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A/B超诊断眼眶血管性病变的价值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标准化A/B超在诊断眼眶血管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145例眼眶血管性病变患者行标准化A/B超检查.结果在145例血管性病变中海绵状血管瘤79例,静脉血管瘤19例,淋巴管瘤15例,婴儿型血管瘤5例,静脉曲张12例,颈动脉海绵窦瘘15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标准化A/B超的阳性诊断率为 98.6%,假阴性为 1.4%.结论标准化A/B超对眼眶血管性病变可作出较准确诊断.B超主要用于对病变形状、位置、病变与周围结构关系的显示,而A超优点在于对病变内部结构和组织学结构、声衰减的判断及定量测量.A/B超联合使用可获得最佳诊断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被动活动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16只,建立双侧下肢失神经支配腓肠肌的实验模型,被动活动右下肢,观察肌肉的组织学、超微结构、纤颤电位波幅及Na、K-ATP酶和Ca-ATP酶活性变化.结果被动活动延缓肌细胞的线粒体、肌质网退变;被动活动侧肢体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较对照侧下降速度明显减慢;被动活动延缓肌肉纤颤电位波幅峰值出现时间;Na、K-ATP酶活性下降速度被动活动侧较对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并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肾移植后发生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为0.39%(9/2 300),占所有肿瘤的1/3(9/27),其中肾细胞癌1例,双侧肾盂癌2例,单侧肾盂癌3例,输尿管癌1例,膀胱癌2例,发病年龄(57.5±5.6)岁,发病时间为移植术后(58±18)个月,6例免疫抑制治疗使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和泼尼松,3例使
自由声场条件下,采用特定双声刺激、双电极同步记录方法研究了下丘神经元的频谱整合作用.实验在6只大棕蝠(Eptesicus fuscus)上进行,共获得22对频谱整合相关的配对神经元.结
目的 分析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与预处理方式、干细胞来源和GVHD预防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5 6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 2~ 2 5个月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rGST-Sj32保护性免疫机制.方法: 用rGST-Sj32加弗氏完全佐剂(FCA)皮下免疫BALB/c小鼠.于免疫前, 攻击感染前 (第3次免疫后2 wk)以及攻击感染后10 d、30 d
1991年1月至2002年8月我院共收治初诊误诊的垂体泌乳素瘤患者21例,现将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rn
目的探讨放射性镍钛记忆合金胆道内支撑架对晚期恶性胆管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比放射性镍钛合金胆道内支架、Wallstent金属内支架、胆肠吻合术在减黄效果、术后并发症、生存时间等方面的疗效,研究放射性镍钛合金胆道内支架在治疗晚期恶性胆管梗阻方面的优越性.结果三组在减黄效果上无明显差别,但放射性镍钛合金内支架组在无症状生存时间及总的生存时间方面较另两组长,其术后并发症较另两组明显少(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