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制约下的海岛经济开发与灾害发生史:以舟山群岛为例

来源 :史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舟山群岛不同岛屿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基础及经济开发情况,与海洋地区的灾害发生史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发现海岛本身的地形、地貌、水文、滩涂等自然环境要素,既决定了人类利用其自然资源进行经济开发的方式,也制约着自然灾害在海岛的成灾情况及其对社会经济造成的破坏和损失.风暴潮、台风、水灾、旱灾为舟山群岛地区的常见灾害,其发生频度和成灾表现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但在不同产业类型的岛屿,灾害的破坏性及其导致的经济损失存在较大分异.农业型岛屿对旱灾与潮灾比较敏感,水灾及雨量过多对盐业型岛屿的破坏性最强,渔业型岛屿对台风等风灾的承受力最弱.台风及风暴潮灾害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而旱灾则全年易于发生,且持续时间较长.加强海塘建设及淡水资源的储备和开发,今后仍然是舟山群岛地区防灾减灾的重点.
其他文献
作为一项残疾人康复策略,社区康复在我国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医疗康复理念主导下的农村社区康复从"基于包容性理念的社区发展策略"异化为"残疾人社区内的医疗康复".以生物医学康复为核心,现有的康复介入策略与包容性理念有较大差距,在理念与目标、运行机制、参与主体、资源供给等方面产生了诸多问题.分析发现,这种异化背后存在一个由发展主义话语、个人主义解释策略和残疾的医疗康复模式共同织就的逻辑体系,在这一框架内提出的方案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康复面临的问题.只有改变观念、更正认知,才能解决农村社区康复面临的困境,推动农
自然人作为容忍义务主体的依据有两部分: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二者自不同维度完美诠释了义务正当性.自然人作为容忍义务主体的应然性有三个方面:认识论基础、社会契约论基础、人性论基础.公民应负担公法容忍义务,多立基于文明进步、国家行为及行政行为(含抽象和具体);胎儿不应被课以容忍义务,其合理损害由母体负担;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被赋予容忍义务应为允当.法人容忍义务的局限性有三类:性质限制、法令限制和目的限制,但"法人目的"有扩张化、开放性趋势.国家极少参与民事活动,故其容忍义务多停留于观念层面.
本文基于2015-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分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及其消费结构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使得农村居民家庭总消费显著增加了约12.5%.(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使得农村居民的非基础性消费比例显著增加了1.47个百分点,这有利于优化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受教育水平较低、收入水平较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的经济效应更加显著,这为精准制定差异化养老保险政策提供有益借鉴.(4
隐含权力是一种虽然在宪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可以从宪法规定的明示权力中推导出来的权力,依附于明示权力而存在,具有手段性和执行性特征.隐含权力理论在美国第二合众国银行案中得到系统阐述,在贸易管制案件、社会福利和公共管理案件以及刑事犯罪案件中得到运用和发展,不仅存在于实体性权力的宪法解释中,还存在于程序性权力的解释中,成为联邦和各州权限划分的理论基础.当联邦与州发生权限冲突时,通常根据有利于联邦的原则作出解释.宪法对联邦的授权不仅包括明确的授权,还包括隐含权力,通过必要和适当条款的宪法解释扩张了联邦政府的权限
动漫角色是动漫故事建构的主体,也是动漫故事意义表征与符号性表达的载体.在实践中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准确把握动漫角色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深入了解动漫角色对动漫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全面认识动漫角色的社会性、审美性和商品性,以及其在文化传播、社会互动交流、符号性消费等方面的潜在意义和显性价值,形成系统、完整的动漫角色研究学术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也为创新动漫表现形式,丰富动漫文化呈现方式,进而促进动漫产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是新时代公共文化治理现代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也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各地区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中.以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在借鉴这些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国有文化机构理事会治理模式、公共文化基金会模式、政府对企业的委托运营模式、政府和市场合作的股份制模式、文化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等五种法人治理创新路径.
本文以广州为中心,分析清代城市外来移民在城市中定居并繁衍后代的过程,考察在此过程中的宗族建设行为以及城市中的宗族形态.清代广州的城市人口来自全国各地,在高流动性的城市社会中,“世居”城市的人群逐渐形成.积累了商业与文化资本的移民后裔以这座城市为主要根基构建并维系着一些较为松散的“城市型”宗族.城市中多元复合的社会网络为城市移民及其后裔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而这些网络所在的社会环境又制约了他们建设的“城市型”宗族的规模与功能,并使得宗族的构筑与维系更依赖这个网络本身.
本文探讨了两百多年来清代中国人对于俄罗斯想象的变迁过程.清朝统治者一厢情愿地将俄罗斯纳入朝贡体制,视其为传统“胡人”.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传统华夷天下观逐渐解体,也是俄罗斯形象从传统天下体系中的“胡人”向近代世界体系中的“洋人”转变的过程.在此进程之中,清朝不仅对其“外藩”的相对宗主权丧失殆尽,而且对其祖宗“龙兴之地”的绝对控制权也岌岌可危.由此,中国也从传统大一统王朝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变,在其边疆地区推进了与内地一体化的管辖进程.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潼关陷落后,太子李亨分兵北上,于灵武即位.因为肃宗擅自即位事先没有得到玄宗的批准,所以肃、代两朝史官对此事进行了讳饰.但是,以天宝十五载八月一日玄宗《銮驾到蜀大赦制》为切入点,综合玄、肃之际的相关史事,则可以勾勒出玄宗出京后对平叛所做的安排.肃宗北上灵武本是秉承玄宗的命令,史官故意掩盖这一点,其目的 便是削弱玄宗在平叛中的地位,进而将肃宗塑造成一个功德兼备的中兴帝王,为其权力“制造”法理依据.
礼生是传统社会中承担赞相职能的仪式专家.有关礼生及其在明清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政书、方志等传统史料多语焉不详,而田野调查搜集的民间文献和口述史料提供了礼生、礼仪与地域社会的诸多细节,因此田野调查实为开展礼生与传统礼仪研究提供了颇有助益的研究技艺.结合传统史料的解读和田野调查,有助于深入了解礼生的社会属性和他们在乡村礼仪中扮演的角色,重建儒家礼仪步人民间并与其他仪式传统互动的具体过程,深刻理解这一过程带来的种种社会文化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