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毒力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jxw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在耐药性变化时菌株Ⅲ型分泌系统(T3SS)毒力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耐药性变化与细菌毒力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源于同一患者呼吸道、多次分离、药敏谱发生动态改变的铜绿假单胞菌,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方法确定菌株的同源性,以同一克隆的菌株体系为研究对象,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PCR方法检测T3SS系统和菌株的毒力基因型,双向蛋白电泳比较菌株的全菌蛋白表达谱,质谱分析差异蛋白点,并在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患者临床信息,了解临床特征、细菌耐药性、毒力相关蛋白三者间的关系.结果 筛选出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炎的患者符合入选条件,其1年内3次呼吸道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谱依次为:敏感→多重耐药(MDR)→泛耐药(PDR).3株菌株毒力基因属exo U+/exo S-型,经ERIC-PCR证实为同一克隆.双向凝胶电泳显示3株菌有21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谱分析发现其中11个蛋白功能明确(9个与细菌基础代谢有关).仅毒力相关蛋白二硫化物氧化还原酶A(DsbA)在PDR株时表达明显上调,在敏感株表达最低.临床信息显示该患者在分离出PDR时,肺部感染最重,并于1个月后死亡.结论 在长期定植、感染过程中,生存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表型发生变化,同时菌株毒力加强,共同导致感染难于控制.DsbA在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变化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选用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PM_(10)空气污染指数(PM_(10)API)数据和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有关气象资料,分别建立了未改进BP网络模型和采用"提前终止法"泛化改进的BP网络模型,用于预报上海市19个区县的PM_(10)A PI指数。结果表明,改进BP网络模型预测值和实际值的线性回归显著,其预测相对误差为1.76%~29.45%,预测效果优于未改进BP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推广能力较强。本
为研究从北极狐病料样品中分离的一株强毒的致病性,本实验采用病例复制、RT-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检测(IFA)和电镜观察等方法证实分离得到犬瘟热病毒(CDV),并命名为HBF-1.对
选择1日龄樱桃谷肉鸭1800羽,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羽.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Ⅰ组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 ml/t"豆伴侣"液体复合酶UTB1500,试验Ⅱ、Ⅲ组为
目的 评估血清S100B蛋白对轻型头部外伤患儿颅脑CT阳性病例的筛查价值.方法 以5~15岁轻型头部创伤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在伤后1~8 h内进行CT扫描并检测血清S100B蛋白浓度,以CT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实现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必须理性考量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对于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FD
对一年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医院收治的1 824例临床门诊病例,通过症状诊断结合胶体金试剂盒快速诊断,发现犬瘟热病例295例,发病率为16.17%.其中冬春季占发病总数的
近年来,激光精细加工技术在我国的先进制造业特别是微加工领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加工技术,其有非接触、无磨损、无污染、效率高、附加值高等传统技术无法比拟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RGL)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趋化因子分泌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用RGL(10 μmol/L)预处理HK-2细胞2 h后加入LPS(1 mg/L),与单纯LPS
走向南极和北极,是多少代中国人的两大梦想。1984年,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将走向南极的梦想变成现实,并延续成长达28年的美丽画卷。然而,虽然北极距离中国更近,但走向北极的梦想实现起来要困难得多,北极科学考察的起步整整晚了11年。今天中国的北极研究与南极研究一样,正在走向辉煌。
研究3种蛋白源饲料(3%血粉、3%膨化血粉和3%鱼粉)对育肥鹅生产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体质量相近和体质健康的300只56日龄豁眼鹅,公母各半,平均体质量(2412.85±6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