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眼底形态学变化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kny6194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从眼底形态学角度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72例(72只眼)随机分为复方血栓通治疗组和丹参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分别行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分支静脉相对直径(d/D)和眼底出血相对面积(a/A)的测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明显提高(P<0.01),d/D值均明显减小(P<0.01),且均无组间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a/A值均明显缩小(P<0.01),但治疗后血栓通组a/A值(4.11±2.46)明显比丹参组a/A值(8.36±2.73)小(P<0.01).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能有效提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后的视力、缩容迂曲静脉、促进出血吸收。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反复吸入七氟烷对幼年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108只,25~35日龄,体重90~100 g,随机分为6组(n=18),C1组、C2组和C3组每天同一时间吸入纯氧0.5 L/min,1 h/次,分别吸入1、3、5 d;S1组、S2组和S3组每天同一时间吸入2.3%七氟烷及纯氧0.5 L/min,1 h/次,分别吸1、3、5 d.干预结束后7 d,各组随机取10只大鼠进行水
对上海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糖尿病综合防治管理具有代表性的五种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了解五种管理模式特有的精华元素,为社N211生服务中心开展糖尿病项目管理研究提供参考,使设计的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管理模式更适合社区患者的需要,能够达到长期、连续地监测与管理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促进社区糖尿病患者认知率、治疗率的提高,使血糖得到控制。
目的 了解肢体创伤后人体凝血状态的变化和急诊显微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将47例肢体创伤病人分成3组:Ⅰa组(例数=20)为单个肢体外伤,无失血性休克及头、胸部损伤,也未做显微外科手术;Ⅰb组(例数=13)创伤同Ⅰa组,但做了急诊显微外科修复;Ⅱ组(例数=14)为肢体多发性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或头、胸部损伤.各组均测定血小板计数(PLC)、血小板黏附性(PadT)、凝血酶原时间(PT)、纤溶酶原(
目的探讨实验性应激、笼架水平对中国地鼠情绪唤醒水平的影响程度及相互关系.方法根据旋转震动加限制应激有无、上下层笼架水平分为4组观察中国地鼠情绪唤醒水平的变化.结果
目的 评价不同切除重建方法治疗骨盆原发恶性骨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1992年10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骨盆原发恶性骨肿瘤7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低度恶性的Ⅰ B期肿瘤患者23例,高度恶性的ⅡB期肿瘤56例.根据术前诊断、治疗情况,采用不同的切除重建方法.术后按照Enneking外科边界的评定标准进行标本外科边界研究.随访时对患者进行MSTS功能评定.患者随访时间0~183个
目的 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浸润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我中心81例初诊DLBCL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FDG-PET/CT及双侧髂骨穿刺活检,部分患者在FDG骨髓代谢活跃灶直接穿刺活检.结果 81例初诊DLBCL患者,23例发现FDG骨髓代谢活跃灶,其中17例
目的 探讨抗人IgG抗体和丝裂霉素(MMC)联合应用对人膀胱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抗人IgG抗体和MMC单独或联合作用于人膀胱癌T24细胞,噻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T24细胞的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PARP的表达.采用T24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进行抗人IgG抗体和MMC的体内抗瘤实验.结果 单独应用抗人IgG抗体
目的 确定七氟烷抑制全麻患儿喉罩通气道拔除反应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儿25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3~8岁.吸人8%七氟烷麻醉诱导后置人喉罩,吸入3%七氟烷维持麻醉.术中均保留自主呼吸.术毕吸除口腔分泌物后维持预定七氟烷浓度10 min,采用序贯法调整七氟烷浓度,初始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为1%,相邻浓度比值为1.2,喉罩通气道拔除反应阳性时,则下一例患儿升高1个浓度梯度;
应用单抗及流式细胞仪间接荧光法检测73例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免疫分型.其中T淋巴细胞型(T-ALL)26例(35.6%),B淋巴细胞型(B-ALL)43 例(58.9%),T/B混合型(T/B-A
目的 检测脑缺血预处理大鼠脑组织中凋亡调控基因Bcl-2、Bcl-x1和Bax的表达.方法 假手术对照组、预处理对照组、预处理缺血组和缺血组Wistar大鼠分别再灌24h,48h和72h,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原位分子杂交(ISH)方法对脑组织Bcl-2、Bcl-x1和Bax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半定量RT-PCR显示: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预处理对照组大鼠再灌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