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教育:改革潮头写担当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ls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沙,素有“楚汉名城、屈贾之乡”的美誉,既是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又是新民主主义思想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一直是湖南乃至全国的教育重镇,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湖湘儿女。
  改革开放40年,深化改革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近年来,长沙不断增强省会城市、首位城市的历史担当,发扬“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深入推动教育事业综合改革,向改革要动力,为发展添活力,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近年来,长沙跻身全国基础教育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点城市、全国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全国首批试点测评的学习型城市。长沙市教育局先后被授予全国“两基”先进集体、全国第八届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督导先进集体、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國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
  从“不能择校”到“不需择校”
  2011年来到长沙打工的张秋艳老家在岳阳市湘阴县,对她来说,每天最幸福的事是接送孩子上学、放学。
  谈起孩子在长沙入学的经历,张秋艳至今仍难掩心中喜悦。“本以为大同二小这样的名校,长沙本地人都很难进去,外地人就更别想了,没想到入学很顺利,只要按照教育局的政策,走正规程序就能办理好。”
  2016年,按照均衡生源、促进公平的原则,长沙市出台了国内首个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的招生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严格执行“公办不择校”的招生新政,公办中小学校“零择校”基本实现。
  2017年,长沙按照“没有最严、只有更严”的要求巩固招生成果,还保障了13.46万名像张秋艳女儿这样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全部就读公办学校。2018年,长沙在继续巩固招生成果的基础上,切实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
  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卢鸿鸣说,“不能择校”不是改革的终点,“不需择校”才是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教育”的真切期盼。长沙的改革路径,是从“不能择校”,逐步实现“不需择校”。
  招生入学政策改革,倒逼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加快教育发展、优先发展教育。2016年,长沙市政府出台了《长沙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2016-2020年)》。长沙市各级教育部门还打出了一套改革组合拳:城区一个区拿出一个教育整体提升方案,群众还不太满意的学校,一所学校给出一个提质对策。
  由此开始,长沙教育的整体提升行动加足马力。芙蓉区打造“幸福教育”、天心区开展“学校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岳麓区推出“沿江风光带教育振兴计划”、开福区开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美丽校园”……
  原长沙市二十八中由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托管,打造成麓山外国语学校;咸嘉湖小学加入博才教育联盟,与博才本校实现教师统一、教研统一、考核统一以及资源共享……
  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
  秋香,是浏阳市老桂小学的六年级学生。她最喜爱的科目是音乐课。因为她有一名远在城里、却又近在眼前的音乐老师。
  以前,像老桂小学一样的偏远山区学校,由于缺乏专业教师,难以开设像样的音乐、美术课。2016年,长沙市推进“网络联校”工程,老桂小学与岳麓区博才咸嘉小学结对成为网络联校。从此,很多像她一样的农村学生,在家门口的学校就可以上优质的音乐课、美术课。
  秋香和老桂小学,是长沙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长沙市已将26所城区优质学校建设成为“网络联校”主校,优质资源直接送达浏阳、宁乡的78所农村学校,已累计为农村学生专递音乐课679节、美术课676节、英语课134节。
  2013年长沙成为全国第二个域内区县市整体创建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城市,2015年长沙域内区县(市)率先全面创建为省教育强县(市区)。
  但是,长沙教育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他们深知——改革没有终点,发展没有句号。
  2017年,长沙率先启动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市区)创建工作,按照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带动的思路,促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
  卢鸿鸣介绍,长沙市已率先制定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已经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673所。同时,长沙还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等目标。
  从“成人视角”到“儿童视角”
  一眼望去,教室里都是黑压压的小脑袋;座位之间,距离窄得只能侧身而过;上课时,老师戴上扩音器,后排的同学才能听得清……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速度加快,适龄入学儿童数量激增,“超大班额”成为教育亟待解决的民生难题。
  但是,在长沙,这一切都已经成为历史。
  2018年秋季开学,长沙已全面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小学1至3年级全部控制在50人以内,初中全部控制在55人以内。2018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原则上按小学45人、初中50人的班额招生。
  小而美、小而精的班级,给了少年儿童自由成长的空间。近年来,长沙市以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为总揽,加快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消除“大班额”,正是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
  2016年,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列为长沙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和长沙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从“一米的高度出发”,以儿童视角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成为长沙教育的新命题。同年,长沙启动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行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学校建设等措施,逐年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
  “超大班额”成为了历史,老师轻松了,但获益最大的还是孩子。每个孩子活动的物理空间更大了,受到老师目光的关注更多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发展、特色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儿童友好型校园、儿童友好型城市也标定了最坚定的原点。   2018年,长沙市教育局提出为儿童办好20件实事:新建1所培智学校、1所少年宫,完成100所学校的照明改造,保障留守儿童、家庭贫困学生和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学,确保100%应读尽读生……20件实事,都有同一个目标: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步伐,保障教育供给,优化儿童环境,确保儿童安全,保护儿童身心健康,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努力让每一个孩子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与此同时,2018年初,长沙市中小学生在线学习中心全面上线,全市数百名各学科专家和骨干教师开发的本土优质课程资源,全部免费对学生开放;今年5月,长沙公、民办幼儿园、中小学的1560辆校车都贴上了安全监管信息二维码,行车路线可扫描获取,投诉校车违规行为也可一键完成……
