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老板有点儿傻

来源 :商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ing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可以欺骗所有人于一时也可以欺骗部分人于一世,但不能欺骗所有人于一世。”
  笔者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以来,期间在许多老板手下做过事,通过归纳分析,却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那些成功的老板似乎都有点傻,而那些似乎不太成功的老板好像都很精明。
  但傻和精明的老板的结局却不一样,那些傻的老板周边高人如云,很多员工乐意跟随,事业蒸蒸日上;而那些精明的老板却天天为身边没有人才可用而烦恼,事业举步维艰。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傻老板和精明老板在对待不同事情上是如何做的。
  在对待员工离职的薪资上。各个企业都会存在员工辞职等现象,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企业来讲同样如此。但是傻老板和精明老板在这一点上做法却差异甚大。
  傻老板在接到员工的辞职等情况时,会按照公司的薪资标准全额发放薪资或在公司员工发薪的时候全额发放;而精明的老板在得知员工辞职时,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各种理由进行薪资克扣或者故意进行一再拖延让离职员工最后不再追要或者挤牙膏式发放,最后的一点薪资最终就不了了之。
  笔者曾关注过一些从企业离职以后最后又回到企业的入职的职场人士,发现这些员工重回这些企业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跟着这样的老板和企业放心;但是在精明的老板企业里,员工离职后重新回去的则很少。
  在对待离职员工的评价上。这里所指的员工一般是指曾在企业担任高管或中层的核心员工。员工离职后,傻老板对这些离职员工在公开场合要么不评价,要么就给他们正面的评价,并会和他们保持联系;而精明老板在这些员工离职后,在公开场合则大加批判,恨不得这些员工连工作也找不到,甚至会在内部员工会上放狠话“凡是我不用的人,我就让他臭名远扬,让他找不到工作,在社会上无法立足。”以此来警戒那些想离职的人,结果是这些离职员工和他几乎就成了仇人。
  在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员工上。俗话说老板也是人,既然是人都避免不了有自己的亲人朋友,而且还会有自己的亲人朋友进入企业成为员工。在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员工上,傻老板会根据这些亲人朋友的能力和素质安排相应的工作,在工作时这些亲人朋友员工就和其他员工一样同工同酬,不享有其他特权;而精明的老板却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亲人朋友安排在核心岗位上,用以监督“外来”员工,甚至充当间谍。
  曾有一家很成功的企业董事长,他的父亲是公司门口的门卫,他的亲妹妹是该企业一家直销店的普通店员,而他的亲弟弟只是公司一名普通的司机,后来他的弟弟通过努力成为公司的销售代表,再经过正常的晋升程序成为销售主管、销售经理,而他的弟弟的晋升完全是和其他员工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竞争。但是该董事长如果有空就会晚上回家陪父亲吃饭,用自己的钱给妹妹和弟弟买了房子。现在该企业人才济济,企业运转非常良好。
  也曾有一家企业的董事长,企业在一定时期运作非常好,但是很快,他的亲人都被他安排到企业的财务总监等企业核心中高层岗位上,其中许多人的能力和素质都达不到岗位要求,用他的话就是自己企业做好了,赚到钱了就应该让自己的亲人来分享成果,而且亲人用着放心。结果许多有能力的员工不断受到打击和排斥而不得不离开公司,企业的境况便每况愈下。
  在对待人才上。傻老板在引进人才和运用人才时,前期会加强沟通,通过各方面对人才进行评估,而一旦认准了人才,就会大胆启用,自己变成“傻子”,这时再有哪些越级到老板那里告状或越级汇报的员工,除了原则性问题和战略性问题,老板一般会装聋作哑,让这些员工去找他的上级汇报和沟通,而傻老板就不再直接做决定。而精明老板可能前期会对下属大谈特谈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话题,但是却始终会用人监控他们的一举一动,遇到告状或越级汇报的员工,不和下属沟通而直接做决定,甚至直接推翻下属所做的决定,以体现自己真正在控制企业。
  傻老板在用人时会看人的优点和长处,并给这些优点和长处提供展现的平台,而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缺点则视而不见。而精明老板却会放大人才身上的缺点和毛病,通过这些缺点和毛病打击人才或想法压低拖欠人才的薪资待遇。
  傻老板在对待人才上,轻承诺,重兑现;而精明老板在对待人才上,重承诺,轻兑现。
  傻老板在引进人才时,会把企业的客观情况如实告知,在薪资待遇问题上会客观确定标准,但是只要人才达到了公司的要求,则如实兑现。精明老板在引进人才时,会把企业的情况讲的天花乱坠,在薪资待遇上敢于信口开河,但是等到兑现时,则会找各种理由给予拖欠,甚至提前解除合同,让人才该得的比如合同约定的奖金等打水漂。
  美国前总统林肯曾有一句名言:“你可以欺骗所有人于一时也可以欺骗部分人于一世,但不能欺骗所有人于一世。”今天看来这句话依然振聋发聩。在这个人才大流动和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傻老板似乎在暂时失去一些东西,却赢得了现在和未来,而精明的老板们似乎占到了一时的便宜,但却以牺牲未来作为代价。
