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新基建PPP模式发展研究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3301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基建领域引入PPP模式,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激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沈阳市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新基建的布局以及PPP模式实践经验有利于在新基建中运用PPP模式,但是也存在缺乏科学规划、科研协作效应不足、营商环境欠优、人才集聚生态不佳、绩效评价不完善发展瓶颈。建议采取统筹规划、组建战略联盟、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人才战略、加强绩效评价的措施推动新基建PPP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新基建 PPP模式 沈阳市
  新冠疫情的爆发和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我国審时度势在“六稳”基础上提出了“六保”,把大力发展新基建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新基建中蕴含着巨大的投资规模,坚持市场化投资为主,支持多元主体参与是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主要区别之一。作为经济效率最高、市场化运作最成功的PPP模式,将在此轮经济发展战略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沈阳市是东北振兴的桥头堡,应抢抓新基建发展的大好机遇,提升区域竞争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新基建及PPP模式的相关阐述
  新基建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简称,是智能化、数字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应用的产业转型升级。新基建有“七大领域”和“三大类”之说,“七大领域”即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三大类”即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2020年以来,中央对新基建进行了多次部署,把其列为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工程,作为发展新经济,挖掘潜能推动产业转换升级,扩大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举措。
  PPP模式在西方国家被指为公私伙伴关系,在我国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发挥各自的资源、技术和资金、运营等优势,针对特定的公共产品进行合作的模式。PPP模式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缓解政府财政负担,有效利用公共资源,提升项目服务质量。PPP模式具有服务基建的先天属性,新基建作为传统基建的衍生和扩展,属于公共产品,适用于PPP模式;新基建依靠数字技术做支撑,技术门槛高,政府是公共产品管理部门,需要与技术力量、运营管理理念先进的社会资本合作才能实现共赢,这些因素也与PPP模式的特征具有天然的契合性。
  二、沈阳市发展新基建PPP模式的基础
  从财政部PPP中心项目管理库可以看到,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新基建项目已具规模。沈阳市是我国特大城市,在东北三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基建领域运用PPP模式基础较好。
  (一)独特的区位优势利于发展新基建PPP模式
  区位及城市空间是新基建发展的先决条件,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省会和我国特大城市之一,引领东北振兴发展的中心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沈阳市常住人口830余万,城区人口530余万,常驻流动人口90余万,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是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东北三省的综合交通枢纽。“一城六轴”的城镇空间布局已经打造形成,城市综合实力、辐射能力不断提升。
  (二)产业基础较好利于发展新基建PPP模式
  沈阳市是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东软集团、新松机器人等是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在人工智能行业内技术领先;拥有沈阳自动化所、沈阳计算所、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科研实力雄厚的院所和高校,对信息技术研究和融合发展应用均有较强的创新创造能力;搭建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沈阳智慧工业云”服务平台;建成沈阳国际软件园、中德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园区;东北区域超算中心、沈北智慧产业园云计算和大数据稳健运营;一、二、九和十号地铁线路实现连接贯穿;现有南运河、铁西新城、宝马新工厂等地下综合管廊8个,全长58.61公里,地下管廊建设位居国内前列,为发展新基建提供了良好基础。
  (三)新基建发力布局利于发展新基建PPP模式
  沈阳市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升级,发力布局新基建,力争建设东北数字经济第一城,相继制定了《沈阳市5G产业发展方案(2020—2021年)》《2020年沈阳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20年5G基站突破1万个,建成紫光中德等10个工业互联网重点服务平台,开发宝马、新松、东软等企业5G应用场景128个;腾讯云启落户沈阳市,华为VR云创新中心上线运营,东北能源大数据中心在沈阳市成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获批,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辽宁分院、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开始建设,车海洋“互联网+静态交通”等新基建项目的实施,助力沈阳市新基建提速发展。
  (四)PPP模式实践经验利于发展新基建
  根据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统计,截至2020年底沈阳市已经落地PPP项目数量21个,总投资482亿元,储备项目10个,总投资223亿元。沈阳市PPP项目运作模式有BOT、TOT、ROT、OM以及混合型等形式,地下综合管廊(南运河段)工程项目被评为国家示范项目,中德园基础及公共设施建设、浑南区综合管廊市政基础设施、苏家屯区沈水生态科技创新城等基础设施PPP项目的落地为新基建采用PPP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三、沈阳市新基建PPP模式的发展瓶颈
  新基建之所以“新”,是建立在新技术上的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建设周期长。沈阳市在新基建中采用PPP模式,存在新的挑战与短板,只有正确认识,才能推进新基建PPP模式在沈阳市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缺乏科学规划制约新基建PPP模式的发展
  新基建是基础设施、数字技术的融合体,在我国刚刚起步,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相关规划尚处于空白区。沈阳市结合实际,目前仅制定了5G、工业互联网发展方案,但是对于新基建总体发展规划还没有统筹编制。一个好的规划可以引领全局,有利于明确任务、目标、步骤等内容,对于新基建来说,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非常广,如果什么都抓,什么都发展,就可能造成资源错配,重复建设,更需要统筹谋划,科学编制。   (二)科研协作效应不足约束新基建PPP模式的发展
  五指并拢握成拳头,才能产生合力。沈阳市域内数字信息科研领域国家、省和地方科研院所并存,其中不乏佼佼者、领军人物和前沿机构,而这些机构之间资源分散,各自独立,互相之间缺乏协作和共同攻关理念,共建共享意识差,研究方向既有重复,也有空白。新基建是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产业,只依靠一个科研领域,难以取得理想成果,各领域都需要协同突破专业壁垒,才能实现技术创新。