  长沙市俯下身子,从儿童的视角看教育,用儿童的视角做教育,精雕细琢出了“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模样。
  从“唯分数论”到“综合评价”
  “疯狂刷题补课能提高成绩?得改改了”
  “作业多补习勤≠成绩变好”
  “课外补习多不一定能提高成绩”
  今年8月下旬,这组新闻标题刷爆了长沙乃至全省人民的朋友圈,同时也刷新了人们的教育观念。
  原来,长沙市教育局发布了《2017年长沙市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这是我省首份面向社会公布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对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管理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发展提出了建议。这些新闻报道的标题就是源自这一轮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大数据分析,具有科学依据。
  2013年,長沙市被确定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长沙借鉴增值评价理念,构建立体多维的评价体系,自主开发适合本地的测评工具和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评价管理平台,形成市—区县—校三级近350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以评价为突破口有序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历经五年实践探索,形成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长沙探索与创新”,改革经验多次在全国推介。
  卢鸿鸣介绍说,“学校办得怎么样、教师教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不再只看重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而是用‘多把尺子’来衡量,目的是让每所学校、每位教师、每个孩子都有发展、进步和成长。比如对学生的评价,就有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学业负担5个维度,目的就在于引导他们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今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长沙市开展的学校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相契合,再次走在了全国前列。
其他文献
我的农民父母平凡又普通,但他们却是我眼中的山,心里的海。  小时候,家里贫病交加,最羡慕别人家孩子拉着爸妈的手,高高兴兴去读书。老爸是个代课教师,一家五口全靠他,衣食难保。一年级时,老爸和校长好说歹说,让我当了旁听生。那时我没上过幼儿园,老师讲的根本听不懂,回家做作业一窍不通。老爸放学后,要不在田地里,要不和他的学生在一起,哪还顾得了我。  旁听三年后,老爸没有办法,开始用工资为我们抵学费。从成为
期刊
12月2日,2019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笔试开考。今年,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例约为63:1,为近5年来最高,部分热门岗位甚至“千里挑一”。公务员考试的热度持续不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12月5日 新华网)  尽管今年的公务员考录比再创新高,但是,仔细观察具体数据,就会发现,事实未必是“年轻人还是想要铁饭碗”那么简单。其实,2019年国考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2
期刊
周一上班笔者刚打开电脑,QQ上校长的头像就在闪烁,一张写着“拆”字的墙面照片传了过来。这个大大的“拆”字写在新教学楼墙面上,是校长在巡视教学楼时发现的。  笔者赶紧拿起抹布和板擦去清理,一边清理一边纳闷:我们刚搬进这崭新的校园,为什么要写上“拆”字呢?难道学生对学校有仇视心态?  笔者将校园内所有的执勤学生都调动起来,并组织了“爱护墙面”专题讲话和主题班队会活动,教育学生们要爱护校园,保护校园环境
期刊
在江苏省丹阳市,年轻妈妈李姜华陪娃写作业自己顺便考取了教师资格证。李姜华表示,随着女儿渐渐长大,辅导的要求在提高,自己的烦恼也在增多。为了使自己平静下来,也为了给女儿一个励志追求的榜样,她决心自学考证。每天女儿做作业时,李姜华也捧着一本书,陪女儿一块学习,终于拿到了小学教师资格证。  (12月2日 中新网)  @洞口县第七中学谢建中 笔者要为这位年轻的励志妈妈点赞。本身并不从事教育工作的她,为了辅
期刊
据浙江省温州市乐清警方通报,备受关注的“乐清一男孩失联5天,家人悬赏50万求线索”一事,是一起被蓄意策划、谎报的警情。该男孩母亲陈某,因与在外经商的丈夫存在感情糾纷,为测试其丈夫是否关心重视其母子,编造了孩子失踪的虚假消息,并向警方报警。  (12月5日 新华社)  孩子平安无事,令人欣慰。可因为孩子母亲无中生有制造的“恶作剧”,公安警力、志愿者、热心市民等,都被假消息所欺骗,大家一边热心而又焦虑
期刊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此次的桂林研学之行以“一步一古诗,一景一名画”为路线,我们置身于桂林山水画中,切身感受到了不少书本以外的东西。  桂林之行令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3处:桂林博物馆,冠岩和湘江战役纪念馆。  一个地区的博物馆是反映该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丰富生动的校外辅导课堂。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桂林博物馆折射着桂林淳朴的民风,大大小小的文物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向人们展
期刊
12月7日,2018年第四季度湖南省“新时代好少年”名单揭晓,刘品言、何美艳等15名“00后”入选。  10岁的刘品言就读于衡阳市祝融小学,她热心社会公益,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参与殘障儿童结对帮扶,平时不乱花钱,遇到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捐款,却将零用钱全部拿出来;在道县二中读书的何美艳,母亲眼睛失明,她抢着为父母分忧,挖地种菜、割禾插田,样样都干;桂阳县城南完小的学生彭子彧,除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外,还喜欢
期刊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北京大学昆曲传承基地等55个基地入选。我省中南大学瑶族长鼓舞基地、湖南师范大学花鼓戏基地同时入选。  教育部指出,各传承基地要紧密围绕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六個方面建设任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以传承项目为内容的选修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切实落实2个学分;建设2—3
期刊
作为“汉语盘点2018”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十大新詞语是:进博会、直播答题、信联、政治站位、限竞房、消费降级、中国农民丰收节、贸易霸凌、大数据杀熟、冰屏。  “2018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结合后期人工确认获得。语料来源包括8份主流报纸,20家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转写文本以
期刊
12月7日上午,宁远县印山小学吴正松老师在沪江直播互动平台CCtalk开展《做一个有使命感的科学老师》网络直播专题讲座,同步面向全国进行网络直播,吸引3000余人在线观看,引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深层思考。 通讯员 李红英 摄  最近,一名“洋教授”凭着直播化学实验迅速走红网络,并吸引了超过200万的粉丝观看。视频中,这名“洋教授”穿梭在各种化学药品和化学器材之间,制作出了“大象牙膏”“穿云箭”“腾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