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人“孤独死”、老龄化犯罪高发真相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6827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体报道,据日本总务省公布,截至2018年1月1日,日本20岁新成人为123万人,连续8年在日本总人口的比例不到1%,仅占1.266亿人中的0.97%。另一份资料显示,截至去年9月,日本65岁以上老人达3514万,占总人口的比例达27.7%,高居全球第一位。这些数据让人们的视线再次集中到日本的人口问题上。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伴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就进入了“少子老龄化”社会的快车道,许多棘手问题显现出来,尤其是官方统计中新增加的两项内容即“孤独死”和“老龄化犯罪”,成为日本社会之痛。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国家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类似的“日本之痛”正在辐射、蔓延。
  
   经济衰退社会结构变化的缩影
   “孤独死”是日本创造出来的术语,该词在2006年正式被载入新版《广辞苑》,特指那些在独居生活中因疾病等原因死亡且在生前死后得不到及时援助和殡葬处理。这种情形下的死亡者中尤以高龄老人居多,“孤独死”也成为老龄化社会的表征現象。
   仅以东京都为例,“孤独死”老人的数量从十余年前的千余例增长到2016年的4287例,而该年度日本全境“孤独死”者也破了4万人,上升态势明显。“孤独死”者从死亡到被发现的平均时间为20天左右,死亡数月甚至数年才被发现的例子亦屡见不鲜,白骨化、蛆虫化等现场报道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
   另一个刺痛社会的问题是老龄化犯罪。
   日本的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者的犯罪案例越来越多。日本官方2015《犯罪白皮书》数据显示,与20年前相比,该年度的老人犯罪人数翻了4.6倍。在该年度嫌犯中,65岁老人占了20%;被判入狱的老人中竟有40%是“惯犯”,平均入狱6次。
   老年人的犯罪逐渐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其成因、动机等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与一般犯罪不同,这些老人犯罪行为中,70%是“小偷小摸”,盗窃罪名成立,在日本会被判入狱。也许令人意想不到,许多犯罪老人的盗窃动机就是为了入狱,一则可获得安居之所,二则可获得一日三餐。
   当前,“孤独死”、老龄化犯罪等社会问题正变得日益尖锐起来,老年人晚景凄凉,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失安、失尊、失享”被逐渐放大,令日本跌进了沉闷阴郁的泥沼。
   究其原因,一是少子老龄化日趋严重,不仅带来社会与家庭的结构变化,还对人的观念意识结构调整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二是经济衰退所导致的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和投资环境恶化等后果,直接影响了就业、工薪阶层收入和福利待遇等诸多方面,据说日本有三分之一的年轻人失掉长期就业机会,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三是养老制度,尤其是医疗照护制度和硬件设施建设滞后,也令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超老龄化社会”已近在眼前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老年人晚境困窘、孤立无援还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即独特的社交环境和文化因素,这些竟成为人际交往的准则。比如“受恩不易,还恩更难”的观念根深蒂固,使得日本人在保持彬彬有礼的同时,也谨小慎微,拉开距离,既不愿给亲朋好友或邻里乡亲添麻烦,也不愿轻易寻求或接受他人援助。
   长此以往,日本社会便形成了“君子之交淡若水”的社交环境。每当入境日本,笔者总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感。事实上,不仅是黎明,昼间夜晚、大街小巷都是如此。安静从社会文明的角度看也许是一种进步,但安静到需要去寻找“勃勃生机”的程度就耐人寻味了。一项针对年轻人意识的官方调查显出来的前景很可怕,54.9%的被调查者有“孤独感”,而有77.9%的年轻人竟然充满了“郁闷感”。年轻人尚且如此,更何况迟暮之年的老人了。
   目前,日本面对的问题已不是老龄化那么简单了,而是进入到了“超老龄化社会”阶段: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已经超过四分之一,而这些65岁老人中又有四分之一在调查中明确回答是“无依无靠”。
   为缓解“孤独死”及老龄化犯罪问题,日本政府从“少子化”入手,在生育、医疗、入托、教育等方面都给予相关家庭财政补贴,试图希望通过增加人口红利实现“老有所依”,不过,尽管出台了诸多政策,但仍如隔靴搔痒。据日本官方通报,2017年度生死相抵,日本人口继续下跌40余万。
   可以说,日本的终老之痛已成为难解的社会之痛,其他即将或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都须引以为戒。
