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栽培技术

来源 :吉林农业·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铃薯是千家万户都离不开的蔬菜,本文对马铃薯的栽培要点做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马铃薯;栽培技术;施肥灌水;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S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106-1
  1 选地与整地
  1.1 地势的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土松地肥、土层深厚、易于排灌的沙质壤土。
  1.2 轮作换茬
  轮作换茬能有效的预防病虫害,适于轮作的作物为禾谷类,轮作年限至少在三年以上。
  1.3 整地
  采用深耕做法:利用机引深松铲,可以上翻下松,深度15~18厘米,深松25~30厘米,起垄压实。
  2 选用良种及播种
  2.1 良种的选择
  选用优良品种是获得马铃薯增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榆树市主要应选择中晚熟的抗病品种,充分利用生长季获得高产;也可以选用部分早熟品种,以便实行复种或间套种。
  2.2 播种
  2.2.1 播种前种薯的准备 种薯出窖与挑选:窖藏种薯如保存很好而未萌动,则可根据种薯处理所需的天数提前出窖即可。催芽处理需播前40~45天出窖。如果窖内种薯贮藏不当,过早萌动,过早萌芽,应在不使种薯受冻的情况下,尽早出窖,使之散热见光,抑制幼芽继续生长,使芽蔫软绿化,以免碰伤折断。由于块茎间质的差异,影响将来植株的生长和产量,因此,要挑选幼龄和壮龄块茎做种,坚决淘汰薯形不圆整、尖头、有裂痕、变长变圆、畸形、表皮粗糙老化以及芽眼凸出皮色暗淡的薯块。如出窖时块茎已经发芽,应选择具有粗壮芽的块茎做种。
  种薯催芽:种薯经长期窖藏后,生理机能因低温抑制而不活跃,仍然处于被迫休眠阶段,有必要进行催芽处理。种薯催芽可使薯块尽快通过休眠,淘汰感病薯块,提早成熟,躲过或减轻晚疫病的危害。
  种薯在贮藏中如已发芽,当芽长在10厘米以下时,种薯出窖后,平铺于有光的室内,使白芽见光变成绿芽,切塊时不易折断。如出窖后种薯尚未发芽,可与潮湿沙土或锯末相互层积于温床或火炕上,厚度约50厘米,保持10℃~15℃和较高的湿度,促使幼芽萌发,当幼芽长1~5厘米并发出细根时切块播种。
  切块:把大种薯切成小块,可以节约种薯,降低成本。一般切块重量25~50g为宜,每个切块上需带1~2个芽眼。如切刀被病薯污染,应用3%的来苏尔溶液浸泡切刀5~10分钟,也可用开水浸泡8~10分钟,进行消毒。
  2.2.2 适时播种期 应把块茎形成和增长期安排在适于块茎生长的季节,即平均气温不超过21℃,日照时数不超过14小时,并有适宜降雨量的季节。北方一作区,在当地晚霜期前20~30天,气温稳定在5℃~7℃时,即可播种。
  2.2.3 垄作栽培 在秋翻并耙平的土地上,一般采用平播后起垄的播法。其播法有播上垄和播下垄两种。播上垄是按行距规划开浅沟,把种薯点在沟内,施肥后在二浅沟之间用犁掏墒覆土,使种薯基本处于地平面以上。播下垄是按行距深开沟,点种施肥后,再浅犁成垄,使种薯基本处于地表以下。两种方法覆土都不应小于7~9厘米,风大干旱地区,可适当加厚。
  3 施肥灌水
  3.1 基肥
  肥料充足的,可在秋季或秋季结合耕翻整地进行全面施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于两季分别施用秸秆肥700斤;肥料较少的则应集中作种肥施用。在播种时,将有机肥顺播种沟条施或点施于薯块上,然后覆土。
  3.2 追肥
  追肥要遵循早追的原则。一般在开花期以前施用,早熟品种在苗期施用,中晚熟品种以现蕾前施用较好,追肥应结合中耕灌溉进行,一般在二次除草以后,灌头水以前追施。
  3.3 灌水
  水分对马铃薯整个生育期生长状况及产量至关重要,各个时期对土壤水分的需求各不相同。其中,幼苗期在40厘米土层内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左右为宜;在块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则以60厘米深土层内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为宜;在淀粉积累期,60厘米土层内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65即可。如果各个生育阶段的土壤水分达不到上述指标时,必须灌水补充。灌水的方法以沟灌为好,灌水时注意不要使水漫过垄面,以免土表板结,灌水后,当表土微干时要及时锄地松土,改善土壤透气性,提高地温,促进养分分解转化吸收。
  4 田间管理
  4.1 苗期管理
  在幼苗萌发尚未出土时,进行苗前耢地,以减薄覆土,提高地温,促使出苗迅速整齐,兼有除草作用。且能促进根系发育。
  4.2 查苗补苗
  当苗基本出齐后,即进行查苗补苗。补苗的方法,可在缺苗的垄上找出一穴多茎的植株,将其过多的苗带土挖出,原穴用湿土培好。要随挖随栽,栽时要使苗与湿土相接,保留顶梢2~3个叶片。