  (三)营商环境欠优妨碍新基建PPP模式的发展
  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政府招商安商,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沈阳市出台了系列营商环境政策文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36个城市(4个直辖市、27个省会、5个计划单列市)中沈阳市综合评价列19位,特别是政务环境单项方面更不尽如人意;21世纪经济研究院《2020年中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沈阳市综合指数列40位。报告说明沈阳市在营商环境上与先进城市仍有差距,突出表现在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时有发生,“放管服”改革仍需要深化,在PPP模式中重国企轻民企思想严重,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厚等。
  (四)人才集聚生态不佳影响新基建PPP模式的发展
  人才是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新基建依赖人才的强力支撑,PPP模式的发展也需要专业人才运营。沈阳市近年推出多项“人才新政”,引才留才取得了显著实效,然而当前沈阳市用人自主权下放不到位,人才流动相对不畅;科研经费投入、各类补贴远不及广州、深圳等地;高层次人才引进领域偏重型工业,智慧城市、数字经济领域相对薄弱;人才布局不合理,多集中在院校、医院和科研部门,企业占比较少;对人才重引进轻管理,在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看病就医方面人文关怀不够;青年人才储备不足,青创空间育才效率低等等问题的存在,为PPP模式在新基建项目中的落地带来不利影响。
  (五)绩效评价不完善降低新基建PPP模式社会效应
  实施绩效评价是现代财经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PPP项目涉及领域多,服务面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得较为宽泛,难以做到全面、具体、客观评价项目。ESG理念引入PPP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也只是刚起步,PPP项目主体还没有真正入心入腦,依然停留在原来的只重视实际效果、成本收益、事前协作等方面,在全生命周期管理、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意识偏差,与国际接轨尚需一段距离。这无疑降低了新基建PPP模式的真正社会效应。
  四、沈阳市开展新基建PPP模式优化路径
  (一)科学规划布局统筹新基建PPP模式发展
  新基建是发展趋势,不可一蹴而就,一呼而上,高质量开展新基建PPP模式科学规划是前提。强化数字赋能意识,紧贴未来目标加强统筹规划,规划应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符合“十四五”编制;组织政府、专家、企业等相关人员,围绕高端装备、机器人、软件开发优势产业;抓住智慧城市、大数据产业链、工业互联网三条主线,培植壮大东软软件园、中德产业园、云计算产业园;聚焦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地下综合管廊、车联网等领域。科学论证,突出地方特色,明确主攻方向,实施差异化战略,从中精心筛选优质新基建PPP项目规范评估,实施“双论证”,积极进行储备,纳入项目管理库,公开向社会资本推介,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
  (二)组建战略联盟推进新基建PPP模式科技创新
  新基建PPP模式的发展涉及多领域,依靠的是不断创新的科技力量支撑,只有各方打破壁垒,通力攻关,充分集聚各自的人才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运营资源优势,为新基建PPP模式的发展贡献整体力量,才能务实推进新产业发展。由科技部门牵头,有效整合相关院校、科研、企事业单位组建沈阳市新基建创新战略联盟,按照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领域设立专业团队,搭建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团队聚集、协同攻关的高效运营机制。
  (三)优化营商环境为新基建PPP模式主体纾困解难
  新基建PPP模式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周期长,时间跨度大,不确定性风险多,政府和企业应依法平等按照合同履约,健全政企间有效、持续的沟通机制,增进互信,实现共赢。扎实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简政放权,实行权力清单动态管理,推进政务提速。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作用,全面实施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实现“一网通办”,做到“一网一门一次”,提高服务效能。深入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对新基建产业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建设诚信沈阳,提升政府公信力,大力培植新基建产业,持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减少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成本,激发创新活力。对接国际指标,构建科学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打造法治沈阳,构建“生态宜居”营商环境,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实行零容忍、严惩戒。抢抓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永驻沈阳的大好契机,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吸收领先理念和实践案例的经验,发挥大会品牌效应,加强新基建PPP合作。
  (四)强化人才战略为新基建PPP模式提供人才保障
  深入实施“盛京人才战略”,对标深圳、广州、上海等先进地方的政策,不断完善人才新政,抢占人才高地,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加大新基建关键领域紧缺高层次人才与团队的引进,重点支持数字信息领域的国家科研院所来沈建立分支机构。进一步简政放权,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畅通人才流通渠道,促进人才交流常态化,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强激励力度,重塑多元分配机制,提升数字信息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热情。继续实施大学生留沈倍增工程、盛京工匠培养工程,吸引更多新基建研发才俊留沈创业,全方位完善人才保障体系,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为新基建PPP模式的落地夯实人才支撑。
  (五)加强绩效评价增强新基建PPP项目社会责任
  新基建PPP项目科技程度高、技术升级迭代快,为保证技术更新后的建设、运营、管理供给效率和质量,需对项目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估。在绩效评价中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财金〔2020〕13号文件精神,引入ESG指标体系(环境—社会—治理),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PPP项目公司在建设和运营期的质量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担当,降低运营成本,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加强绩效评价的同时,健全民营企业参与新基建市场准入政策措施,破除招投标、投融资等方面对民营企业的障碍;大力鼓励、支持科创型民营企业参与新基建PPP项目,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给予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推进沈阳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用铨.新基建领域推行PPP模式探析——以北京地铁四号线为例[J].财会月刊,2020(13).