  傻,是一种智慧。
其他文献
调查显示英国仅一成年轻人愿选择农业作为职业  英国政府3月7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英国年轻人对农业“没兴趣”。农业部门官员呼吁改变人们对现代农业不够了解的现状,吸引更多高素质年轻人才从事农业生产。  “黑莓”是什么?八成多16岁至24岁英国青年的答案是“一种手机”,而不是水果。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当天公布尤戈夫调查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时说,超过半数的英国人在过去10年中没有去过农场
期刊
对未来的投资不能手软,不敢用钱是我们缺少领袖,缺少将军,缺少对未来的战略。  我们今天的创造发明,不是以自力更生为基础的,我们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向全世界开放,而且通过互联网获得巨大的能力,华为也获得巨大的基础。  所以说,我们要跳出狭隘的圈子看到未来的结果。我们今天是有能力,但不要把自己的能力设计得完全脱离我们实际。我们若要完全背负起人类的包袱,背负起社会的包袱,背负起中国民族振兴的包袱,就背得太
期刊
对方越小心,郭金义越放心:人家这么谨慎,肯定是为了保证正常交易,这说明人家是真实的、有实力的。  做了几年废品收购的买卖,郭金义的收购站从1家发展到了5家。他成了地地道道的破烂王,是同行里响当当的人物。  这天一早,郭金义的电话响了。打电话的人自称是拆迁公司的老板,名叫孙中伟。在电话里,孙中伟说自己有不少废铁打算出售,正在寻找合适的收购站。买卖上门了,本来还睡眼惺忪的郭金义一下来了精神。对拆迁公司
期刊
这双眼睛,是一个还不满16岁的女孩的眼睛。她的名字叫阿V,因为,她正从事着人类最原始的工作,而且,还是在她男朋友的同意和支持下的。  每个人都无法了解整个社会。  然而,推开一扇幽暗的窗子,却可以窥视到经济繁荣背景下的社会的另一面。  或许,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做这做那赚钱,都只是活着而已。
期刊
“我们是狮子,难道还要怕一条狗吗?”“如果我们打败一条狗,對我们有什么意义吗?”  尖锐化营销是一种非常适合于一些中小企业的营销模式。相對而言,中小企业实力不是很强,可利用资源有限,找不到市场切入的合理方式和捷径往往很难生存,在此种情况下,通过尖锐化营销的方式,巧妙地切入市场,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目的。  这不是由企业意愿和喜好决定的,而是由企业实力决定的。诚如一个力大无比的武林高手,你可以使用流星
期刊
能看到今天的太阳,不一定就能看到明早的日出。史玉柱当年是怎么垮下的,就是因为现金流出现了问题。  有一个现象,很多小企业有100块钱会做200块钱的生意,反之,一些大公司有200块钱只做100元的生意。這其实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主要是在于企业对于风险的认知上。为什么会有這样的区别呢?难道小企业不知道风险的可怕?当然不是。是市场环境促使這两者做出的自然选择。小企业的风险可直接导致“生存”,大企业可能只
期刊
在烂泥地里栽种1000亩速生竹柳,六年后将为社会创造财富1个亿,这在林业界应当算是一个奇迹!  去年这里还是无人问津的烂泥地,今年转眼就成了一座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海洋!4000亩高峰竹柳种苗现已在这些烂泥地扎根生长。每一个到过湖北江夏区河脑镇高峰竹柳种苗繁育基地的人都会由衷地叹服高峰竹柳惊人的抗逆性。  高峰竹柳(是原美国竹柳的更新替代林木品种),是由北京高峰竹柳研究院的林业界的专家学者经过长达三
期刊
1、夫妻谈话录音能不能作为离婚的证据?  问:我和丈夫婚后感情一般,而且因为工作原因长期分居两地。去年5月我到法院起诉离婚,他坚决不同意。在法庭上由于我拿不出感情破裂的证据,法院最终判决不准我们离婚。之后,我曾多次与他电话商谈离婚,他也承认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什么感情,也同意离婚,但让我等他一段时间。无奈之中,我录下了和他的谈话,准备以此为证据再次起诉。请问谈话录音能否作为感情破裂的证据?  答:《最
期刊
编者按:本文整理自一网友2012年的热帖,作者小张为一家江阴企业老板的儿子。本文虽是个案,却折射出当下中小民营企业的艰难处境。融资难、高通胀压力、招工难以及政府关系维护、开支等诸多困难,让中国的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大步发展的进程中自动出局,死亡。尽管,这些民企曾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带头试验作用,但自生自灭,从来都是民企的“宿命”。  父亲给我看过一张花费表,2008年一年
期刊
马云突然请辞,这也绝不是一个扬言要做“102年企业”的理想主义者的心血来潮,更不会是心生倦意的文艺撒娇。  2013年3月11日,阿里集团宣布任命陆兆禧担任集团CEO,全面负责除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以外的所有业务,并于5月10日淘宝十周年之日完成所有工作的交接。  马云辞去CEO不代表退休,而是换一种方式管理公司,这种方式更适合走向未来的阿里巴巴。马云也说自己“绝无偷懒之想法”。  马云强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