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jd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音乐教育的改革深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音乐教育之中得到重视。审美是每个人在社会活动之中的必要技能。现代化教育之中,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作为极其重要的艺术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加强音乐审美教育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追求。本文就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之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做出几点具体研究。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审美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审美教育的概念
  狭义来讲审美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艺术教育手段,促进学生对于自然界,社会,物质以及精神中的美好形态以及内涵的探讨。这种对于“美”的艺术形态的追求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规范学生的行为,完善学生的体态,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智慧。审美教育的历史可以说是十分悠久。在原始社会,无数就是人们对于审美教育的一种教育手段,在中国,周朝我们就形成了“六艺”这也是对于“美”的一种追求。在十八世纪的发过,卢梭主张“自然教育”,反对过于集中生产化教育。他认为训练儿童歌唱和欣赏音乐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对于审美教育的教育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学校教育,一种是家庭教育,一种是社会教育。在学校的审美教育之中美育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比如说在小学课程之中就有舞蹈,美术,音乐,话剧,讲故事等等各种形式的审美教育。美育正在通过对于这种“美学”的传播不断反复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归根到底,这种审美能力就是一种世界观的构建,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观的构建。真正的审美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知个世界,学习到如何对人,如何看待人生。
  二、初中生的审美能力现状
  (一)社会音乐对于学生审美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发现,现在的学生对于音乐其实是有一种独特的自我欣赏偏好的。有些学生喜欢激情的摇滚,有些同学喜欢词曲优美的歌曲,有些同学喜欢伤感的情歌等等。诚然,大众传媒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认知。但是在过度泛滥的传播之中,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没有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音乐的审美或者是审视。中学生这种判断力的缺失导致传统音乐的不断堕落。因此,笔者认为,建设一个健康或者是传播健康的和谐社会对于青少年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二)中学音乐教育现状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的教育水平虽然提升了,但是,都只是文化水平的提升,相比较文化水平而言,艺术赏析和艺术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进步。这也是目前政策的限制和应试教育的现状,教师虽然有时候想要教给学生很多知识,但是受到时间或者条件的限制,没有能够很好地将音乐教学实施下去。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课本虽然对于音乐作品明确做出了赏析要求,但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此的重视程度不是很高,甚至在有些单元的讲课中会忽视这一要素。笔者认为这是十分不可取的。
  三、音乐审美教育实践
  (一)民族音乐赏析
  民族音乐主要包括了五大类,这五类分别是民歌,民族器乐,说唱音乐和民族戏曲。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中,云南民族音乐算得上是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体系。因为少数民族由于人口发展和部落迁移等等各种原因,文化发展极其不平衡。彼此之间的音乐文化水平也是有着巨大的差异。就拿民间乐器来说,很多少数民族的民间乐器十分粗糙简陋。但是,云南已经发展出颇具规模的民间乐队了。并且其曲目演奏体系和说唱风格也是独树一帜。因此有学者认为,云南民族音乐可以视为人类音乐文化发展史的一个缩影。那么教师可以以云南音乐赏析来替代民族音乐赏析。从民族音乐赏析的过程之中教师能够塑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专业能力培养都是有好处的。
  (二)流行音乐元素赏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加深。我国音乐体系上涌入了多种十分流行的西方音乐元素。这些元素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绝对多数听众的音乐审美观念和音乐欣赏方式。笔者就其中几种流行音乐元素进行分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美国的流行市场出现了三足鼎立的现象,黑人喜欢的布鲁斯(蓝调),贵族阶级喜欢的爵士乐曲,中西部农村喜欢的乡村音乐。在后期的摇滚音乐。这些元素的流行和发展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目前的流行音乐体系。甚至到现在,我国很多的流行音乐都是以摇滚,说唱,RAP为主,都是受到当时西方国家音乐流行元素的冲击。但是,存在即是合理。流行音乐能够在现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和支持必然是有其魅力所在的。不能够一味地批判国外的音乐文化而闭门造车,这是不可取的。教师也要能够对于这些现下流行的音乐元素进行一些赏析教育,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以实用性为切入口普及音乐赏析教学
  很多人认为音乐只要学会“怎么唱”就行了,对于“音乐赏析”是不屑一顾的。其实不然,很多时候,音乐在“听”上面的学问比“唱”要大。唱可以通过专业的训练,日复一日的锻炼来实现阶段性的提升,但是不学会听,学生就不会知道音乐的内涵和意义。音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从以前的各种京剧,粤剧,川剧等等流传至今,其文化价值就是无法估量的。再说说当代社会音乐的实用性,往小了说是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提高个人内涵,陶养学生情操。往以后职业的发展来说。在当代就有很多工作就与音乐从事人员密切相关,比如一些综艺节目的幕前幕后,再比如一些商演义演的幕前幕后这些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音乐的赏析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对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也是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
  (二)注重生源个体差异培养
  因材施教是教育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增强教育效果,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手段。那么,如何灵活运用因材施教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呢?“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是《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教学的要求。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当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尽量争取整体提升。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发展的差异,认识的主体对于同一物理事物的理解必然是有所差异的。由此,在教学课堂上的差异性是在所难免的。作為音乐教师在组织学生音乐活动的时候应当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基本水平。提出对每个人的不同赏析要求,制定符合每个人的赏析要求。这样不仅较大地提升学生个人的水平,也能较大地提升整体水平。
  五、结论
  音乐欣赏教育对于初中生而言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教师通过对其全面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精华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在未来的初中音乐教程之中,除了要重视“唱”的教学,也要注重“听”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中学生音乐赏析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1.
  [2]耿淑贤,王凤英.新课程理念[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1.
  [3]黄小琴.浅析音乐教学中价值观的教育[J].吉林教育,2011(2).
其他文献
专家简介 韩婷 山东大学医学院生殖医学专业硕士毕业,毕业后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从事临床工作至今。擅长宫腔臆、腹腔镜手术及处理辅助生殖医学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参与编
可转化优先股作为一种可转化证券,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转换所持股票的性质,从而防止事后低效的产生,并解决企业在具体实践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激励问题。本文立足于
自1993年以来,贵州省余庆县构皮滩镇镇党委、政府始终把集镇建设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支撑点和切入点,加快建设速度,使集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步入了良性循环,镇域经济发展驶进了
沙丽·格莱斯博士在美国著名女性媒体《IVILLAGE》上撰文指出,当一个男人背叛自己的妻子时,他的言行举止里总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让我们用放大镜来看一看他们的心离你远去
作为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操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展,广大体育教师在体操教学的实践中
【摘要】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关注。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的音乐学院教学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利于音乐学院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音乐学院應该针对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音乐学院;教学管理现状;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也在不断进步与改变,从借鉴国外经验到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发展,从单一的基础建设模式到与传统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经营模式,探索和实践升
本文立足于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指出新兴体育运动是一种处于发展状态中的运动,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其内部的自组织演进。从系统内部的竞争与协同、序参量、涨落三方面揭示新兴
多年来,我国地方财政普遍面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是:地方财政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地方财政支出的需求。为缓解这种矛盾,各级立法部门、行政部门及理论部门就如何增加地方财力的问题进
我没想到和陈乔的爱情会走到今天这个破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