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塔.米勒的手绢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s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塔·米勒在发表文学演说时,讲到母亲的一个故事。
  一天清晨,米勒他们正做着准备,要离开罗马尼亚,移居到国外。这时,村里的一个警察不约而至,这个警察命令米勒的母亲跟他走一趟。她听从了,但已经走到门口的时候,她若有所思地转过身,用一个母亲最温柔深情和坚强从容的声音对米勒他们说:“你有手绢吗?”——再也没有比这更有力和抚慰人心的嘱咐了,在警察听来却如坠雾里。
  “对我们来说,家里没有其它东西像手绢那么重要,包括我们自己。”赫塔·米勒讲道。在她很小的时候,家里就有一个专门放置手绢的抽屉,分门别类放着男人、女人和小孩用的手绢。擤鼻涕、擦鼻血、包扎伤口、拭眼泪、咬住手绢抑制哭泣……手绢的用处无所不在;手绢的存在让他们感到亲人相拥的温暖,在挥舞手绢告别亲人时又感到心如刀割。
   “你有手绢吗?”这句问话就是母爱的间接表示,为了深切地、经常地感受到这一点,也许她有时候故意不带手绢,好让母亲习惯性地提醒她一句。只有带上手绢,米勒仿佛才有勇气走到街上,因为“好像带上手绢就等于妈妈也和我在一起”。
  然而这一天,村里的警察要带米勒的母亲去派出所时,这位母亲却忘记给自己带上一方手绢。当她意识到这一点时,警察已经很不耐烦,催促她赶快走,但她依然微笑着,来到屋子里去拿了一块手绢。母亲带上手绢走了,在无尽的苍凉、悲伤和担忧中,米勒竟感受到一晕跃动的火苗,微光闪闪,暖意点点。“母亲会平安回家的……”她想。
  在派出所里,这个警察朝米勒的母亲大发雷霆,强权的丑陋暴露无遗。米勒的母亲不能很好地听懂罗马尼亚语,不明白他究竟在叫喊着什么。警察气急败坏之下,从办公室外面反锁上房门,然后拂袖而去。
  米勒母亲在这里被关了整整一天,没有一个人再肯来跟她说任何一句话。
  最初几个小时,她就那样呆呆地坐在桌子边,无望地哭泣。她一边哭泣,一边用手绢擦拭泪水,无声的压抑、放大的恐惧攫住她的心灵。难以顺畅地呼吸,她只好站起来,在警察的办公室里走来走去,步子惶急无力。她想吼叫,但忍住了,然后做出一个让自己也惊讶的决定。她开始用浸透眼泪的手绢去擦拭办公室内布满灰尘的家具,一个手柄,一个边角,一个平面,她擦拭得那么认真仔细,就像在自己家里做家务一样……灰尘沾染到手绢上,而每一件家具都呈现出静谧的闪光,犹如获得了新生。渐渐的,她安宁下来,内心里越来越肃穆庄严、坦然开阔,在擦拭灰尘时终于心无旁骛。后来,她又从墙角拿出水桶,从墙壁的钩子上取下毛巾,要实实在在地大干一场,将这肮脏难看的地板也擦拭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母亲回家后,将这一切告诉给米勒听。米勒显得惊恐异常,问母亲:“你怎么可以这样,帮他去打扫办公室?”母亲一点也不后怕,平平静静地答道:“我就找点事做,好打发时间。而且那个办公室那么脏。碰巧我还带了一块男人用的大手绢。”
  ——只有在这个时候,赫塔·米勒才明白:“通过这些额外的然而也是自愿的忍辱负重,她还是创造了一些尊严。”
  此后,米勒对手绢的感情日渐深重,对手绢的认识也不同寻常。她四处寻找着灵魂的故乡和心灵的栖息地,她还希望自己能为所有那些被剥夺尊严的人说一句话,说一句包含着手绢这个词的话,或者问一句:“你有手绢吗?”
