文学评论,2002(4).
  刘若端编. 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54-155,168,172,175,177,183-184.
  济慈. 屠岸译. 济慈诗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6,137.
其他文献
他是电视剧《隋唐英雄》里的第一猛将李元霸,是电视剧《武松》里仗义豪情、扶危济困的“花和尚”鲁智深。不仅如此,经典名剧《新三国》、《水浒传》,热播剧《包青天》、《雪
经历了黑色六月的洗礼,大学新生来到了一片新的天地——梦想中的大学。大学确是一片崭新的天空,这里的生活有着与高中时代截然不同的自由自在,多姿多彩,但这并不是事情的全部。这
随着夏季的来临,午睡又出现在人们日常的生活节奏中。多年来,对午睡现象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和看法:有的认为午睡是一种惰性;有的认为夏天气温高,皮肤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涌向皮表及
自立秋以来,78岁的李奶奶总咳嗽不止,她以为是受凉感冒所致,便自行吃了点消炎药、止咳药,可吃了快半个月,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便到医院诊治。医生怀疑是肺部感染,但胸部X线检查也没
丹玛札(IDan ma brag)地方在藏族历史上一直是很著名的,因为公元641年,唐廷公主文成嫁藏王松赞干布前往逻些之时曾拜谒此地.据说公主在丹玛札建造佛像并刻有愿文铭文.自十一
<正>李先生从某公司处购买了25瓶进口的日本清酒后,他发现这些清酒外包装上没有张贴中文标识。于是,李先生起诉到法院,要求该公司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款。日前,海淀法院审结了
期刊
目的评价一种祛风止痒保健茶组方对慢性荨麻疹的辅助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80例临床确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含有黄芪、白术、防风、五味子、乌龙茶的保
如今流行“闪婚”。特别是对那些年龄无优势。想再婚重组家庭的女人。面对突然出现的钻石“王老五”。“闪婚”的心情比常人更迫切。江城。就有一位离异的急嫁女,她“闪”出看似光鲜一家。也“闪”出一堆无穷尽麻烦看来。婚姻不是儿戏,无论你是否大龄。都得前思后想再下手,千万“闪”不得!    女博士“闪逮”如意“闪郎”    2007年7月。宋雯俐从法国获博士学位回国。由于家庭背景,回国不到2个月,雯俐顺利被应聘
中秋时节,天高气爽,菊香蟹肥,是人们赏菊、食蟹的最佳时期。宋代大文豪苏轼最爱食蟹,他在一首诗中说&#39;但忧无蟹有监州&#39;,可见其对蟹的偏爱。古代蟹有四名:一曰螃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