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的日子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bo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有谁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音乐,那么几乎会有一半的人会有神经病。是不是这样,没有人考证。但我们实在不能低估音乐在我们生活里的重要性。对于我,电影,也是这样。
   小时候,家在农村,不是每家都有电视。记得要看一个风靡的电视剧,要跑到有电视的人家里去看。要看上一回电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除非哪家有什么喜事,大宴亲朋,要么就是偶尔上街去看一场,而且还有票价的忧虑。当哪家要放电影的时候,我们就高兴的很。晚上,与许多想去看电影的人们一起,打着火把,走好远的山路去看。《孟姜女哭长城》、《方世玉》、《精武门》、《妈妈再爱我一次》……好多的老电影就是在那样的年代留在了记忆里。现在回想起来,要去看电影时的兴奋,密密麻麻的人群挤在院落里看着一张白银幕的专注神情,满天繁星,乘着夜色走在归途的随意谈论,一辈子都忘不了。那种感觉,就像黑白的老照片,虽然看上去颜色逐渐斑驳,但那弥漫着的浓情,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永远都停留在记忆的最深处。
   慢慢的长大,对电影的距离就越来越近了。城市里影院林立,新影片的上映应接不暇,精美的宣传海报,诱惑着我们一次次的走进影院。我很喜欢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感觉。温婉凄美的爱情,轰轰烈烈的战斗,强烈的音响震撼,足可以颤动心灵。《诺丁山》、《珍珠港》、《盗墓迷城》、《丛林奇兵》……每个唯美的元素都可以构成我回味的空间。同时,我还喜欢留意一些电影杂志,了解最新的电影动态。这些,可以使选择电影时更加得心应手。
  自从有了电脑,看电影,几乎就是随意而为的事了。与朋友们谈起老电影的时候,才发现还有许多经典的电影,都没有看过。当别人谈及的时候,我对那些情节很陌生。这对一个喜欢电影的人来说,是不是一种缺陷呢?于是,我经常光顾碟店,大把大把的找曾经的经典电影。周润发、林青霞、张曼玉、徐克、王家卫,他们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慢慢地丰满起来。有些同学们取笑我很怀旧,可是一看到那些唯美的情节时,他们也不由得围坐在我周围,一起观看。记得有一回我租了个老片《蝴蝶流星剑》,后来又弄了个《英雄本色3》,过了一段时间,无意中在凤凰电影台居然看到也在放映这两部片子。哈,真是奇了!原来,与我一样怀旧的人居然不少。窃喜的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是经典的,永远不会被时代忘记。我不排斥现在许多新鲜出炉的应情应景的电影,它们或给我们充满压力的生活带来轻松的享受,或反映时代的某一个侧面。但是相对之下,我还是比较喜欢老一点的电影。那是一个可以被称为经典时代的年代。能让我们感动的,纪念的,还是那些曾经的系列。就像我们谈及《射雕英雄传》的时候,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经典的,只有一个,不能被模仿,更不能被代替。
  周末的晚上,要么邀几个朋友去电影院看看喜欢看的电影,要么租回自己心仪已久的片子,看着自己喜欢的明星尽情地挥洒魅力,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小小一方屏幕,浮华,沉重,嬉笑怒骂,尽显千姿百态,或捧腹大笑,或思索回味,看透人世万般风情。其实,电影就是一个窗口,外面的一切风景,可以“卧地日行三千里”。
