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城市水环境保护路径探索——以珠海市为例

来源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1972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阐释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地位,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其他文献
以咸丰重质碳酸钙(heavy calcium carbonate)为原料,高分子乳液为改性剂,通过干法改性制备了改性碳酸钙.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探讨了改性剂用量对碳酸钙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分
缓倾斜矿体采用空场法进行开采时,采空区围岩将会发生较大变形甚至垮落,从而导致地表沉降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发生.因此,有必要在矿体开采前进行上覆围岩变形规律研究.首先通过相似理论构建室内相似模型,得到矿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变形规律及顶板垮落高度;其次通过FLAC 3D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围岩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预测出顶板可能发生冒落的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室内相似模拟试验上覆岩层移动变形规律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两者起到了相互印证的作用,对矿山安全开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等多种现代分析仪器对昌乐钠基膨润土原矿进行矿物学特性分析。探索了分散剂种类、分离提纯工艺(包括自然沉降、自然与离心沉降联合)对膨润土提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自然沉降工艺时,三个因素的影响强度为沉降时间>分散剂用量>分散时间,较佳水平组合为分散剂用量0.6%,分散时间2.5 h,沉降时间4 h。鉴于原矿中低温型石英、多硅锂云母等杂质嵌布粒度较细,仅使用自然沉降法无法快速有效的实现膨润土的分离提纯,因此提出先自然沉
针对岩巷炮掘施工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以漳村煤矿2603高抽巷为例,通过引进EBZ-280A配套综掘设备,结合实验室试验和3DEC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掘进的合理层位,并制定一系列的岩巷快速掘进措施,实现岩巷快速稳定掘进.现场实践中综掘设备日均进尺达6.2 m/d,比炮掘日均进尺提高3.3 m/d,施工效率提升113.8%.这表明采用引进的综掘设备可以加快岩巷的掘进速度,提升掘进效率.
本文建立的硝酸+盐酸+氢氟酸+高氯酸敞开酸溶可以完全溶解出镍矿中的银,测定时采用铑和铟为双内标可有效校正非质谱干扰,优化碰撞池模式(KED)中氦气的流量可有效校正多原子离子对银的干扰。方法检出限低至0.05μg/g,用镍矿石标准物质GBW 07145、GBW 07147、GBW 07148验证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结果显示测定值与推荐值吻合,准确度|LOG10(测定结果/标准值)|≤0.032,精密度RSD≤8%,该方法比目前普遍采用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检出限低、不需离子交换除杂、简单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合
四川会理红泥坡铜矿是康滇铜矿带新发现的大型铜矿,矿石不仅有较高的铜品位,而且富集钴、钼和铁等元素。为合理利用红泥坡铜矿,进行了该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表明,矿石中铜的主要载体矿物为黄铜矿,黄铜矿主要呈他形粒状或他形粒状集合体形式嵌布在矿石中;矿石中钴的主要载体矿物为黄铁矿,少量赋存于辉砷钴矿;矿石中钼主要赋存于辉钼矿中,但其矿物量太低,不利于经济回收钼;矿石中含较高的磁铁矿,可作为伴生组分回收。
煤矿采空区自燃区域因位置隐蔽及影响因素多导致定位难度大,可考虑利用煤的电性参数变化规律探测隐蔽煤火位置.为研究浸水焦煤电性参数随环境因素的变化特征,选取山西某矿煤样,利用自制煤电性参数测试装置,在不同的温度、浸水时长及测试频率条件下,测试浸水煤样的电阻率,探索多因素作用对焦煤电阻率变化特征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浸水时间增加,焦煤电阻率呈下降趋势,且12 h后电阻率的整体下降速度趋缓;焦煤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相同环境因素条件下,随测试频率增高,焦煤的电阻率变小;浸水焦煤电阻率随测试频率增大、温度增
为详细评价怀化鹤城分水坳高陡岩质滑坡的稳定性,针对滑坡提出合理的治理及环境恢复方案.首先结合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滑坡的成因及诱发因素,该滑坡主要由人类工程活动和大气降雨共同作用形成,而大气降雨是直接诱发因素.然后通过研究滑坡的失稳机理,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滑坡在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滑坡有进一步滑动的趋势.最后,经对比分析选定了锚杆工程、锚索工程、毛石混凝土挡墙工程、植被混凝土绿化工程、喷锚网护坡工程、排水工程的综合治理方案.该方案既考虑了滑坡的治理加固,又考虑了滑坡治理后的环
深部矿井地下采空区围岩的受力涉及岩体应力场、温度场、渗流场及损伤的相互作用,属于多场耦合问题.在基于温度-渗流-应力的耦合作用下,考虑损伤场的影响,建立基于THDM耦合模型.该模型完成了热-流-固的完全耦合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损伤对这3场的影响,建立了4场THDM耦合的数值分析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深部围岩的耦合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
以辽宁省鞍山地区的铁尾矿砂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泥固化剂对其进行改良,研究改良后尾矿砂的力学特性、冻融循环后试样性能以及水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水泥固化剂用量的条件下,随着养护周期不断增长,改良后铁尾矿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非线性增大,但是在养护初期材料的强度增长幅度较大,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大强度增长速率有所减缓;在同一水泥固化剂用量的条件下,随着养护周期不断增大,改良后铁尾矿砂的水稳定系数变化规律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着压实度的增大,改良后铁尾矿砂的强度损失率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