  4.3 不同生育时期的田间管理
  在幼苗阶段应以促为主,促下带上。重点是疏松土壤,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发育,达到根深叶茂。主要措施是及早中耕除草,以深松浅培为主,同时,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和二十八星瓢虫。
  块茎形成期的管理仍然以促为主,在壮苗的基础上,继续抓紧中耕培土,加速好气性细菌对肥料的分解。此外,根据生长情况进行灌溉追肥。可进行摘花摘蕾。
  块茎增长至淀粉积累期,主要是促下控上,促控结合。主要措施有早期行间中耕培土,防治病虫害,在花期喷射0.01%~0.1%的矮壮素,以防徒长倒伏。确保丰收。
  作者简介:孔宪伟(1973-),吉林榆树人,榆树市农业执法监察大队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作物栽培;刘艳明(1965-),吉林榆树人,榆树市农业执法监察大队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作物栽培。
  出版时间:2012-12-17 21:12:00
  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2.1186.S.20121217.2112.001.html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虚拟机技术的四大类别,即硬件抽象层、操作系统层、编程语言层以及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层,然后提出了该技术在计算机机房管理过程中的运用方法。最后探讨了该技术运用于计算机机房管理中需注意的安全防护工作,希望能以此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正】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而逐渐深入展开的。与历史上的任何社会进步一样,一种新的实践模式的诞生,必然会遇到原有的、人们已经习惯了
粉末冶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论坛暨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机防粉末冶金协会20周年纪念会于10月20-21日在北京中苑宾馆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
随着我国协同办公系统在实际应用环节的增多,传统的协同办公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人们实际的办公需求,由此,如何通过现阶段的科学技术在实际协同办公系统环节的应用提升实际的办公系统运行性能,成为了我国办公管理者们研究的重点,其中高速缓存装置便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处理方法。本文通过对Redis高速缓存的阐述,研究这一模式在协同办公系统中应用的措施,进而以期在根本上促进我国协同办公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
我院自2002年以来对20例20眼翼状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手术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产后出血是产后常见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由于加强了孕产期的保健,特别是对孕妇孕期、产时、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
我国自1957年开始研制和临床使用官内节育器(IUD),作为可逆行的长效节育方法具有避孕效果好、使用简单、无全身副作用及经济等优点,已成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随着中老
为研究新能源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以双馈风机为例来进行相关建模研究。在建模过程中对影响较小的分量进行适度简化。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思路的正确性。其可进一步推广到如
本文将围绕"互联网金融数据平台建设"这一话题,详细地阐述了以新兴互联网技术为技术支承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大数据应用平台的构建,主要介绍了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过程中的现存问题以及过程优化路径。
临床上典型的肺结核,诊断并不困难,但慢性呼吸道疾病同时合并肺结核,误诊时有发生。本文总结了2002年1月-2003年12月2年中25例误诊病例,对其临床误诊情况作了分析,以期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