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同行评议中不端行为的应对策略

来源 :编辑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love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行评议对期刊提升学术质量、匡正研究中的失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同行评议过程中,参与审稿的各方可能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未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和客观的原则,偏离以科学性评价论文,出现审稿不端的情况.本文分析学术期刊同行评议过程中出现审稿不端行为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通过检测作者与审稿人合作情况及完善审稿管理等对策,以期减少评议过程中的不端行为,确保学术论文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其他文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教育厅(教委)、科技厅(委、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期刊主管部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现将《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期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各位监事、各位代表:rn经过换届委员会前期充分的准备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第7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完成既定的各项议程,即将圆满结束.承蒙全体会员代表的厚爱和信任,推举我担任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第7届理事会理事长,我作为科技期刊编辑领域的一名新兵,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担负起理事长的职责,恪尽职守,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和重托,尽全力与各位同道一起为推动中国科技期刊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没有专门的辑刊著录规定.建议根据出版物号确定辑刊的文献类型归属,进而按照对应的著录格式著录文献.其中,有连续出版物号(ISSN、CN)的辑刊归属“连续出版物”,按“期刊”([J])著录;有标准书号(ISBN)的辑刊归属“专著”,按“汇编”([G])或“图书”([M])著录.根据不同的引用方式,给出“专著”类辑刊整体引用和作为析出文献引用2种著录格式.
科技创新是当今全球学界热词,并驱动科技期刊创新转型.在创新发展模式下,本文对科技期刊创新体系中的关键角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梳理.指出科技期刊在履行其核心功能的过程中,以决策者、研究者、科技期刊编辑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用户(读者)等参与者为代表的关键角色,在其创新体系中将发挥更加多元的作用:决策者通过政策奖励和科研评价引导和团结其他角色,以研究者为中心,科技期刊编辑部为纽带,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人才培育的摇篮和成果转化的主力,读者作为受益者及检验者应用和反馈创新成果.强调处于不同生态位的这些角色紧密相
在科技期刊论文发表的过程中,期刊编辑具有一定的决策权.如果编辑缺乏足够的外在约束与内在自律,则可能会做出失范行为,并随之可能产生刑事风险,尤其是腐败犯罪风险.以“个案-规范”范式对科技期刊编辑的刑事风险进行归纳、分析,可以管窥风险的来源:一些科技期刊编辑的法律红线意识淡薄,而相应的监管体系却较为松散.为防范刑事风险,实现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良性发展,期刊编辑部应当建立相应的内部合规机制,期刊编辑应强化风险观念和底线思维,针对相对高发的腐败犯罪风险,践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不一体”反腐基准.
撤稿是为了纠正错误,净化学术环境.虽然国内外的出版机构也制定了相应的撤稿流程指南,但国内科技学术期刊并未严格按照指南进行撤稿,各大数据库的撤稿流程也各不相同,因此学术期刊需进一步提高撤稿意识,规范撤稿流程.本文通过解读国内外撤稿指南,分析国内学会和编辑部具体撤稿措施,梳理国内知名文献数据库的撤稿流程,提出关于完善学术期刊撤稿流程规范化建设的措施,供国内期刊编辑参考.
平台化构建是数字化环境下科技期刊适应当下科学发展场景和科研生态的重要举措.随着行业的演变,科技期刊产品、技术和知识逐步具备了可分解性,从而为科技期刊服务平台的模块化改造创造了条件.科技期刊复合型服务平台根据价值创造和层级关系分为专业圈层化知识服务、产业创新性转化服务和“适媒介”信息服务三大模块,并从沟通层面、金融层面和人才层面保障该平台的有效运转,进而推进科技期刊复合型服务的有效开展.
以“更正”“更正声明”等为检索词在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参考文献更正原因.有80篇论文因为参考文献内容错误、漏排参考文献、文内文字与文后参考文献不对应、补充参考文献、引用错误、参考文献重复及同时存在多种错误等做了更正.但参考文献更正的数量不足以说明参考文献存在的问题,建议作者和编辑采取多种方法核查参考文献著录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核查文字与参考文献的一一对应性,避免无效引用以及上述错误的发生.
在国家推动期刊创新发展的新阶段,科技期刊编辑要积极探索新思想、新路径,主办学术会议是推动期刊发展的一个有效路径.传统的学术会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科研人员的需求,科技期刊主办学术会议应该采取新手段,利用新媒体和新资源.通过分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参与主办的“地球科学前沿论坛”学术活动,梳理了期刊主办学术会议的运作流程,总结利用期刊资源创办品牌学术会议的经验,找出通过学术会议树立期刊品牌的有效途径,以增强科技期刊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针对基因工程中涉及的基因及其供体与受体、工具酶、载体等符号的大小写和正斜体编排进行分析,认为作为基因的供体与受体:病毒各级分类单位均应编排成斜体,暂定种编排成正体,种名中的专有名词大写;亚属名编排成斜体,首字母大写,等级指定词用正体;品种加词放在单引号内,每个词都用正体,首字母大写.基因符号的所有组成部分均编排成斜体,根据基因的物种来源判断基因符号的大小写.T4、T7等DNA连接酶,T4、T7编排成正体,4、7平排;Taq DNA聚合酶中的“Taq”编排成斜体.质粒载体上的基因符号编排成小写;质粒的命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