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煤矿业的不断发展,机电设备的管理在煤矿生产中的地位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煤矿的机电事故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机电事故不但会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的损坏,还会极大地限制煤矿业的生产及发展,因此,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对于煤矿业持续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煤矿机电事故的特点和原因,进而提机电事故的预防策略。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对策
1.煤矿机电事故的特点
1.1随机性及多发性
机电事故在煤矿业的生产中的发生率很高,而且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大,因此其管理的难度往往就会比较大,虽然机电事故在煤矿生产中经常发生,且很多人认为这是难免的,也就是说该类事故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1.2人为原因居多
据不完全统计,人为原因造成煤矿机电事故的比例占机电事故原因的百分之八十多,人为原因主要是指对设备故障不及时维修、对工作疏忽大意。但是,如果工人能够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要求操作,这类事故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1.3同类事故会反复发作
这说明机电事故发生较为零散、涉及的面广,但同时也表明它有特点及规律可循,是可以预防的。
1.4渐进性
当前,煤矿的机电事故已经越来越收到人们的关注,其发生率有递增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使机电设备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煤矿的生产。
2.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原因
2.1机电设备的使用方法不当,更新、改造的速度较慢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以及部分煤矿看重产出却轻视投入的现象,导致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投入不够,很多资金都不能够到位,使得煤矿机电设备的改造明显滞后。而且,随着近年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断地提高,这些问题也愈发突出。例如,很多煤矿的井下老化严重的设备仍在运行,没有及时地更换;还有一些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仍未淘汰,还在使用;一些煤矿的开采、挖掘设备严重老化,设备的机械化较低、安全性差;对于供电设备的保护度不够;缺乏安全监测系统等等问题,这不但会严重地制约煤矿的生产效率,还会导致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
2.2机电设备的检修不及时、不到位
当前正规的煤矿大多都采用了采煤机、掘进机等一些先进的采掘设备,由机械化逐步地迈向自动化,但是,长时间的运行以及运行中操作的失误都会损坏这些设备。因此,对设备的检修一定要认真、全面。然而,由于煤矿的员工素质不高、设备陈旧、维护的工作量大,所以对于设备只是坏了才去修,设备的年检、月检却很难进行。
2.3机电专业的人才缺乏,在岗的人员素质低下
有些煤矿企业成立了很多安全教育的培训机构,培训搞的不少,经费也花的不少,但是收效却较差。煤矿的工作危险、很脏、很累,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加入到这个行业中,专业的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就比较缺乏。而且,现在的煤矿行业的职工队伍里的人员很不稳定,造成设备的操作和检修水平无法及时得到提高。可以说,正是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于机电设备的操作和维修的认知不够,才导致可事故的频频发生。
2.4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还比较低下
煤矿企业的生产任务一般都比较紧,有些领导就盲目地追求眼前的产量,其管理的理念比较低下,还没有树立当今机电设备管理的新理念。正是因为管理的理念较为滞后,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到位,最终造成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3.煤矿机电事故的预防策略
3.1不断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思想教育
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加强、引导及教育其职工,使他们明白事故的巨大危害性,并消除他们对事故的侥幸心理,增强其安全意识。同时,可以运用曾经发生过的典型事故对他们做思想上的教育。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是建立起典型事故教育的专门展室,并定期地让职工进去参观,这样就可以用生动的典型案例更形象地让职工明确安全的重要性。其次,是用典型的说教方法,通过教育职工们指导违规作业的重大危害来强化他们对安全的防范意识。最后,是定期地邀请典型事故的相关家属们给职工做安全报告,引起职工重视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及时地掌握和了解职工的思想及生理状况,做好防范准备,以避免由于不安全的心理因素所引发的突发性机电设备事故。
3.2加强机电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2.1在安装设备时,必须要按照说明书所规定的程序、方法及要求来进行,安装过程中的数据都应该做详细的记录,在安装完毕后还必须要严格地验收,只有验收合格才可以交付使用。
3.2.2对于机电设备的维修人员来说,一定要有强烈地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要勤快,也就是要勤观察、勤检查、勤修理,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地解决。
3.3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确保机电设备的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是在安全生产中以预防为主的重要体现,也是预防机电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还是安全生产的最终目标和境界。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保证机电设备本身的安全性,以提前预防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
3.4正确、安全地使用煤矿机电设备
煤矿的井下机电设备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强度、严格地防爆技术以及防触电的要求。由于设备漏电事故的存在会使得雷管的提前引爆,而漏电及短路的故障又很容易造成瓦斯或煤尘的爆炸。因此,正确地选择、安装、使用煤矿机电设备及其供电的线路,并且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是极为重要的。
3.5认真地落实行业的规章制度,加大检查和惩处的力度
行业的规章制度是规范职工行为、进行机电活动的重要准则,这可以保证做机电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要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然而,当前的规章制度却往往执行不严,这是一个突出问题。企业必须要加强设备的安全检查力度,强化设备检查和监督的制约机制,严格地考核,并及时兑现奖罚,以促进规章制度的认真落实。
4.结语
煤矿产业是我国工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了大量能源动力,对于维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以及社会的繁荣和稳定都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机电事故的频发极大地影响了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营,不利于其生产经营,所以,煤矿企业要特别重视其机电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修,以加强安全工作的力度,尽量地减少、避免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从而为工业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平,陈健永.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M].煤矿开采.2006(4).
[2]辛嵩.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知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3]艾井石.煤礦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斛技信息[J].2008(2).
