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价脑中风的价值和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kb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 )是一种对顺磁性物质极其敏感的高空间分辨率的3D梯度回波序列。SWI作为一种新技术,可检测出极早期出血。它可以更进一步掌握临床疾病的进展,为脑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许多临床和病理生理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与依据。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04-01
  1 SWI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基础原理
  磁敏感加权成像是一种特殊的磁共振对比增强成像技术,又可称为“高分辨率血氧水平依赖静脉成像。它是由E1Mark1Haacke博士, Jurgen R1Reichenbach博士和Yi Wang博士首先研究提出[1],并获得美国专利保护。
  1.1 SWI序列基础。
  SWI以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作为序列基础进一步发展的成像技术。它是一個完全流动补偿、高分辨力、薄层重建的三维采集的梯度回波序列。常规MRI利用的是单一的磁距图信息,SWI则利用了相位信息,并经过一系列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将磁距图与相位图融合,形成具有特征性的图像对比。SWI能够比常规梯度回波序列更敏感地显示出血,甚至是微小出血。
  1.2 磁敏感性及常见的磁敏感物质。
  生物组织在外磁场磁化作用下产生特定的感应磁场M,这个过程称为磁化,任何物质在磁场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磁化;SWI是利用组织间磁敏感的差异性形成的图像对比。顺磁性和反磁性物质,都可以使局部磁场发生改变,引起质子的失相位,使质子自旋频率产生差别,在施加一个足够长的TE后,自旋频率不同的质子之间能够形成明显的相位差别。因此,组织的不同磁敏感度在SWI相位图上可以体现出来。
  1.3 SWI的后处理。
  为了进一步增强组织间的磁敏感对比度,显示清晰地组织解剖结构,因此需要去除背景磁场不均匀造成的低频相位干扰,对SWI的原始图像进行比较复杂的后处理。SWI幅度图像为T1*/T2*对比,具有解剖结构和磁敏感双重对比。相位图根据磁敏感的差异反映了质子在驰豫过程中经过的角度。SWI图像是幅度图像与相位权重图像的数次加成,保留解剖信息,增加磁敏感对比,使组织内铁及其他磁敏感性物质含量的数据信息大量准确的反映出来[2]。
  2 SWI的临床应用
  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决策依赖这种极其重要的区别,在临床上对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康复评估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SWI可以检测出CT及常规MRI无法显示的微出血灶 ,因此,对于临床出现急性脑中风症状患者的神经影像学评估中,SWI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出血性中风通常是指超急性期血肿。在常规MR表现上,血块中氧合血红蛋白在T2加权序列呈高信号、在T1WI成像呈等信号。然而,可能早在从症状发作2小时时发生脱氧血红蛋白转换,这种变化通过磁敏感加权MRI序列已被证实[2]。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检测超急性出血时有研究表明其准确率是等同CT的,在慢性出血的检测中优于CT 。
  2.2 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是指在缺血缺氧的基础上脑组织继发的出血,出血是溶栓病人一个致命的并发症,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并发脑出血,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可以尽早发现梗死后出血,并指导临床进一步调整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SWI对磁场的不均匀性极其敏感,更早检测出已进行脱氧血红蛋白转换的病灶,检测出非常小的出血梗死灶 ,并有利于临床尽早调整治疗方案,制定血运重建治疗的方案。在这些溶栓治疗的患者中,排除存在具有高度的梗塞合并出血可能的病人,作为溶栓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已经证实超过一半的微出血患者伴有原发性脑出血,四分之一的患者伴有缺血性中风和小于10%健康人群有脑微出血。
  2.3 脑动脉内血栓的检测。最近的研究已经表明, SWI序列可以检测动脉内血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分别为83和100%。目前还没有在这项研究中观察到假阳性,并且指出,近端闭塞灵敏度提高且较远端位置明显。在颅内动脉腔内的低信号,直径往往超过对此血管直径以及自身原始直径。
  2.4 脑静脉血栓的检测。SWI序列具有高灵敏度检测脑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在皮质静脉血栓。血块可出现低信号,图像信号强度取决于脱氧血红蛋白的比例的。因此分析相位和幅度图像有助于鉴别。
  2.5 脑微出血的检测。当脑内微血管出现玻璃样和淀粉样变性, 预示将来发生出血性卒中的概率明显增加。SWI显示比传统的T2或T2 * WI序列更优于检测这些小微出血。血管性痴呆和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病变程度也与微出血出现的频率呈正相关性 ,同时广泛存在的微出血灶可能揭示的神经血管病变与脑中风的相关性[3]。因此,微出血有助于缩小年轻中风患者的鉴别诊断,给临床提供有效影像信息。
  3 总结
  本文简要概述SWI用于急性和慢性中风患者的评价。此技术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出血,并可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它提供了宝贵的诊断各种卒中相关条件和中风的依据,这种技术应被包括在常规评估的中风的患者检查过程中,有助于监控血运重建治疗的并发症。所以,更进一步了解SWI,更进一步掌握疾病的进展,从而为脑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提出了许多临床和病理生理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它可以在常规MR基础上提供更多的诊断和预后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Haacke EM, Xu Y, Cheng YC, et al.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Magn Reson Med 2004;52:612-8.
  [2] 朱丽丽,徐凯.磁共振新技术在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作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8,31(6):4421.
  [3] Greenberg SM, VernooijMW, Cordonnier C, et a.l Cerebral microbleeds: a guide to det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J].LancetNeuro,l 2009, 8(2): 165-174.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观察评价干姜水提物的解热和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干酵母致热法,观察干姜水提物的解热作用;应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小鼠光辐射热甩尾法,观察干姜水提物的镇痛作用。结果:干姜水提物(1.5g/kg)的大鼠在给药后的第2、4小时体温明显降低(P<0.05);干姜水提物(3g/kg)的大鼠在给药后第1小时体温显著降低(P0.05)。干姜水提物(3 g/kg)明显减少发生醋酸扭体反应的鼠数,显著
期刊
目的 探讨肺多形性癌(PC)的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特点与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肺P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63.59±8.49)岁,男女比例为17:3,
近年来经皮微创技术发展很快,椎间盘源性疾病的介入治疗、经皮脊柱关节融合术和经皮椎体内植骨术等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但由于操作空间小和非直视下操作,常常面临植骨融合操
【摘 要】目的:总结利用中药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经验及体会。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瘀解毒汤保留灌肠。治疗20 d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为78.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
期刊
[目的]观察术中浸润氨甲环酸对减少腰椎手术术后失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本科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拟行腰椎后路双节段椎间植骨融
期刊
@@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10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慢性浅表性胃炎100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31.07%、对照组
【关键词】 脑梗塞;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49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01-01  脑梗塞即缺血性脑卒中,其形成的原因是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脑梗塞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并且男性的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03-01  慢性肺心病属于中医肺胀的范畴,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久势重,肺气郁滞,导致血脉瘀阻,痰浊阻肺。临床表现胸部膨满,胀闷如塞,喘咳上气,心悸痰多,时轻时重。久治不愈,则见面色晦暗,唇甲发绀、颈静脉怒张等。如《丹溪心法·咳嗽》说:“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
期刊
目的 分析采血过程中血流量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 根据不同献血时间的血流量,统计不良反应,分析血流量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 2458例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
【摘要】 对50例入院的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访问,了解到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主要存在于病人、护士、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针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到相应对策,提高医院人性化护理水平。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风险;人性化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49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0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