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改良病号服用于心电监护患者的效果评价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心电监护患者设计一种新型改良病号服,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在传统病号服的基础上,克服现有改良型心电监护服的缺点,设计一种新型的改良病号服,并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意识清醒的心电监护患者408例,根据入院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进行3种病号服穿戴效果比较。使用传统病号服133例;使用改良型心电监护服139例,根据文献报道的方法,在传统病号服基础上移除口袋,于心电监护贴电极片的位置分别制作一个直径5 cm的圆洞,用于穿过导联线和电极片;使用新型改良病号服136例,鉴于传统病号服不便于心电监护且容易刺激胸腹部皮肤,现有改良型心电监护服不易操作、粘贴电极片部位不易判断且导联线凌乱等问题,新型改良病号服仍以传统病号服为基础,将现有改良型心电监护服的3个圆洞制作成长约12 cm的切口以便于心电监护导联线与电极片穿过,并在两侧靠近肩膀位置各增加1条固定带或使用简易贴以整理固定导联线。记录3组患者对病号服舒适度的自我评价、护士安装与拆除心电监护操作时间、患者皮肤过敏率及导联线损坏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

与传统病号服和改良型心电监护服两组比较,新型改良病号服组患者舒适度更高〔无不适的比例:11.0%(15/136)比0%(0/133)、5.8%(8/139),重度不适的比例:0%(0/136)比4.5%(6/133)、0.7%(1/139),均P<0.05〕,护士安装与拆除心电监护时间明显缩短〔安装时间(s):69.12±16.47比96.74±3.89、88.24±9.83,拆除时间(s):50.24±4.54比75.76±4.98、66.54±7.86,均P<0.01〕,且患者皮肤过敏发生率〔3.7%(5/136)比15.8%(21/133)、8.6%(12/139)〕和导联线失绝缘率〔2.9%(4/136)比15.8%(21/133)、7.9%(11/139)〕均明显降低(均P<0.05)。

结论

心电监护患者使用新型改良病号服能增加其舒适度,减轻护士工作量,节省医疗耗材,且外观美观,实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总结脑干梗死误诊原因及教训.方法 对误诊脑干梗死24例回顾分析.结果 误诊为大脑半球梗死者16例,后循环缺血及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颈椎病2例,胃炎1例,糖尿病酮症
例1 22岁,孕2产0,因"孕22周胎死宫内,要求终止妊娠"于2008年2月19日入院.患者3年前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双下肢动脉血栓行人工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及双下肢股动脉切开取栓术,术后长期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本次妊娠早孕期用肝素抗凝,中孕期改用华法林每日3.00 mg及3.75 mg隔日交替.术前查凝血酶原时间(PT)31.9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72.停用华法林改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克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在危重症新生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危重症新生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37例.其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监测颈动脉血流对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PR)效果评价的可行性,提出一种实时、无创的血流动力学评估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进行CPR的患者。在开始胸外按压的同时应用床旁超声测量患者的颈动脉血流,记录CPR开始1 min和结束前1 min的颈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PSV)和舒张期末流速(EDV);
目的 探讨神经症状为首发的低血糖脑病误诊的可能原因,减少误诊率.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急诊科2006-01-2010-01以神经症状为首发的低血糖脑病22例误诊病例,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传统开腹手术应用于胆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5月收取的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6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
目的:分析产后访视护理对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收治的产妇8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实施常规产后
GDM的转归有两条路rn怀孕期间机体会分泌很多激素和细胞因子等,它们都和胰岛素背道而驰,具有抵抗胰岛素导致血糖升高的作用,加上如今很多孕妈妈吃得过好,能量超标,大大增加了
目的:探讨心理引导在海扶刀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因子宫肌瘤而入院进行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