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谈到学生的作文批改问题,过去都是要求教师全批全改、精辟细改。其实效到底有多大?实际上精批细改、全批全改固然很重要,但也有许多不利的地方。吕叔缃先生说过:“精批细改完全埋没了学生的主动性,叫做徒劳无功”。的确如此,但从时间上说吧,教师要备课、上课,还要兼顾班级甚至学校的一些工作,若要全批全改、精辟细改,至少也得一周时间,这样学生收到作文本离上次作文时间太长,学生已失去了大半的热情;同时这种改法忽略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写与作的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主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的修改能力。”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批改作文。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批改
一、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欲望
针对有些学生写作文马虎、不打草稿,不修改就急于抄写进作文本子里的坏习惯,我采用讲名言、故事、修改事例等方法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同时,针对每单元的习作训练,把自己所写的范文从初稿到脱稿一张一张地贴出来,让学生阅览,学生看过后明白了一个事实:原来一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层次分明,语句通顺的文章,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出来的。学生受到了启发,修改文章的欲望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二、具体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
1.教师师范,引导路子。让学生修改文章,首先要解决好“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一般要从教师评改入手,教师念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中等生的作文,在课堂上通读几遍后,然后指出这些作文的优缺点,可从审题、结构安排、语句、标点等几方面评析,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这些文章的批改方法去批改自己或别人的文章。这样学生改作文,有法可学。
2.师生齐改,掌握方法。通过老师范改,在学生明确了修改文章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以后,我选择各类型的作文,组织学生分析、讲评,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互相启发,注意找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让大家来评议,提高评改的效果,最终共同把文章修改好。
3.学生互改,吸取优点。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吸取他人习作中的优点,我尝试着让学生互改,让学生当“小老师”。我让学生做到二点:一要细心读作文,批改的字力求工整,切记潦草;二要虚心向他人学习,修改后写出评语。
4.学生自改,形成能力。在学生改文具有一定能力时,我给学生独立改文的机会,每次布置习作时,都要求学生必须打草稿,经过自己第一次修改后认为满意的再撰写在本子上,等作文交上来我通览大部分或全部后,找出一些问题,然后发下去,提出问题,指定学生再进行修改,让学生自己诵读自己的习作,并要求边读边修改。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形成了修改文章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具有独立修改文章的能力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批改中运用书面对话的形式,及时解决问题,激发写作兴趣
近几年来在作文批改中我采用书面交谈的形式,把我的意见和看法在眉批与总评中表达出来,鼓励学生对我的批改评语进行修改、解释、说明、补充,求得相互的理解,我把这种交谈称为书面对话。它的好处是:可以纠正学生在认识事物上的错误,鞭策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向高层次努力,帮助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让有写好作文愿望的学生主动努力,获得成功的快乐。例如,一次一位学生写了以《蜡烛》为题的文章,我看后觉得虽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比前几篇少有进步,这是可喜的现象,于是评语中我写道:“你终于进步了,真不容易呀!祝你继续写出好作文。”他看后写了满满一大页,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敬爱的李老师,我要对您说的话很多,但有一句话我无论如何要讲,您在批改作文上是花了很大功夫的,我在您的培养下,作文分数由原来的50分提高到现在的80分,这全是您的功劳!我曾一度对作文失去信心,现在我看到您对我热切的希望,老师,您等着吧,90分的文章会很快出现在您眼前的。”看,就几句鼓励的话会使学生如此振奋。
四、批改要有重点,切记面面俱到
学生的一篇作文,无论从审题、选材、结构、还是从遣词造句上都难免有不妥当之处,这五花八门的问题,教师要面面俱到批改,往往事半功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一篇文章到底把什么作为重点批阅?这就要师生围绕教学目的进行修改。每次作文都有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批改时要紧紧围绕它进行。这样批改目的明确了,效率就高。例如,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础训练的作文是“写你最心爱的东西,要讲清楚它的特点,还可以写写由这一心爱的东西产生的联想。”在批改时就要按本次作文特定的目的和要求进行修改。如果该生讲清楚了它的特点,也有自己的联想,那么在评语中肯定为一个优点,然后再指出其他最大的毛病。叶老说:“批改不是挑剔,要多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所以我们应坚持批改有侧重,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
