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mx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探讨术后心理护理、功能锻炼、伤口护理及放疗的护理。结果:60例乳腺癌患者中47行改良根治术,13例行扩大根治术均未发生并发症,并定期行放疗,59例术后恢复较好,1例未随访。结论:术后综合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乳腺癌;综合护理;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104-02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Zhao Yan Sanjiang People's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State Farms (156300 Jiamusi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ostoperative breast cancer.METHODS:60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ere selected to discuss the nursing of postoperative psychological care,functional exercise,wound care and radiotherapy.Results:of the 60 patients,47underwent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13 underwent extended radical mastectomy without complications and received regular radiotherapy.59patients recovered well after operation and 1 case was not followed up. CONCLUSION:postoperat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WordsBreast Cancer;Comprehensive Care;quality of life
  乳腺癌是婦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在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但是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在治疗后要承受极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在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促进患者预后的关键,采用综合护理,首先进行心理疏导,再进行相应的术后指导,避免产生各种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机体功能,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2岁至62岁,平均年龄47.1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和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癌,并且均行根治术。
  1.2术后护理(1)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2)伤口护理。1)妥善固定皮瓣:根治术后用绷带或胸带加压包扎,应注意患侧肢体远端的血液供应情况(皮肤颜色、温度、脉搏等),若皮肤呈紫绀色,伴皮温低,脉搏扪不清,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绷带松紧度,以患侧上肢血运恢复正常为宜。如绷带或胸带松脱滑动应重新加压包扎,减少创腔的积液,使皮瓣或植皮片与胸壁紧贴以利愈合。2)伤口引流护理:伤口放置引流物的目的是排出局部或体腔内的积液、积脓、积血等,起到预防和治疗感染的作用;保证缝合部位愈合良好,减少并发症发生。在护理过程中,必须注意预防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放置引流物的位置需正确,引流物应按体位放在引流部的最低位,以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引流管不扭折、不受压。如管腔被血块、黏液或坏死组织等堵塞,可松动引流管或轻轻抽吸和冲洗引流管。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准确记录为预防目的而放置的引流物,一般在术后24~48h拔除。3)创面处理:创面愈合后,可清洗局部,以柔软手巾轻轻吸干,粗暴的擦洗易损伤新愈合的组织,以冷霜轻轻涂于皮肤表面,防止干燥脱屑,并促进皮肤较快地恢复正常外观。(3)患肢功能训练的护理:术后手放于体侧的枕上休息;握放毛巾运动;用患肢梳头,尽量不运动肩关节。术后5 d坐在床上机能训练:腕关节牵引运动,健手握患手,从患侧向健侧牵引;纸张抓握运动;双手于胸前握球,压缩球引动。术后1周~2周,肩关节运动为主,可利用医院内桌、床、墙等进行训练,20 min/次,4次/d~5次/d;直立,上体前倾,双手前后左右摆动;爬强运动:用健侧手沿墙壁向上半伸至最高点,以此为目标,逐步提高患肢的摸高点。临近出院:患侧手指于前额前摸对侧耳;双手合拢抱颈后方、然后顺序外展、内收肩关节。护理人员应每天指导并监督患者是否完成当日训练,术后训练可减少患侧上肢机能障碍瘢痕挛缩、淋巴水肿、肌力低下等并发症的发生。(4)术后的心理护理:术后继续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上的支持,鼓励夫妇双方坦诚相待,诱导正向观念,帮助其理解失去的一侧乳房较之失去生命代价很小,失去乳房只是外观上看起来不协调,这可以通过截假乳或手术痊愈后行乳腺重建术来解决失落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患者身心两方面的恢复,以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5)放疗期间的护理:首先做好放疗期间的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放疗的基本知识,让患者了解放疗的治疗方案、疗程、主要放疗反应、照射区皮肤的护理、个人卫生、饮食、休息、情绪等注意事项,逐项介绍给患者,使她们心中有数,解除其对放疗的恐惧心理,注意患者情绪波动,及时解决放疗反应带来的不适症状。
  2结果
  60例乳腺癌患者中47行改良根治术,13例行扩大根治术均未发生并发症,并定期行放疗,59例术后恢复较好,1例未随访。
  3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本国全身恶性肿瘤的7%~10%。治疗办法有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内分泌及免疫治疗等,其中乳腺癌根治术仍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综合护理计划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疾病护理[4]。本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护理方案在根治术中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主动性,从综合护理的角度为患者提供全面、全方位的护理。乳腺癌根治术后应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特别是做好心理护理及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对加快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术后生活质量及缩短住院时间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惠兰.肿瘤患者护理[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院大学联合出版社,81
  [2]陆以佳,刘威璋,刘淼,等.外科治疗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0.
  [3] 张钦增,于建利,唐鲁兵,等.负压引流器在手术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2,12(7):371[4]房珂,张美丽,胡宁丽.恶性肿瘤临床化疗的多部位护理[J].现代肿瘤医学,2005,13(2):28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平均分两组,即干预组(护理干预)和对比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干预组明显好于对比组。干预组复发率0.05;护理后,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干预组明显好于对比组,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干预组复发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应用个性化干预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前置胎盘患者开展项目研究,采用奇偶法将其平均分成2组。其中参照组运用临床常规护理,个性化组运用个性化干预干预。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负面情绪评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个性化组干预后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同等数据评分,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个性化组不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运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30例平均分两组,实验组(整体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心肌缺血发生次数、心肌缺血发生时间、心电图中ST段位降低减少次数、心电图中ST段位向下移动减少量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對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士应加强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监测,对患者心理进行充分了解,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脑出血疾病患者50例,均分两组后,行临床护理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则在该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加以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较对照组80%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具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优质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平均水平,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70%。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优质护理;血压水平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以HPLC法检测乙肝解毒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色谱柱为迪马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24:76);流速为0.8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65nm。结果:盐酸小檗碱浓度在0.0240~0.2160?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0.33%,RSD=0.57%(n=6)。结论:本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平均分为护理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基础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7%,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阑尾炎术后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阑尾炎;术后;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疝气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接受疝气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25例,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和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接受疝气手术的老年患者护理总满意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压疮、切口渗血、恶心呕吐、阴囊血肿)及护理前后血糖情况。结果:实验组接受疝气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下肢静脉血栓病人的防治及护理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深静脉血栓病人30例随机平均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其中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使用防治及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人的最终护理成效以及护理质量;结果:常规组患者出现并发症10例,占66.7%,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3例,占2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防治及护理措施比常规护理更有效的减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护理质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4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l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在肠内营养护理后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转铁蛋白、血清总蛋白均增高,无1例出现发热、腹泻、呼吸道感染并发症。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肠内营养;护理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