其他文献
2018年2月28日,陈毅之子陈小鲁用力解大便时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在海南三亚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2岁,一时引起大家对这一心血管急症的关注。  急性心肌梗死是人体心脏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危及生命。  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
“养不教,父之过。”现在时代不同了。父母年纪大了,子女也负有教育父母的义务。话说起来好像有一点刺耳,而事实往往确是这样。   “吃到老,学到老。”前半句人人皆优为之,后半句却不易做到。人到七老八十,面如冻梨,痴呆黄耈,步履维艰,还教他学什么?只合含饴弄孙(如果他被准许做这样的事),或只坐在公园木椅上晒太阳。这时候做子女的就要因材施教,教他的父母不可自暴自弃,应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人生七十
短暂的新年假期已过,新的一年,工作里的那些加班、求安慰、升职加薪、想家的事情和情绪,仍然会不定期袭击我们,而后也哭也笑地过完平凡而又不简单的新一年。这些,古人早已在自己的生活中洞悉了一切。将那些关于工作、自我、人生的幽微婉转的感情,留在长长短短的诗句中,时至今日,隔着长长的时空,与我们在同一个频率共振。      1.加班   还有什么比加班更酸爽的嘛?别再拍凌晨三点的夜并一键朋友圈了,看看
提起沙尘暴,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这是个让人深恶痛绝的名字,狂风夹杂着漫天遍野的黄色沙土遮天蔽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无独有偶,在距离我们亿万公里之外的火星上,也在吹着沙尘暴。  沙尘暴的形成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风和沙尘。但火星的大气密度非常小,大约只有地球的1%,这样一点稀薄的空气,也能刮起大风吗?确实如此,不过火星风的形成机制跟地球风大不一样。  在地球上,造成空气流动的原因是地
女硕士爬奔驰车盖哭诉   一组视频在网上热传,一女子盘腿坐在奔驰车引擎盖上,情绪激动地对4S店工作人员大声哭诉其糟心购车的经历。女子自称首付20多万买总价66万的奔驰车,还没有开出4S店,发动机就漏油了,在多次沟通之后,4S店方面仅仅同意更换发动机,不能够换车、退车,一直在被敷衍,所以才有了“大闹4S店”这一出。此事迅速引发网络热议。      责成尽快退车退款!   维权事件在网上发酵之
庄子曰:“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说话要顺其自然,要恰到好处,水深的河寂静,博学的人谦逊。   如果说能言善辩是一种机敏,那么懂得沉默则是一种更具睿智的成熟。      1/一个人的成熟,从沉默开始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庄子·达生》中“呆若木鸡”的故事:   周宣王很喜欢斗鸡,听说有一个叫纪渻子的斗鸡高手,就请他来给自己训练斗鸡。   十天后,周宣王问:“我的斗鸡怎
近年来,与故宫、敦煌博物馆等国潮品牌相联合、捆绑,成为了不少企业借势营销的套路。曾红极一时的森马服饰也紧跟而上,于2020年8月前后推出了与少林功夫系列联名产品,却因此“翻车”,陷入“侵权”风波。   9月1日,少林寺官方机构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少林资管)发布声明称,森马未经授权将“少林功夫”用于服装标签及商品名称,已经构成对少林寺知识产权的侵犯。同时少林资管注意到,近期在商业
链家的老大左晖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为中介行业叫屈,说:中国的中介费普遍费率大概在2.5%左右,在全世界看来,也不算高。美国是6%,日本是6%,台湾是5%,南非是8%,香港虽然是2%,但是还有1%的预支的费用。  言下之意,目前国内房产中介的中介费太低了。  数字是没错,但是就像比较同类型商品,你只比较价格,却不提质量、做工,就一点意义都没有。就拿左晖举例的美国来说,美国确实是6个点的中介费,但这6个
代孕,一直以来饱受争议。它是指女性接受他人委托,用人工生育方式为委托方生育孩子的行为,俗称“借腹生子”。   在为诸多不孕不育家庭圆梦的同时,代孕也打破了傳统的生育观念和生育秩序,带来一系列法律、道德、伦理等社会问题。   早在2001年,原卫生部发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辅助生殖办法》)和《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精子库办法》),严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实施任何形式的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条热搜新闻:有位89岁高龄的越南老太太,与前夫诉讼离婚,已经三年了。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老太太终于道出了高龄离婚的真相:她曾经是一名银行职员,30岁那年嫁给了自己的同事。丈夫是个十足的大男子主义,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妻子必须承担全部家务。他不注重妻子的感受,也从来不去帮妻子的忙。即使是妻子卧病在床,身为丈夫的他也没有送去丝毫关心,不光不分担家务,更是对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