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策略探析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14027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业种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健康生活观念逐渐提高,而绿色农业种植是人们提高健康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发展绿色农业种植产业,需要重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介绍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必要性,对推广策略展开了深入了解和分析,包括加大宣传力度、增加资金支持、建设示范基地等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策略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5-011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志码: A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們最关心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其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现阶段,食品问题层出不穷,群众开始关注到绿色种植。为了确保人们的健康,就需要大量开展绿色种植,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从而建设安全放心的生活环境。虽然我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成效较为显著,但是受一些条件影响,限制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
  1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
  1.1   加强产品质量
  目前,人们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更注重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与人们的健康有必然联系,产品质量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是以农产品独有的生长特点为依据进行研究并且应用新的技术。在农产品种植的过程中,应采取适宜农产品生长特点的技术手段,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减少单次使用量,从而提高植物的安全与质量。
  1.2   提高资源利用率
  我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能增强农业中土壤、水分、养料等利用率,控制农作物的化学残留,减少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要想提高资源利用率,应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才能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和提高农作物的安全性,减少食品安全的隐患,使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做到农业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提升农作物在经济发展中的可利用价值[1]。
  1.3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由于缺少生产资金,虽然绿色农作物有质量高、污染小的特点,但是生产成本过高,生产出的农产品销售价格较高,与人们的日常消费水平无法达到统一,但绿色农产品依旧能够成为大型超市的畅销品,这说明人们已经将食品安全放到首位,所以绿色农作物有巨大的发展前景。采取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既可提高农作物生产的水平,也可提升农业发展的经济利益,实现绿色种植普遍化。
  2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必要性
  2.1   农业生产污染严重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占有巨大的比重,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在农业生产中,生产者会使用大量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等促进农作物生长。由于使用频率较高,使农田周边的土壤、水资源出现了污染的现象,降低了土壤的自我修复能力,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农产品上会残留有化学物质,也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重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工业垃圾,有一部分工业垃圾会排放进水源中,从而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
  2.2   农业生产技术含量较低
  虽然我国的农业发展成效显著,但是依然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我国所使用的种植技术水平较低,很难达到高效的生产成果。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生产者为了防止农作物受到病虫害的为害,会不定期喷洒农药,从而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生产者习惯于传统的生产模式中,无法接受新的种植技术,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受到一定的阻碍,限制了农业的发展[2]。
  2.3   农业利用资源局限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等问题使我国现有资源不断减少,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应用较为紧张,可利用资源量不足,阻碍了农业发展。
  3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策略
  3.1   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宣传力度要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提高生产者对绿色种植技术的认知以及理解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传播绿色种植的经济利益和优势。可通过一些传播途径,例如电视、互联网、广播等方式进行传播,也可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政府可举办助农的公益活动,为生产者普及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知识,从而激发生产者的兴趣,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生产者,提升生产者掌握技术的能力,加大相关知识的传输,提高生产者的种植水平。政府有关工作人员应结合培训、实践等方式,加强生产者的绿色环保意识,通过各大媒体传播健康绿色的生活理念,树立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消费认知,扩大市场对有机食品的需求,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3.2   完善相关政策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促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进行,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为生产者获得技术创造良好的基础。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会受到技术本身、技术成本、农产品销售环境的影响,政府可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支持生产者尝试新的种植技术,比如政府可颁布对开展绿色种植技术有利的相关政策,在选择绿色种子、化肥等方面提供一些便利及补贴,为生产者提供政策支持,让生产者在选择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时没有后顾之忧,及时调派技术性人员进行基层指导,为生产者解决在种植过程中所产生的日常问题,切实为生产者在选择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后提供便利条件,帮助生产者真正将绿色、环保理念结合到种植工作中,将大量绿色、环保的农产品投入到市场中,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同时让农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3.3   加大资金投入
  推动绿色农业种植的相应政策是生产者开展种植的基础。因此,相关部门应做好扶持工作,加强人才和资金的投入,推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并将推广结果记录到相应体系中。政府应完善关于绿色农业种植资金的投入标准,强化推广的效果,应按比例增加补贴额度,解决生产者的经济压力。例如,依据生产者的生产量,按比例进行补贴,对于种植面积大、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生产者进行奖励。政府可加强基础项目投入,利用项目资金的形式,增强推广实践的效果,推广的具体项目包含种植技术、种植方法、农作物的生长特性等。结合绿色种植与其他各项发展,使生产者更加放心投入到绿色种植的行列中,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通过政府的补贴来改变农村的经济现状,促进农业的发展。
  3.4   搭建示范基地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土地现状,搭建绿色示范基地,切实把绿色环保与先进的种植技术完美展现给生产者,使生产者真正理解绿色种植技术,同时应用科学方法,切实管理生产过程。通过绿色种植示范基地推广成果,让生产者真正了解绿色农业种植带来的便利,以及利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手段对于开展农业生产的好处。与此同时,政府对生产者要开展一对一扶持,通过这种方式,增强生产者对绿色环保的意识,还可以与大型的农业项目合作,进行线上、线下宣传,搭建绿色环保的示范基地,既可帮助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还可提升农业的经济价值。
  3.5   注重人才培养
  在绿色种植的推广过程中,技能型人才十分重要,其可在推广的过程中生产者所产生的疑问进行针对性指导。技能型人才可结合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结果,为生产者展示更加直观的种植效果。新时期,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方面的专业性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理论性知识,还要了解当地农业种植的实际情况。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生产者对各种农业种植技术的了解不多,生产者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明确具体的应用要点、注意事项等。在此情况下,只掌握单一的技术人才已无法真正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政府应着重培养综合型专业型人才,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加大资金投入,为高校的试验基地提供大力的扶持。农业不能止步于传统的种植方式,要改变现在缺少技术的现状,提高生产者产量,增加生产者的收入。
  3.6   宣传推广经验
  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我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应用先进的技术,对各项政策、技术手段、绿色农业种植知识不了解,生产者在开展种植技术时没有具体的保障措施,所以需要政府吸纳更多成熟的技术,结合其他国家的成功案例以及我国现有的资源条件,制订出相应的方案,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的现存问题。可以与其他国家进行学习,交流农业经验,参观绿色环保示范基地,开发出适宜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应方案。例如选择具有成熟种植技术的国家,针对其种植方案找到适宜我国的种植技术,学习其针对农业开展的有关政策,合理安排水资源,解決我国的土地沙漠化问题;引进先进技术,变革我国固有的种植思维,更新我国的现有技术,创建全新的种植理念,重视农业销售理念,扩大种植规模。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追求日渐健康、环保。因此,绿色农产品为生产者逐渐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能够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求,应关注农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宣传力度,推出相关政策措施,利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 1 ] 王保.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意义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1(8):30-31.