   以后的日子里,与电影一路同行。
  
  看电影的日子
  
  小时候,如果说逢年过节是小孩子的一大乐事,那么,看一场村里包演的电影就是快事了。80年代的小农村,电视尚未被普及,每到农民冬闲之时,村里就会集资包场电影,以供娱乐。夜晚来临,乡亲们早早地等候在露天场地上,裹着厚厚的大棉袄,戴着毛皮帽子,他们不在乎北风如何嚣张,空气如何的冷酷。放映的影片,不外乎惩奸除恶、保家卫国之类的,至于具体的片名、内容,已经记不得了,印象中只有村民们受情节感染,不时地拍手称快,不时地表现出愤怒,甚至会为悲怜之人落泪,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则穿梭于人群中,游走于各商贩间,因为我们好吃啊,酸甜的冰糖葫芦,松脆的糖瓜是我们的最爱。结果往往是辛苦攒起的零花钱,在影片结束后,已经所剩无几。于是,我们只能带着少许心疼,多许畅快,夹杂在嘈杂地人流中,回家会周公。
  而后,我进入县高中读书,每月学校都会包场电影,让同学们去看。片子都是以教育为主,学校嘛,岂能让我们看武侠,享受肥皂剧?又可以看到电影了,这对于我这个穷学生来说再好不过了。吃过晚饭,几位要好的同学手牵着手,走在通往电影院的路上,看行行色色的事物,看夕阳余晖笼罩大地。那时,脱离了紧张的学习,有一种放飞的感觉。可惜,现在那种感觉全然找不到了。
  电影看了一些,收益也有了一点儿。《地道战》、《百团大战》、《抗美援朝》等老片,再现了战争的硝烟迷漫。一把《凤凰琴》吹奏的国歌震撼了我的心灵,为那偏远小山村的老师和学生们的坚强信念而肃然起敬。一个女儿的《花季雨季》,也是我们经过的花季雨季,一位《中国妈妈》温暖了千千万万孩子的心,也让我悟出了“母爱伟大”的真谛。
  如今,看电影已非难事,CD影碟,网站下载,都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随时随地你都可欣赏到佳片新作。也许是我太保守了,溶不进这个圈圈,我依然习惯于出入电影院,习惯坐在那冰冷的排椅上,捧上一袋爆米花,和周星弛一起《大话西游》,和赵薇来场《少林足球》赛。运动之后进入郑秀文的《梦幻厨房》,自然要饱饱口福,横扫《满汉全席》了。偶尔,喜欢安静的我,会在《花好月圆》的良辰美景下,沏上一杯《绿茶》,将思绪带回到过去的那些《幸福时光》里,重温旧梦。
其他文献
语言:英语字幕:中文  导演:密契尔·鲍惠尔  主演:玛洛·希拉 玛瑞斯·戈令 安东·沃尔布鲁克  出品:英国松林影片公司(1948年)  获奖:21届奥斯卡最佳彩色片美术指导、最佳戏剧片电影音乐  产地: 美国  我记得我听说过一个童话,有个女孩得到了一双红舞鞋,那是有魔力的红舞鞋,它不知疲倦,女孩穿着红舞鞋被迫一直舞动着,从晚会到高山到深谷,一直一直地舞动着,无止境地舞动着,时间消逝,爱情
期刊
时下,很多电视台正在热播电视剧《杀青》。该剧描写的是由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引发的恩怨情仇。剧中有大量情节与法律有关。影视剧描写法律题材对宣传法制、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有好处,应该予以肯定。但是,很多涉及法律内容的影视剧都或多或少存在法律漏洞,有的漏洞在法律界人士看来是笑话,有的足以影响人们对剧情的理解,有的甚至引起普通百姓对中国法律的误解。所以,指正、弥补其中的法律问题,无论对正确进行法制宣传,培养人
期刊
政法战线上的真人真事 倾情演绎人民的好法官  《生死界线》以原深圳市人民法院审判员陈麟基的先进事迹为基础创作而成,由著名导演杜云萍执导。  影片是主要围绕人民法官陈麟基同志如何坚持司法的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审理“大华特大走私案”和“孙铁故意杀人案”的故事展开。“大华特大走私案”背景复杂,走私金额巨大,涉及面广。案发后,罪犯不择手段,杀人灭口,面对复杂案情,陈麟基顶住压力恪守原则,终于揭开了案件
