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超重和肥胖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zh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肥胖直肠癌患者的腹腔镜盆腔手术操作中,常因腹腔大量脂肪堆积,影响手术视野暴露,技术难度较大。相比之下,机器人手术具备更加微创、精准、灵活的优势。本研究比较机器人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超重和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器人或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73例体质指数≥25 kg/m2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90例行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机器人手术组),83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短期情况和随访情况。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

结果

173例患者中男性103例,女性70例,中位年龄62(29~8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腹腔镜手术组相比,机器人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73.0±46.8)ml比(120.9±59.9)ml,t=-5.881,P<0.001],术后住院费用高于腹腔镜手术组[(6.1±1.5)万元比(5.2±1.3)万元,t=3.468,P=0.026];机器人手术组中转开腹率为1.1%(1/90),低于腹腔镜手术组6.0%(5/8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例数、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手术组中5例(6.0%)术后出现排尿功能障碍,而机器人手术组无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173例患者术后中位随访36(8~59)个月,机器人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9.8%和8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5);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5.6%和8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8)。

结论

机器人根治性手术治疗超重和肥胖直肠癌患者安全可行,与腹腔镜手术相比,术野暴露更清晰,术中出血更少,可改善神经保护,在盆腔狭小的空间操作具有一定的优势,且远期疗效相当。

其他文献
肛瘘是结直肠肛门外科专业领域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为肛门直肠周围间隙脓肿破溃或引流后形成。由于其病理变化的复杂多样性,部分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不乐观,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脑肿瘤术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脑肿瘤术后偏瘫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运动康复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护理的临床效果与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这一期间内,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