  [ 2 ] 钟世会.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策略探讨[J].新农业,2021(7):16.
其他文献
分析了企业在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不充分、判标归纳不准确、原因追溯不彻底、不符合项整改不到位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训审核人员、细化审核检查表、放宽审核证据、判标得当公正、准确描述不符合项、建立量化审核分析工具、建立审核问题追溯方法、建立不符合项纠正与验证机制等解决对策,分享了某企业开展HSE管理体系审核的实践,以期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
针对实际生产中,石化企业供电系统交流接触器在电压暂降(又称“晃电”)影响下,发生脱扣导致装置非计划停工的情况展开研究。分析了交流接触器在“晃电”发生时的工作机理及损耗特性,搭建交流接触器“晃电”特性试验平台;以3种不同型号的交流接触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分别得到了各交流接触器的电压耐受特性曲线及温升曲线,分析了在“晃电”发生时交流接触器的耐受特性及临界条件下的热特性,为石化企业交流接触器的选型及抗“晃电”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围绕工业互联网技术发展现状和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特点,开展工业互联网在危险化学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分析,结合“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的内涵和要求,从法规体系保障、支撑技术创新、示范工程建设、人才培养研发平台搭建、产业应用基础提升等方面,提出利用工业互联网提升危化品领域安全生产水平的对策建议。
乡村公共空间是承载村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它的建设与更新对推动新时期乡村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辨析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公共空间更新关系的基础上,以皖北怀远县刘楼村为例,梳理村庄公共空间现状,总结皖北乡村公共空间现状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原因,提出乡村振兴视角下,刘楼村乡村公共空间更新的目标、路径、技术手段,构建“美化边界、突出标志、优化节点、提升道路、整合区域”的乡村公共空间更新策略,并积极创新村民参与更新的方式,以期为皖北其他乡村的公共空间更新提供有益借鉴。
通过研究不同“曝气-搅拌”运行模式对好氧颗粒污泥(AGS)脱氮效果的影响,重点对比了AGS的脱氮性能及节能潜力,并测定了13种“曝气-搅拌”运行模式下AGS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及总无机氮(TIN)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在13种运行方式下,AGS对COD的去除率均在89%以上;AGS的运行能耗范围在17.5~22.5 W·h。其中,全程曝气的运行能耗最高,全程搅拌的运行能耗最小;全程搅拌运行方式无脱氮能力,全程曝气运行模式对NH
针对雷达探鸟中的飞鸟目标数量统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目标航迹自动起始跟踪算法,实现了对机场周边鸟类活动热点区域内鸟类目标数量的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关联估计量测与所有可
针对炼化装置大型机组造价成本高、维修周期长且一般无备用机组,一旦发生故障将对炼化装置本身及上下游生产装置产生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的问题,分析了炼化装置大型机组管理现状,从设备管理体系建立、监测诊断技术使用、机组运行环境把控3个方面,深入研究了炼化装置大型机组日常运行的管理思路和具体措施。
分析了炼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来源及危害,介绍了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在炼油企业的应用情况。通过对泄漏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对泄漏检测与修复效果进行评估,探讨了炼油企业不同密封类型的泄漏及修复规律,为炼油企业开展LDAR工作,减少VOCs排放,改善厂区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或参考。
当前城市污水厂普遍存在碳源不足情况,对总氮处理效果造成不利因素,影响了污水处理排放的稳定达标,低碳源污水处理的新工艺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针对低碳源污水处理现状,分析了低碳源污水处理的特点,比较了外加碳源和改变工艺进水方式等低碳源污水处理方案特点,总结分析了基于减少碳源消耗和提高脱氮效率的生物脱氮技术及脱氮新工艺的原理和特点,并结合污水处理发展,提出了对生物脱氮新工艺的展望。
摘 要:根据保山市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该地区发展青贮玉米种植产业是满足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是种养殖户增收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利实践措施,是巩固脱贫攻坚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需要。  关键词:保山市;青贮玉米;种植意义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5-012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3;S548 文献标志码: A  伴随着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