期刊
约翰·屈伏塔出生在新泽西州的恩格尔伍德,父亲是一位驰骋在绿茵场地上的足球健将,母亲既当演员,又当表演艺术老师。在母亲的熏陶下,约翰上小学时就开始登台演戏。不久,他又迷上了音乐,便母亲送进纽约一所歌舞学校。在那里,他师从弗雷德·凯利,此人是著名演员、编舞吉恩·凯利的弟弟。毕业后,约翰先当歌手,步入歌坛。以后他的演艺生涯,可分为两个不同的辉煌阶段。在第一阶段,他风华正茂,因主演影片《星期六晚上的狂热》
期刊
导演:雷加·戈斯内尔Raja Gosnell  主演:小弗雷迪·普林兹Freddie Prinze Jr.  莎拉·米歇尔·盖拉Sarah Michelle Gellar  马修·利拉德Matthew Lillard  琳达·卡德林尼Linda Cardellini  塞思·格林Seth Green  发行:华纳兄弟公司Warner Brothers    史酷比VS神秘人    即使不是“神秘公
期刊
“当我看到人们在怎样生活,我不可能有任何理由快乐。当我在街道上或火车站遇到那些人们,注视着他们的面孔和他们的生活,我心中充满绝望,我时常想大声嘶叫”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我无法忘记凌晨两点钟,一个人徘徊在红砖墙旁的马路边,脊椎,紧紧抵着身后这排发黑、肮脏的砖,感觉着一根一根夜的骨骼,这是适合写法斯宾德的时刻。漆黑的夜,兴许真有几缕幽魂萦绕在我身边,夜空传来几声夜的凄叫,看着幽黑
期刊
来自休士顿22岁的贝洋塞,是一颗正在上升的新星,就像她的招牌饰物大耳环一样闪闪发光。这枝妖娆无比的“黑玫瑰”, 有着黑人女歌手中少有的绝美面孔,有着让人难以拒绝的性感诱惑。楚楚动人的身材,巧克力色的肌肤,让她性感至极。为了配合这种特性,贝洋塞在穿着上也更是惹火大胆,紧随时尚。在褪去晨雾后的清晰与露水浸润过之后,这枝热情绽放的“黑玫瑰”,笑在了春风里。千面伊人贝洋塞、标致辣妹贝洋塞、活蹦乱跳贝洋塞、
期刊
电影“媒人”    记得大一以前,我对电影根本不感冒,感兴趣一点的也就是那几部武打电影。  大二的时候我恋爱了,但初恋的感情是经不起打击的。一个月后我们有了第一次较厉害的争吵!那天争吵过后我们选择了结束这次短暂的相爱,但分手的方式很特别:一同去看最后一场电影。  晚上我们吃过晚饭都八点过了,匆忙之间就进了电影院,连名字也没有看。虽然那是我们相爱的“最后晚餐”,但到了那个时候谁也没有心思去选择什么电
期刊
佩服舒淇    一致认为舒淇能在娱乐圈大红大紫,完全是靠她的身体本钱和一路上的幸运再加上与黎天王似真似假的绯闻炒作。从拍不穿衣服的写真到拍三级片,舒淇的出道经历可以说是不光彩的。初期的电影里都有她光着身子的镜头。但她又是多么的幸运,很多那个时期的三级片影星或早已从娱乐圈消失,或仍然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小电影。可舒淇却遇上了几乎是改变了她的命运的文隽。正是如此,她得以从那种不光彩的工作中跳出来与主流电影
期刊
刘嘉玲:美人迟暮时      “怎么总是有这个老女人啊!一大把年龄,故意装年轻,看着就心烦!”看《心痒痒》时,旁边的一个小男生,对刘嘉玲的情人造型大为不屑道。 如此评价这位天姿国色、举世公认的大美人,显然有失偏颇。但我却不止一次地听到少男观众们,对刘嘉玲的一片嘘声。    或许,在刘青云等成熟男人眼里,刘嘉玲是位成熟欲滴,女人韵味十足的魅力女人,而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从刘嘉玲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