以上是我在作文教学批改中的几种做法,还都处于尝试探索阶段,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尝试,效果较好,他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兴趣和水平。
(作者单位:河南省襄城县丁营乡丁营中心小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批改
一、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欲望
针对有些学生写作文马虎、不打草稿,不修改就急于抄写进作文本子里的坏习惯,我采用讲名言、故事、修改事例等方法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同时,针对每单元的习作训练,把自己所写的范文从初稿到脱稿一张一张地贴出来,让学生阅览,学生看过后明白了一个事实:原来一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层次分明,语句通顺的文章,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出来的。学生受到了启发,修改文章的欲望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二、具体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
1.教师师范,引导路子。让学生修改文章,首先要解决好“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一般要从教师评改入手,教师念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中等生的作文,在课堂上通读几遍后,然后指出这些作文的优缺点,可从审题、结构安排、语句、标点等几方面评析,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这些文章的批改方法去批改自己或别人的文章。这样学生改作文,有法可学。
2.师生齐改,掌握方法。通过老师范改,在学生明确了修改文章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以后,我选择各类型的作文,组织学生分析、讲评,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互相启发,注意找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让大家来评议,提高评改的效果,最终共同把文章修改好。
3.学生互改,吸取优点。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吸取他人习作中的优点,我尝试着让学生互改,让学生当“小老师”。我让学生做到二点:一要细心读作文,批改的字力求工整,切记潦草;二要虚心向他人学习,修改后写出评语。
4.学生自改,形成能力。在学生改文具有一定能力时,我给学生独立改文的机会,每次布置习作时,都要求学生必须打草稿,经过自己第一次修改后认为满意的再撰写在本子上,等作文交上来我通览大部分或全部后,找出一些问题,然后发下去,提出问题,指定学生再进行修改,让学生自己诵读自己的习作,并要求边读边修改。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形成了修改文章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具有独立修改文章的能力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批改中运用书面对话的形式,及时解决问题,激发写作兴趣
近几年来在作文批改中我采用书面交谈的形式,把我的意见和看法在眉批与总评中表达出来,鼓励学生对我的批改评语进行修改、解释、说明、补充,求得相互的理解,我把这种交谈称为书面对话。它的好处是:可以纠正学生在认识事物上的错误,鞭策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向高层次努力,帮助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让有写好作文愿望的学生主动努力,获得成功的快乐。例如,一次一位学生写了以《蜡烛》为题的文章,我看后觉得虽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比前几篇少有进步,这是可喜的现象,于是评语中我写道:“你终于进步了,真不容易呀!祝你继续写出好作文。”他看后写了满满一大页,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敬爱的李老师,我要对您说的话很多,但有一句话我无论如何要讲,您在批改作文上是花了很大功夫的,我在您的培养下,作文分数由原来的50分提高到现在的80分,这全是您的功劳!我曾一度对作文失去信心,现在我看到您对我热切的希望,老师,您等着吧,90分的文章会很快出现在您眼前的。”看,就几句鼓励的话会使学生如此振奋。
四、批改要有重点,切记面面俱到
学生的一篇作文,无论从审题、选材、结构、还是从遣词造句上都难免有不妥当之处,这五花八门的问题,教师要面面俱到批改,往往事半功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一篇文章到底把什么作为重点批阅?这就要师生围绕教学目的进行修改。每次作文都有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批改时要紧紧围绕它进行。这样批改目的明确了,效率就高。例如,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础训练的作文是“写你最心爱的东西,要讲清楚它的特点,还可以写写由这一心爱的东西产生的联想。”在批改时就要按本次作文特定的目的和要求进行修改。如果该生讲清楚了它的特点,也有自己的联想,那么在评语中肯定为一个优点,然后再指出其他最大的毛病。叶老说:“批改不是挑剔,要多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所以我们应坚持批改有侧重,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
以上是我在作文教学批改中的几种做法,还都处于尝试探索阶段,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尝试,效果较好,他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兴趣和水平。
(作者单位:河南省襄城县丁营乡丁营中心小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