[4]李甲,陈健永.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J].煤矿歼采.2006(2).
[5]王建明.如何减少煤矿生产中机电事故的发生[J].2003.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对策
1.煤矿机电事故的特点
1.1随机性及多发性
机电事故在煤矿业的生产中的发生率很高,而且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大,因此其管理的难度往往就会比较大,虽然机电事故在煤矿生产中经常发生,且很多人认为这是难免的,也就是说该类事故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1.2人为原因居多
据不完全统计,人为原因造成煤矿机电事故的比例占机电事故原因的百分之八十多,人为原因主要是指对设备故障不及时维修、对工作疏忽大意。但是,如果工人能够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要求操作,这类事故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1.3同类事故会反复发作
这说明机电事故发生较为零散、涉及的面广,但同时也表明它有特点及规律可循,是可以预防的。
1.4渐进性
当前,煤矿的机电事故已经越来越收到人们的关注,其发生率有递增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使机电设备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煤矿的生产。
2.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原因
2.1机电设备的使用方法不当,更新、改造的速度较慢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以及部分煤矿看重产出却轻视投入的现象,导致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投入不够,很多资金都不能够到位,使得煤矿机电设备的改造明显滞后。而且,随着近年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断地提高,这些问题也愈发突出。例如,很多煤矿的井下老化严重的设备仍在运行,没有及时地更换;还有一些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仍未淘汰,还在使用;一些煤矿的开采、挖掘设备严重老化,设备的机械化较低、安全性差;对于供电设备的保护度不够;缺乏安全监测系统等等问题,这不但会严重地制约煤矿的生产效率,还会导致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
2.2机电设备的检修不及时、不到位
当前正规的煤矿大多都采用了采煤机、掘进机等一些先进的采掘设备,由机械化逐步地迈向自动化,但是,长时间的运行以及运行中操作的失误都会损坏这些设备。因此,对设备的检修一定要认真、全面。然而,由于煤矿的员工素质不高、设备陈旧、维护的工作量大,所以对于设备只是坏了才去修,设备的年检、月检却很难进行。
2.3机电专业的人才缺乏,在岗的人员素质低下
有些煤矿企业成立了很多安全教育的培训机构,培训搞的不少,经费也花的不少,但是收效却较差。煤矿的工作危险、很脏、很累,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加入到这个行业中,专业的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就比较缺乏。而且,现在的煤矿行业的职工队伍里的人员很不稳定,造成设备的操作和检修水平无法及时得到提高。可以说,正是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于机电设备的操作和维修的认知不够,才导致可事故的频频发生。
2.4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还比较低下
煤矿企业的生产任务一般都比较紧,有些领导就盲目地追求眼前的产量,其管理的理念比较低下,还没有树立当今机电设备管理的新理念。正是因为管理的理念较为滞后,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到位,最终造成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3.煤矿机电事故的预防策略
3.1不断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思想教育
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加强、引导及教育其职工,使他们明白事故的巨大危害性,并消除他们对事故的侥幸心理,增强其安全意识。同时,可以运用曾经发生过的典型事故对他们做思想上的教育。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是建立起典型事故教育的专门展室,并定期地让职工进去参观,这样就可以用生动的典型案例更形象地让职工明确安全的重要性。其次,是用典型的说教方法,通过教育职工们指导违规作业的重大危害来强化他们对安全的防范意识。最后,是定期地邀请典型事故的相关家属们给职工做安全报告,引起职工重视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及时地掌握和了解职工的思想及生理状况,做好防范准备,以避免由于不安全的心理因素所引发的突发性机电设备事故。
3.2加强机电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2.1在安装设备时,必须要按照说明书所规定的程序、方法及要求来进行,安装过程中的数据都应该做详细的记录,在安装完毕后还必须要严格地验收,只有验收合格才可以交付使用。
3.2.2对于机电设备的维修人员来说,一定要有强烈地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要勤快,也就是要勤观察、勤检查、勤修理,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地解决。
3.3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确保机电设备的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是在安全生产中以预防为主的重要体现,也是预防机电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还是安全生产的最终目标和境界。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保证机电设备本身的安全性,以提前预防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
3.4正确、安全地使用煤矿机电设备
煤矿的井下机电设备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强度、严格地防爆技术以及防触电的要求。由于设备漏电事故的存在会使得雷管的提前引爆,而漏电及短路的故障又很容易造成瓦斯或煤尘的爆炸。因此,正确地选择、安装、使用煤矿机电设备及其供电的线路,并且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是极为重要的。
3.5认真地落实行业的规章制度,加大检查和惩处的力度
行业的规章制度是规范职工行为、进行机电活动的重要准则,这可以保证做机电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要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然而,当前的规章制度却往往执行不严,这是一个突出问题。企业必须要加强设备的安全检查力度,强化设备检查和监督的制约机制,严格地考核,并及时兑现奖罚,以促进规章制度的认真落实。
4.结语
煤矿产业是我国工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了大量能源动力,对于维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以及社会的繁荣和稳定都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机电事故的频发极大地影响了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营,不利于其生产经营,所以,煤矿企业要特别重视其机电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修,以加强安全工作的力度,尽量地减少、避免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从而为工业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平,陈健永.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M].煤矿开采.2006(4).
[2]辛嵩.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知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3]艾井石.煤礦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斛技信息[J].2008(2).
[4]李甲,陈健永.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J].煤矿歼采.2006(2).
[5]王建明.如何减少煤矿生产中机电事故的发生[J].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