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导入式教学法在羽毛球抽杀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n_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点、线、面”导入式教学含义
  “点、线、面”导入式教学法,是指在羽毛球抽杀技术教学实践中,依据羽毛球比赛的规律及抽杀技术动作特点和规则来确定场地的练习,点、线、面相连,线线相牵的步步渗透教学方法。“点”是指按照羽毛球教学中的场地为中心而确定固定点位。“线”是指在羽毛球教学场地中以场地固定点位之间连接的线路,其中包括大斜线、小斜线、球飞行的轨迹和线路等。“面”是指在羽毛球场地中固定点位和飞行线路的总和。点点相连、线线相连、面面相加构成整个综合系统的、科学的场地训练的框架模式。
  1.教学原则
  对初学者来说,我们在羽毛球教学中应当遵循教学规律与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渗透导入,使初学者更容易掌握。在划分区域和练习点时,根据场地规则限制,将场地划分成前、中、后、左、中、右区九个练习点。
  练习点的选择主要依据比赛中羽毛球飞行的基本轨迹和规律划分设计。根据训练方式的不断变化,加大练习技术动作的难度和强度,提高练习者掌握技术动作的稳定性。羽毛球比赛中,比赛回合较多,攻击速度较快,落点千变万化。“点、线、面”紧密相连复杂多变,精彩纷呈。
  2.区域的划分
  我们将羽毛球场地划分为九个区蛇形排列(如图1)。
  3.练习点
  我们设定了九个练习点,在每个点练习抽杀时,将场地划分成三条抽杀线:大斜线、小斜线和直线(如图2)。
  二、教法实施
  教师应对羽毛球场地的划分,包括点、线、面确定的原则和抽杀球的相互关系进行细致说明,并对羽毛球练习中技术动作的特点和要求做出讲解。
  教师对场地划分讲解后,应将羽毛球抽杀技术动作对学生进行动作示范,以便让学生能够对技术动作有更直观和更清晰的认识。
  1.分解练习导入
  练习一:“线”路练习(如图3):在羽毛球场地右区七号点进行三条线抽杀练习,即:直线、大斜线和小斜线。教练员(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程度,及时调整抽杀练习的线路。各条线的练习依次类推。
  练习二:“点”位置练习(如图4):在羽毛球场地中区8号位置上进行抽杀练习。首先,在教师应对授课对象规定抽杀球技术线路与落点。这里主要进行三条线的羽毛球抽杀练习,即:两条大斜线、一条直线。根据授课对象所掌握情况,适时转入另一条线进行练习。
  练习三:“三点合一面”的练习(如图5):在羽毛球场地右区9号点位置进行抽杀技术动作练习。练习方法同上,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实际情况转入下一个练习。
  2.组合练习导入
  在组合练习中,首先由教师选择两个以上的点进行组合练习。每个点位上有三条抽杀球的飞行路线,训练前确定好抽杀路线。根据学生掌握程度转入下一个区域点练习,在该训练阶段的练习中,要求授课对象在各个点位之间进行移动抽杀练习,以便提高学生在快速移动中掌握抽杀技术动作。
  3.综合练习导入
  在该阶段练习时,采用多点、多线的抽杀练习。主要是提高在移动过程中,在不同的区域点上掌握和运用抽杀技术,脚步移动能力,使教学更贴近实战。在综合教学中,学生应该提高他们技术动作的效果与质量,要求他们每次的过网率应高于90%,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保证动作完整性。“点、线、面”的综合教学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记忆技术动作。固定点和固定面让学生在脑海里有了一个固定的体育思维模型和模块,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形成了固定化、模式化的击球减少了失误率,提高了过网率。
  三、教学建议
  对初学者来说,最初练习时首先考虑到个人技术水平和能力等因素,应先选择球场上的4、5、6号点进行,并规定羽毛球的飞行线路。
  在抽杀球时,要强调学生挥拍过程中的鞭打动作,使学生合理运用加速度。
  在练习中,让学生加强对羽毛球飞行轨迹及其规律的认知,提高学生对羽毛球空间感、时间感、速度的认知和变化。
  在不同的羽毛球技术动作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状态适时地转换练习的步骤和方法,逐步导入练习的难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130024)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车削加工现场噪声实测与分析资料,设计出一种新实验系统,再现了加工现场的颤振与噪声,借助该实验系统对刀具——工件系统的动态性能作了分析,研究了颤振与噪声之间的关系,查找出加工系统的噪声源。
本文研究了一种用于超声波钢轨探伤的软件抗干扰算法。该算法中采用了抗干扰矩阵,可快速有效地区分有用信号及干扰信号。
目的:探讨门诊应用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方案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索及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剖宫产手术当中出现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3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所有患者以常规的方式
目的探讨单次股一坐骨神经阻滞神经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治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现报告1例罕见的舌涎腺上皮-肌上皮瘤。1例68岁女性,0.5个月前卡鱼刺发现舌根新生物。电子喉镜检查提示舌根肿瘤。遂行舌骨正中径路行舌根肿瘤切除及临时气管造口瘘。术后病
本文研究了新型胶粘──SBS胶粘剂的组成及制备方法;讨论了各因素对SBS胶粘剂粘接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增粘树脂与SBS的相容性问题,并试验了各种增粘树脂加入份量对胶液性能的影响及其混合使用的效果。实验表明:单一增粘树脂不能满足要求,混合增粘树脂才能达到良好的接性能,并获得了较佳配方。
目的:研究小切口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收治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接受小切口腔
本文研究滚切端铣刀的切削力变化规律。针对滚切端铣刀的加工特点,改变刃倾角、刀片直径及切削用量,分别测量切削力,并给出切削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铣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较大,进给量的影响次之,刀片直径、刃倾角及铣削速度对切削力也有影响。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滚切端铣刀具的应用和推广。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VD3)、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IgA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