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出新意来

来源 :大众科学·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现阶段的初中教育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创新”作为新课改的必然要求,被逐渐落实到初中各学科的教学实践当中。如何摒弃旧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就成了教师必须思索的问题。本文将以初中历史为例,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现创新,并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希望对各位历史教师的工作起到帮助。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教学;课堂
  纵观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不少学生都存着重历史表象而轻本质、重知识记忆而轻理解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历史的学习缺乏一定技巧和方法。但更多还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得教师只顾知识灌输,却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历史教学不再将重点放在“读”和“背”上,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以此为前提,要想把历史教出新意,让创新教育在历史课堂落地生根,教师就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设法用更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呢?接下来本文就来探讨一下。
  一、以兴趣为主导,唤醒学生学习自主性
  如果说课堂是基础教育和课程活动的主阵地,那么兴趣则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一般来说,兴趣所主导的历史教学,通常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实践活动中,达到“乐学”的效果。倘若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精心设计教学主题,将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带到课堂上,则无疑能够赋予课堂充分的生机,让学生的思维活力充分迸发,带来焕然一新的学习体验。以基础的课堂导入环节为例,我们在学习《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这一课时,可以利用“北京人”的概念设计一段有趣的课堂开场白。例如:“说起北京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全聚德烤鸭,炸酱面,铜锅涮,还是带着浓浓特色的‘京片子’?”然后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让他们说说印象中的北京人。之后再把话题一转,延伸到课程内容上:“你们知道吗?历史上的北京人,可不仅仅是北京土著那么简单。他们可没有吃过烤鸭,也不会讲北京方言,严格来说,他们生活在石器时代,是中国早期的古人类……”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兴趣愈发浓厚。这时教师再开启教学,带领大家认识这些曾经生活在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像是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探访他们在茹毛饮血的时代里,是如何制造工具、完成狩猎甚至保留火种的。不仅学生能够学的津津有味,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直线上升。
  二、以情境为媒介,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
  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历史教学的创新实践中,教师更要将“授人以渔”作为重点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展开训练,努力培育他们的综合素养,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通读课本,成为只会背诵的机器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来引领课堂活动,带动学生的历史思维,促使他们能够独立地对教科书上的内容展开思考,质疑问难,并展开合作探究活动等等。比如在学习《秦统一中国》这一课时,学生在秦始皇的人物评价方面存在争议。有的学生从教科书角度出发,认为他建立秦朝,促使国家走向统一,并且将文字、货币、度量衡都统一化,大大促进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于历史来说是有功之臣。也有学生认为秦始皇暴政的传说由来已久,焚书坑儒的传说更是流传于史册,因此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作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应的史料,比如李白著名的诗作:“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还有贾谊的《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还有像《大秦帝国之崛起》《荆轲刺秦》等影视作品,以此来构筑生动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更客观全面的看待秦始皇这个人物。学生在教学情境的影响下,既能加强历史知识的汇聚与积淀,自身的综合能力也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可谓一举两得。
  三、以互动为纽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互动是历史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占领绝对的主导地位,一讲就是半天,既不给学生反馈的机会,更不会依据学情去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严重压制,也不会主动地发表新观点和新看法。因此在新时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就要设法破除这种模式,积极地开展课堂互动,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足够拓展。以提问环节为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改良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问法,例如“造纸术的发明时间是什么时候”可以改为“如果我穿越到秦朝,想买一本纸质的《天工开物》,请问有可能如愿以偿吗,为什么?”学生要想回答问题,就要先理清造纸术的发明时间,《天工开物》的著作时间,以及对应朝代和秦朝的时间先后关系,这样才能得出答案。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显得别具一格,同时能够较好地考察学生对历史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熟悉了教师的提问模式后,还可以自己根据书上的知识尝试着编写新问题,和同学们互相探讨,对他们的历史学习很有帮助。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并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可以表现在兴趣主导的教学中,渗透在课堂情境的塑造中,也可以在課堂互动环节的加强中得以凸显。教师除了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外,也要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让他们更好地在新时期的历史课堂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霞.怎样创新初中历史的教学方式[J].中华少年,2013(22).
  [2]罗金.初中历史创新性教学探究[J].读写算,2015(33).
  [3]张孝祥.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创新能力——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文理导航(4):63-63.
  [4]肖守德, 龚秀萍. 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历史课堂——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 新课程学习(下), 2014(8):134-135.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首个基本环节,其意义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导入的有效实施,从而促使学生以较好的状态投入到新课学习中来。本文简要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主要作用和基本原则,并以《落花生》一文为例进行了具体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落花生;教学心得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首个基本环节,其意义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本
期刊
摘 要:教师应当关注到美术集体教学中的初中生核心经验,努力提升课堂趣味,重视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以及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关键词:初中生;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在美术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谨记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要充分重视导入艺术,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欣赏课、鉴赏—评论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观察鉴赏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一个重点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同时布置生活化的作业来增强数学课堂的生活化程度,给予学生学习的熟悉感,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因此,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相关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的改革,高中各重要学科的教学逐步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非之前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明确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在高三学生的复习阶段,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复习提升成绩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养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这需要运用思维导图、归类变式、情境构建等教学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三数学;复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 要:现阶段幼儿园语言教学方法正在不断更新,而信息技术为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相对于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模式来讲,幼儿园在对语言教学中存在很多不足。信息技术的环境有利于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提升,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便利性。信息技术为幼儿园语言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开展信息技术语言教育有利于幼儿在信息中寻找知识的真谛,使幼儿的各方面得到有效的提高,让幼儿不仅仅局限于内心的世界,更善于去表达
期刊
摘 要:在现代生活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不仅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还专门设立小学科学的课程,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当然,现代的小学科学教育并不是要一味的讲述科学原理,而应该结合日常生活和生动的科学实验,把枯燥无味的科学原理形象化,这样一来,学生既可以被有趣的实验所吸引,又可以更快速的理解科学定理,学到有用的科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科学;高效学习;活跃气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以及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不断完善与优化过程中。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使得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也迎来了全新的局面,且得到了全面的进步。而且,在这一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课堂学习水平、综合学习素养等看得非常重要。当前,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学生的学习意识变得薄弱,且厌倦学习。这种现象对于实施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和提高我国公民的素质都是非常不利的。本文从个人,家庭和学
期刊
摘 要:信息素养作为当代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综合素养形成的初始阶段,所以广大教师必须提起高度重视,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无疑是前沿阵地,必须发挥出强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就立足以兴趣为基点,诱导学生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以互动为核心,引导学生信息获取的合理性与规范性;以科学总评为保障,指导学生信息素养的完善与强化三个方面,就其渗透路径做出有针对性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凸显。基于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与探究受到了诸多一线教师的关注。动手操作是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有效方式,若能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本文从灵活使用学习用具、实时指导动手操作以及提供自主操作机会三方面对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
期刊
摘 要:本文总结了文化意识的相关内容,并分析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方法及其措施。同时从多种角度挖掘教科书的文化元素,以充满活力的方式对学生,对课堂渗透文化意识,进而探索在英语高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的策略。笔者认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文化旁白法,对比分析法和情境体验等方法对课堂进行全面的创设,以及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教学。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体会,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上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