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血清抗E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血清抗EB病毒(EBV)抗体谱类型,分析抗EBV衣壳抗原(VCA)免疫球蛋白(IgG)抗体亲合力检测在诊断IM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IM的150例住院患儿的血清抗EBV抗体谱结果及血浆EBV核酸检测结果,抗EBV抗体谱包括抗VCA IgG和IgM,抗早期抗原(EA)IgA,抗EBV核抗原(EBNA)IgG和VCA IgG抗体亲合力。抗EBV抗体谱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浆EBV核酸检测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结果

150例IM患儿中抗EBV抗体谱大致可分为2种类型:1.抗VCA-IgM/IgG阳性、抗EBNA-IgG阴性和抗VCA-IgG低亲合力抗体阳性130例(86.7%),其中抗EA-IgA阳性50例;2.抗VCA-IgM阴性,抗VCA-IgG阳性、抗EBNA-IgG阴性和抗VCA-IgG低亲合力抗体阳性18例(12.0%),其中EA-IgA阳性5例。132例患儿进行了血浆EBV DNA检测,阳性率37.9%(50/132例)。

结论

儿童IM患者血清抗EBV抗体谱呈现多种类型,12.0%的IM患儿住院时抗VCA-IgM阴性,依靠抗VCA-IgG抗体亲合力检测可明确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南京六合地区正常人群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六合医院2019年1—12月接待的324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比较不同性别受检者甲状腺结节的部位、数量、直径分布以及代谢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对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240名健康体检者,检出132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发病率为40.80%;其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45.15%(736/1630)比36.40%(586
目的探讨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GR)水平与乙型肝炎(乙肝)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东莞康华医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306例乙肝患者作为阳性组,另外选择同期4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所有受检者的血清GR、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采用组间比较和分层比较评估GR水平与乙肝的相关性,采用组内和组间单因素分析评估GR水平与ALT、AST、ALP、GGT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
目的分析山东省某三甲医院检验科2019年接收的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降低送检标本的不合格率。方法整理归纳2019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检验科接收的不合格标本并对不合格原因进行总结。结果2019年共收到不合格标本3317份。①不合格标本的患者来源主要为住院患者(3125份,94.21%),门诊患者(181份,5.46%)和体检患者(11份,0.33%)占比较少。②不合格标本种类中排名前5位的为全血(1751份,52.79%)、尿液(520份,15.68%)、血清(448份,13.51%)、血浆(2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体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湖南省儿童医院2020年6—11月收治的69例CHB患儿作为CHB组,另外选择同期体检合格的74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和CHB组血清25(OH)D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总蛋白(TP)、白蛋白(ALB)〕;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居家康复中开展互联网平台下的运动训练对其肢体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除常规康复训练外,在居家康复中加用基于微信平台的改良强制性运动训练指导。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F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