  (丁强摘自作者博客)
其他文献
乔治王巧克力公司是久负盛名的跨国企业,登陆中国后,公开向社会招聘员工,顿时应者云集,其中不乏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但录用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竟是一个普通大学的学生。  这名学生自己也感到意外!确切地说,他原本只是“陪考”——清华毕业的一位同乡有意于这家公司,就拉着他一起来试试。  一系列的考试完毕,人力资源部主任说:“各位同学,从面试、笔试的成绩看,你们好多人可谓旗鼓相当,由于公司招录
期刊
这是一个废弃的石料场,凹在山之阳,像靓女玉面上生的癞疮。这座山当年层峦叠翠,飞瀑流泉,鸟语花香,曾吸引范仲淹、李清照、张养浩、蒲松龄等文人墨客前来寻芳探幽,留下了千载美名。而今,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开山取石,加工板材,出口海外。这是从西班牙引进的现代化利齿啃出的一个巨坑,是先进技术对自然和历史的一次颠覆性撕咬。  如今一切都归于沉寂了。只有一位山野孤老守着这个仿佛一夜间突现的空洞,用最原始的工具填补
期刊
或许是荷尔蒙分泌过盛,十八九岁的男孩容易冲动,常看不惯周围的人和事,因此难免就会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来。  我上大一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毛头小伙子。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我选择在家乡的一所大学走读。一天,我和父亲发生了口角,双方唇枪舌剑,各不相让。我反感他事事想管我,干涉了我的自由;他不满我冒犯他,有损他做家长的威严。我们吵得天昏地暗。最后我冲出家门。我没能按时赶上去学校的车,而乘下一班车就会迟
期刊
那个盒子一直静静地摆在母亲的梳妆台上,盒子的外表雕着圣母玛利亚怀抱婴儿耶稣面对星空的图案。我一直想知道里面放着什么,但母亲不允许我看。她严肃地对我说:“要有耐心。到合适的时候我会给你看的。”  但母亲说的“合适的时候”似乎有一万年那么久。在我快10岁的一个晚上,妈妈的耳环断了,我决定趁她外出时打开盒子一看究竟。我在一大堆化妆品后找到了它。我抱起它,跑进卫生间。  盒子没有上锁,我急忙打开盒盖。但由
期刊
一个有着干净眼神的听障少年带着一把吉他、一个背包、一辆自行车,开始了一场七天六夜的台湾环岛旅行。宝岛台湾的风情画卷,徐徐在眼前展开。这部叫做《练习曲》的电影,用一个听障男孩明相的青春眼光,带我们走进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我们熟悉阿里山、日月潭,熟悉张惠妹高亢清亮的声音,熟悉侯孝贤沉静悲悯的眼神;但我们不熟悉迎送妈祖的风俗,不熟悉戴墨镜的啰嗦导游老伯、海边国小即将退休的老师,我们不熟悉那片海的呼
期刊
QQ里,好友颇多。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他一条信息:夜已深,我先下了。我正欲对他说声晚安,却发现他的头像已经变成了灰色。我的双手停在键盘上,只得删除了那句已经打出来,却没来得及发出去的问候。对方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一下子飞得很远,我试图去抓,却怎么也抓不住。  真的有这么急吗?连给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  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
期刊
去年夏天,我随商务旅行团访美期间,在华盛顿逗留了三天。第一天午饭后,我和同事老冯趁着大家休息的时间逛了几个街头公园。  作为举世闻名的政治中心,华盛顿不像纽约那样四处是摩天高楼。这个城市倒像一个大公园,四处被茂密的植被覆盖,路边的很多大树树龄约摸有几十年吧。  街头有很多供游人休息的长椅,都是用很结实的松木做成的。这条马路并不宽敞,汽车很有秩序地行驶,斑马线上并没有行人通过,汽车就在距离红绿灯很远
期刊
有的时候,我用我的名字来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一读:如果它能诱我的肚子“咕噜”叫出声,那它就值得。后来我从卡波蒂的文字中,为这种判断找到一份更文明的形容:如果一本书能唤起我那种“怀旧式的饥饿感”,那它就是一本好书。  “‘哦,天。’她欢快地喊道,气息吹蒙了玻璃。‘做水果蛋糕的天气到了’”。翻开卡波蒂的小书《圣诞忆旧集》,从开篇苏柯小姐的那声欢呼中,我闻到了一丝诱人的香气,甚至她还未开口,卡波蒂只用了一
期刊
一位作者拿着厚厚一叠照片来报社投稿,我接待了他。   一张张翻下去,很遗憾,大部分照片质量很差,很多照片模糊不清。有的是拍照时手抖动了;有的是没有对焦,虚了;有的画面杂乱无章,似乎是随手拍下的。   他是我们报社的老作者了,拍照的水平还可以,怎么这次拍的照片都这么差?他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释说,这些照片是盲校的孩子拍的。他告诉我,为了让盲童们感知世界,学校特意组织了十几个孩子拿着数码照相机走上街头,
期刊
张丽钧,语文特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依偎那座雪峰》《美丽的冲动》等10部散文集。多篇文章被选作全国高考、各地中考语文阅读背景材料,并入选人教版、冀教版教材。     您是一位中学校长,平时工作一定很忙,怎么有时间写出那么多、那么美的文章?   的确,做中学校长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我也常苦于当有心思写篇文章的时候却挤不出时间;但是,正因为每天和学生打交道,情思也不会轻易枯竭。所以,当我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