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文体会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年第28卷第2期刊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文,这是国内众多内分泌及相关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各科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激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仅对糖皮质激素在内分泌领域中的应用提一些个人体会,供大家商榷。

其他文献
据万方数据网提供的资料,《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CJEM)2010年度下载次数最多、最受欢迎的栏目及被下载次数最多的前10篇论文分别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新诊断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数目和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09年到2011年瑞金医院收治新诊断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全血标本43份,同时收集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健康志愿者外周全血标本21份,2型糖尿病对照组14例,Ficoll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流式细胞术(FACS)测定PBMC主要细胞亚群比例,流式细胞分选仪分离正常人和1型糖尿病患者自然杀伤细胞.实
甲状腺结节与代谢综合征在人群中均为常见病,两者伴发也较为常见,其相关机制较为复杂,近来引起了临床的关注。据文献报道,代谢综合征常伴的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引起甲状腺细胞增生,促进甲状腺结节形成与进展,甚至引起甲状腺癌发生率增高。此外,近来甲状腺激素对糖脂代谢调控的作用也为关注热点,甲状腺功能状态可影响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本研究从一个较大样本的体检人群资料,观察到两者较高伴发率,提示该两病合并发
期刊
目的 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全科-专科合作管理糖尿病的模式,探讨其在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组间对照实验,从上海市五里桥社区已建立健康档案的2型糖尿病人中人选415例,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建立全科-专科联合诊治团队,培训社区医护人员,制订社区药物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规范,以及血糖、血压控制目标.对联合组患者在社区定期开展血糖监测,每月由社区团队进行随访,每季度开展健康主题讨论会.在项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通过抑制DPP-4,升高包括胰升糖素样肽-1(GLP-1)在内的多种内源性肠促胰岛素,产生降糖作用.除升高GLP-1外,DPP-4还能广泛裂解炎症、免疫和血管功能调节中涉及的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神经肽.已经证实GLP-1具有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由于上述非靶机制的存在,DPP-4抑制剂还具有独立于GLP-1之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231775(G/A)和rs3087243(G/A)多态性与Graves病(G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从门诊和病房收集GD患者,留取血标本,抽提DNA,经TagMan-MGB探针法鉴定基因分型.选择正常体检人群作为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CTLA-4基因多态性与GD发病的风险.结果 GD组rs231775等位基因G(
利拉鲁肽是一种新型的胰升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201 1年在我国上市并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降糖作用显著,但长期心血管安全性尚未证实,近年发现该药可致心率增快,现报道1例如下.患者男性,48岁,因血糖高10年,消瘦8个月,心悸3个月入院,曾在饮食及运动基础上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阿卡波糖及甘精胰岛素30 U”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空腹
期刊
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第十一次会议于2013年4月13日在上海市举行,会议由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CGIS)主办,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独家赞助,主题为“胰岛探究,百家齐鸣”.来自全国各地百余名内分泌及糖尿病专家齐聚于上海,共有十余位专家就其最近的有关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分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作了报告,各位与会专家也就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进展及其体会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期刊
目的 了解南昌社区中老年女性产次等生育相关因素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南昌社区40岁及以上女性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检测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获得有效人数5 894名.按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标准诊断.分析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产次、巨大儿生育史、哺乳时间、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首先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者(P
甲状腺未分化癌是临床上罕见但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2012年美国甲状腺学会首次公布了针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的诊治指南。指南强调,甲状腺未分化癌一经诊断,需尽快明确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采取多学科多方法综合治疗。手术完全切除和高剂量体外放射治疗是延长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