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林外史》中的科举迷信看仕人科举观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0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儒林外史》中的科举迷信看仕人科举观



【摘要】 《儒林外史》作为清代讽刺小说的扛鼎之作,文中出现了大量有关于科举仕人迷信活动的现象,吴敬梓对于这种现象采用了正反对比、人物态度变化对比、人物结局对比等不同叙事策略,均旨在揭露封建科举制度下科举仕人沉溺迷信的腐朽思想。在科举舞弊频发,取仕偶然性较大的情况下,科举仕人迷信梦兆占卜,丧失了作為知识分子的人格良知。

其他文献
亲子线上共战“疫”,思维课堂显魅力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学《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为例
期刊
《我的叔叔于勒》叙事学解读 【摘要】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经典小说,教材中的选文与原文相比被删去了开头、中间对于生活的细节描写和结尾三个部分。原文的叙述方式十分特别,在故事套故事的叙述结构下,有着内外两个叙述者,三个不同的叙述视角,
期刊
《刘生觅莲记》的创作模式简析 【摘要】 《刘生觅莲记》是明代中篇传奇的典范作品,作为文言传奇,《刘生觅莲记》没有走向低俗,而是通过传统的人物情节设置、优美的环境描写和适当的诗词羼入,以及“发乎情止乎礼”的情礼融合,为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打开了新的局
期刊
从中西方思想冲突角度简析《伤逝》 【摘要】 《伤逝》是一部以爱情为题材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短篇小说,是一部真正深刻地反映中西方文化思想碰撞及冲突的小说。针对《伤逝》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的思想冲突中问题,该文从从中西方文化思想冲突角度出发,从爱
期刊
《西厢记》老夫人形象分析 【摘要】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凭借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反封建的进步思想,拥有大批读者,也吸引着古往今来众多专家学者们的目光。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成功塑造了张生、崔莺莺、老夫人等角色,
期刊
浅谈《俄狄浦斯的故事》中 以“神谕” 为指引的戏剧性叙事 【摘要】 希腊神话是指一切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与中国神话不同的是,希腊神话中的神具有人性。众神因人性而产生的对人的命运的指示就成了所谓的“神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期刊
作为戏剧性小说的《故乡》之诗化叙事研究 【摘要】 词语、节奏和意象是构成诗歌的三种特征,鲁迅的小说以其特有的丰富性,一直以来被誉为诗化小说的典范,对其进行叙事研究得出,鲁迅《故乡》可以被定义为戏剧性小说。即,从情节中时感的紧迫及其内部的情感体悟可
期刊
从《无字》探寻张洁的理想情感 【摘要】 张洁的作品《无字》是具有浓郁情感的作品,这与张洁自身的经历密不可分。《无字》可谓是一部记录了张洁一生成长过程的自传体小说,将张洁的真实生活经历和小说故事情节进行观照,可以更深一步地认识张洁的真实生活经历以及
期刊
简论《老子》的诗学思想 【摘要】 《老子》的思想对中国的文学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尝试从三个方面总结了《老子》其中的一些诗学思想:其一为“愚顽拙讷,纯任自然”;其二为“虚空渊湛,恬静开阔”;其三为“慎重敦厚,谦直涵容”。【关键词】 《老子》;诗
期刊
《论语·述而篇》 “老彭” 浅探 【摘要】 《论语·述而篇》中“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一句,因承载着孔子可贵的治学观念而为人津津乐道,广为传诵。关于其中“老彭”一词,历代解经家也众说纷纭,涌现出“彭祖”说、“老子”说、“二人”说以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