  [2]张懿.PPP模式下“新基建”项目融资风险及对策研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02).
  [3]张家豪.沈阳科技人才管理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
  [4]吴沙沙.政府视域下进一步优化沈阳营商环境的对策[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04).
  [5]王玮.新形势下PPP助力“新基建”提供发展新动能[J].现代商业,2021(04).
  [6]赵新博,王守清.新基建投融资的路径选择[J].项目管理评论,2020(03).
  〔本文系辽宁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辽宁省化解政府性债务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9lslktyb-040)阶段性成果〕
  〔倪筱楠、刘雪洁(通讯作者),沈阳大学商学院〕
其他文献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有就业才有收入,有收入才有消费,有消费才有高质量的民生。为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从劳动关系、劳动报酬、职业伤害保障、职业技能培训、养老医疗保障等五个方面,确定了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若干政策措施。
农业生态系统是由植物、动物、菌物三物构成的自我循环链条。植物是生产者,动物(包括人类)是消费者,菌物是分解还原者,它把植物、动物的残渣废料包括人畜粪便分解转化,既能作为植物的肥料进行下一轮生产,也可培育出食用菌供人们食用。
总结对父亲的感觉时,朱光亚的儿子朱明远很坦率地提到两个词“敬仰”和“神圣”。“我父亲一生平平稳稳的,好像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可说。但是我后来想,研制核武器这么大的一个事儿,让他干得平平稳稳的,就是最圆满的结果。”
摘要:流量经济凭借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平台集聚作用凸显、跨界融合及多元化消费突出、消费热点迭代快等特点,成为促进消费增长和升级的重要经济发展形态。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直播电商走在全国前列,消费集聚区活力逐步展现,首店经济也逐步发展。但在顶层设计、平台能级及融合创新发展方面仍不足,需要从加强总体规划布局、强化产业扶持力度、打造高能级平台、促进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加大力度,促进流量经济平稳发展。 
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以来,中央陆续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等重磅文件,其中围绕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展开了密集部署。
在中国共产党喜庆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部署,6月24日,双台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以《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争做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为题,和全村党员同志们进行了分享。随后,在庄严的党旗前,双台村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表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和决心。
“父亲特别热爱生活,他说过,不会生活的人,没有创造力,别的方面也做不好。”在儿子吴泽言看来,父亲吴征错的世界丰富多彩,是位“大家”:书法,自然舒展;吟诗作对,信手拈来;音律,古今中外深得其精髓;手谈(围棋)更是出神入化……。
系统的复杂性是全球企业共同面对的难题,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方法和数字化转型战略正深刻影响着国际工业领域。航空工业经过多年实践,积累了丰富的MBSE应用发展经验,可为系统工程转型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摘要:“宅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和新的融合趋势。研究发现,宅经济已成为催热生鲜电商新路径,正重塑生鲜电商营销模式;宅经济正悄悄云化用户的消费理念,提升生鲜资源配置效率。后疫情时代需要多措并举开拓生鲜电商新商机,一是通过科技融合为宅经济下的生鲜电商供应链赋能,二是发挥生鲜电商自身资源优势,搭建差异化生鲜电商竞争体系,三是通过社会共治加强生鲜电商多方监管。  关键词:宅经济生鲜电商新营销模式  宅经
摘要: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加快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大开放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值此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契机,应当加快国家“三大经济走廊、四大内地通道”和新疆丝绸之路经济核心区建设,构建并培育新疆“两横一纵”三大城市群,即天山北坡城市群、天山南坡城市群及西部边境城市群,促进中国西部大开放大开发,形成国家“一带一路”东西双向大开放的协同并进新格局。  关键词:东西双向大开放协同发展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