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温度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影响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den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时间和温度对临床血常规的检验结果的相关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共计200例体检者在我院进受血常规检查,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室温组(100例)与冷藏组(100例)。对照组在室温条件下使用长时间保存法,然后实施临床血常规检验,观察组在冷藏條件下使用短时间保存法,然后实施临床血常规检验。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血常规检验的结果。结果: 两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藏组的血小板计数要明显低于室温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于不同的温度对血液样品进行保存,伴随着保存时间的不断增加,检验的结果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进行临床血常规检验时,要选取适宜的保存条件,并能够在最优时间的条件下及时地实施临床检验工作。
  关键词:温度;时间;血常规检验; 准确度;影响
  在临床诊断各种疾病时,血常规检查均属于一项重要的检查项目,能够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近年来,有大量的相关研究指出,在临床血常规检查中,可存在多种影响因素,会对检查的准确度产生重要影响[1]。为了进一步明确温度及时间对临床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具体影响,本研究选取200例体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分组研究,本研究结果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1月,共计200例体检者在我院进受血常规检查,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室温组(100例)与冷藏组(100例)。室温组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为18~75岁,平均年龄为(53.5+0.5)岁;冷藏组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为19~77岁,平均年龄为(53.6+0.7)岁。两组的基本资料(保存温度除外)如性别、平均年龄等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因此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纳入标准[2]:不存在全身性疾病或严重的内科疾病如心、肝、肾功能性损伤或衰竭等;均未伴有严重的内科疾病或血液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参与本次研究前1周内均未接受过抽血;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3]: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80岁;伴有严重传染类疾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孕产妇。
  1.2方法
  本研究所需仪器药品主要有:Syamei-8000型分析仪(英国费曼公司生产)、稀释液、溶血素、EA-K2型抗凝剂(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21945620)。本研究中,由我院临床经验丰富的采血人员进行抽血和检验操作,应用合格真空采血管对两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血液采集的具体方法为:于研究对象空腹条件下抽取3mL左右的静脉血,然后应用EA-K2型抗凝剂进行常规抗凝处理,并对其进行保存,然后对血液标本实施临床血常规检验。其中,室温组血液样本的保存温度平均为(24±2) ℃,冷藏组血液样本的保存温度平均为(3±2) ℃。
  1.3观察指标
  于不同时间内观察并记录两组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的计数[4],以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和对比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分别用t和X2对组间对比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经比较,两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藏组的血小板计数要明显低于室温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有研究指出,在临床血常规检查中,温度和时间最为常见的可以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如果室温条件和冷藏条件下的保存时间分别超过7h和22h,就会对临床血常规检验的结果产生明显影响[5]。这就要求临床工作者在进行临床血常规检验时需要考虑时间和温度等因素,确保临床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本研究中,室温组的血小板伴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出现明显升高的趋势,其原因在于在长时间的放置过程中,血小板发生明显肿胀现象,致使血液中聚集的血小板及其组成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致使其出现细胞毒性反应。本研究中,两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冷藏条件下,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红蛋白较的代谢较慢,因此用于维持各项指标的形态和渗透压的能量消耗便会出现明显减少现象,所以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相对比较稳定。这就表明,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对各种检验仪器进行规划化的保养,在进行检验时要严格遵照临床规程,以减少甚至避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同时如果标本难以即刻送检,则要选取适宜的保存方法,在对血液标本进行抗凝处理后尽量于4h内送检,以确保临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于不同的温度对血液样品进行保存,伴随着保存时间的不断增加,检验的结果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进行临床血常规检验时,要选取适宜的保存条件,并能够在最优时间的条件下及时地实施临床检验,以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准确的参照信息。
  参考文献:
  [1] 侯克祥.浅析温度以及时间对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32-233.
  [2] 庄祥龙,梁双吟,李小芸等.对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相关原因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1(21):42-43.
  [3] 管学军.温度以及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观察和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7(8):247-247.
  [4] 孟宪恩.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的来源与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9(5):130-131.
  [5] 陈振茂.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以提高检验质量[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5(21):214-2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就诊经验,对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4年12月收纳的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9例患者接受内科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观察组29例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更短,指标恢复速度明显更快,对比差异显著(P0.05)。  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红霉素甲硝唑联合超声雾化治疗咽喉炎的效果,对其可行性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咽喉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阿米卡星、醋酸泼尼松龙、联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红霉素、甲硝唑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钼靶X线在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表现,并与病理检查进行比较,分析钼靶X线的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48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与7例原位癌伴微浸润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钼靶X线检查,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了解钼靶X线在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表现。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了解到,28例非粉刺型低核级患者均表现为颗粒点状钙化,线样分支状钙化主要出现于粉刺型高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喉罩用于乳腺全麻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我院选取80例择期行乳腺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采用喉罩方式,对照组患者在手术采用气管插管的方式。进入手术室开放患者下肢静脉,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泵注微量泵的麻醉剂。观察置入喉罩以及气管插管前、即刻、苏醒拔罩及拔管这三个时间点的心率(HR)、呼气结束CO2分压值(PE1CO2)、平均动脉压
期刊
摘要 :目的 :将PICC健康宣教处方用于肿瘤科带管患者,观察它对患者宣教内容依从性、自我管理护理能力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9月在我院肿瘤科行PICC置管患者78例,按随机分为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健康宣教处方的39名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余39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宣教方法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对宣教内容的依从率、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 实验组的完全依从率和自
期刊
摘要:咪达唑仑属于新一代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较短水溶性及半书衰期,可起到较好的催眠、镇静、抗焦虑与惊厥的作用,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本文则对咪达唑仑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概况做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咪达唑仑;临床麻醉;应用  近几年来,随着医学药品的不断发展,麻醉药物也得到不断更新。咪达唑仑作为新一代的麻醉药物,在诊断检查及外科手术中有着重要作用。当患者肌内注射或
期刊
摘要:肺癌是呼吸系统最为多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出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对于临床治疗肺癌,主要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为肺叶切除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但是随着生理学、生物学、麻醉学等多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肺癌外科理论及技术的不断更新,发现该术式在治疗肺癌时存在较多的不足。因此,采用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报道逐渐增多。另外,随着胸腔镜技术在胸外科应用的增加,临床进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髋部骨折行关节置换及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量及对预后影响.方法: 2010年8月-2014年6月,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190例,其中男80例,女110例,年龄61-98岁,平均69岁,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内固定手术140例,其中男60例,女80例,年龄75-88岁,平均79岁。所有病人通过Cross方程,计算患者总失血量,减去显性失血量为隐性失血量。结果: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组总失血量为
期刊
摘要: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医学免疫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将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促进学生树立循证医学理念并了解相关方法,解决临床问题和其他相关问题,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循证医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资助项目:湘南学院“十二五”重点学科  一、传统医学教育与免疫学教育  我国高等医学教学长期以来教学方式单一,以教科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与传统灌注冲洗术治疗四肢难治性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94例难治性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VSD组和传统组,每组47例;VSD组选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传统组选用传统灌注冲洗术治疗,对比两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治疗有效率。结果:VSD组患者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