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选理由 将职业教育与人才强国战略联系,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基于工业化进程客观评估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找出目前职业教育体系与中国人才强国战略存在的诸多方面差距,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路径与重点。
主要观点 文章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人才强国战略还存在较大差距,未来我国必须结合工业化进程稳步构建相应的保障机制,解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工业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我国当前职业教育规模仍未达到高峰,如果按照3.8%的职业教育学生数占总人口平均规模来测算,未来中国职业教育规模还有近1倍的上升空间。
文章认为,依据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和增加值比重,以及第二产业增加值发展规律,我国在“十三五”时期将会进入工业化后期。对比德国和日本等国经验可以发现,两国职业教育规模在工业化中期达到高峰,进入工业化后期则相对收缩,因此与这两个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很可能相对工业化发展较为滞后。而赶超式发展的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均在工业化后期达到最大规模,但其职业教育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新兴产业对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此我国职业教育规模能否顺利达到发展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化中后期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增长动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持续性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按照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及职业教育未来15~20年的发展规模,结合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经验,政府应重点在教育经费、教师规模和质量等方面予以重点保障。
作者 张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陈建奇,中共中央党校讲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2012-04
主要观点 文章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人才强国战略还存在较大差距,未来我国必须结合工业化进程稳步构建相应的保障机制,解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工业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我国当前职业教育规模仍未达到高峰,如果按照3.8%的职业教育学生数占总人口平均规模来测算,未来中国职业教育规模还有近1倍的上升空间。
文章认为,依据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和增加值比重,以及第二产业增加值发展规律,我国在“十三五”时期将会进入工业化后期。对比德国和日本等国经验可以发现,两国职业教育规模在工业化中期达到高峰,进入工业化后期则相对收缩,因此与这两个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很可能相对工业化发展较为滞后。而赶超式发展的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均在工业化后期达到最大规模,但其职业教育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新兴产业对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此我国职业教育规模能否顺利达到发展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化中后期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增长动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持续性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按照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及职业教育未来15~20年的发展规模,结合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经验,政府应重点在教育经费、教师规模和质量等方面予以重点保障。
作者 张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陈建奇,中共中央党校讲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