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建设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cu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业指导课对学生的顺利就业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本文笔者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方面的实际状况,分析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加强课程建设方面的一些看法与建议。
  【关键詞】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建议方针
  现阶段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历届毕业生数量在连年攀升,就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已经可以称作是不容乐观。高职院校更应当主动与社会各界积极联系,了解求职单位需求,帮助毕业生提高求职能力,使他们学有所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能从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来重点培养学生,使学生能了解自己、了解专业、了解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择业、创业、就业观念,顺利步入社会,早日实现就业。
  一、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就业指导课,师资力量过于薄弱
  当前看来,摆在我们眼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专业化程度太低。据我观察了解,百分之60左右的就业指导教师是从之前的思想政治以及学生工作岗位调离过来的。虽然是从事此项工作的时间并不断,也有了一定方面的经验与基础,但是在理论与专业培训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大多表现于对于课程的设置以及建设思考研究不够深,比较薄弱。教学的水平也不是很高,如此看来要想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很难,就业指导课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好到那里去。更不能满足当前形势下学生们的就业需求。
  (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手段过于简单化
  众所周知就业指导课是一门集趣味性以及实践性等方面都非常强的学科。放眼看去,目前看来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在教学方法上面过于陈旧,还是依照老一套,天天灌输学生,主要是老师讲课为主,学生只是呆呆的坐在下面听。缺乏了一些实践的结合,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也无从谈起。即使有些教师别出心裁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但是其播放内容也过于形式化与实际就业指导关系不大,这样的课程吸引不了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也就根本无法实现。
  (三)就业指导课注重共性化指导,缺乏个性化指导
  就目前看来,当前就业指导的课堂中,课堂理论以及课堂分析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求职的现实情况,面对当今社会的繁杂、烦乱的社会信息,学生们并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对这个社会缺乏了真正的沟通,对用人单位缺少了交流。就业指导变成了应付面试的指导。[1]面临人生的多重选择,初涉社会的毕业生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需要的是一种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状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个别咨询辅导,而非集体号脉会诊。
  二、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就业指导课设计众多,其中包括了教育方面,管理方面,心里方面等多种学科,是一门有着相当的技术含量的工作。想要把就业指导课上好,并且服务于我们的学子,就必须要加强教师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建设成有着全程化,信息多元化,专业化的一个完整指导服务体系。那么如何才能建设成一直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呢?第一,人员保证,必不可少。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人员这两个方面,必要数量全,并且是有一定的专业方向,这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成效。第二要专兼互相结合,也就是说,鼓励一部分教师,进行兼职讲授就业指导课,发挥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特长。最后是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可以邀请一些知名大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或者是技能职业指导专家来学校进行授课以及讲座,这样一来不但是学生受到了鼓舞,同时教师与专家之间可以共同开展就业指导理论和教学研究。
  (二)培养优秀的就业指导教师,构建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就业指导课教师是教师队伍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承担着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使命,肩负指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完成生涯规划的任务。由于学生辅导员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有一定的优势,辅导员对学生的情况更加了解,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推荐工作。激活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学习欲望,要以“职业规划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为教学理念,这是提高课教学吸引力的基础。
  (三)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高职院校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而应用技术仅仅是靠校内的实验室和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学生真正的掌握行业所需的应用能力,就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掌握就业技能为突破口,开展实践能力培养。为此,高职院校应拓宽培养渠道,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通过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实际操作等形式,促使学生进一步转变思想,加强专业素质培养,使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毕业后能够所有学生。
  总之,现在我们教师身上的担子非常的重,就业指导课的发展已经在慢慢的发生了变化——从数向质。要想作为一名合格的就业指导教师,就必须要转换陈旧理念,平时要善于思考总结,更要乐于钻研,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大众,才能更好的为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提高保障。
  参考文献:
  [1]苏光鸿.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问题与对策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2]肖放鸣.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7)
  [3]李志勇,朱巧玲.对就业指导课中教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5,(3).
  作者简介:
  朱佳雯,女,1985年10月出生,2007年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主修法学,国际贸易专业,现就职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担任辅导员,负责学生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历史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课程,当前新课标精神提倡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成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随着新课改以来,初中历史教学成果不断出新,提出了很多教学模式促进了新课改精神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发展,然而由于历史课程教学模式要依据学校自身特点进行同步创新和教学,因此,不是所有创新教学成果都是通用的,要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以下就我自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体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论述。  一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高边缘生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如何对其转化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文章主要从认识、感化、激励、开展活动几个方面探究转化职高边缘生的方法,以期取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步入信息时代。这给我国的教育提出了信息化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学校积极开设计算机教育课程,另一个方面要求教师在进行教授时需积极引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这种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中学开设了计算机课程。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学计算机课程中的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旨在给相关的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中学家算计课程 素质教育 分析  一、引言  随我我国教育改
根据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结合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办学现状,提出了在工程训练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案。本文从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出发,阐述了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可
【摘 要】现在的初中教学中,大多数人都将历史课视为一门副科,不重视对历史的学习,但是初中的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初中历史成绩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高中历史的学习,甚至是高考成绩,因此应当重视初中历史,并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本文先从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着手,接着论述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效率 提高 现状 建议  初中历史教育不仅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的 应用高通量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芯片检测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分别提取6例肺腺癌患者的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RNA,体外逆转录制备并标记为双链cDNA(ds-cDNA),与含有22 000条IncRNA芯片进行杂交,计算机扫描并分析芯片荧光信号图像,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结果 在肺腺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达1025
我校是以汉语授课为主,加授蒙语文为辅教学模式的民族中学。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教育新形式下,我校认识到,只有抓好教育科研,依靠教育科研,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工作,才能提高教师素质,才能有效提高新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益。基于这种认识,我校侧重抓好抓实了教科研工作,并取得了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强化科研意识,形成科研氛围  (一)领导重视,树立“科研兴校”观念,以往由于我们
近年来,骨替代材料(如异种骨和钙磷陶瓷)被用于颈椎前路融合术.但目前对于骨替代材料组织学观察的研究较少.作为国际间科技合作交流项目内容之一,我们对法国Calot医院4例骨替代材料在颈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后失败病例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这些材料在颈椎间的生物学变化,分析其融合失败的原因,为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植骨材料提供借鉴。
数学学习是一个从感知数学到积累数学知识、从积累数学知识到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我们提倡学生应在了解一定的分析、归纳方法的基础上,具备得出数学结论的能力”。笔者从分析
【摘 要】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直接关系着学校未来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改制型高职院校能否发展壮大、能否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支有别于普通高校的重要力量,关键在于是否能发挥自身优势构建开放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开发校本课程、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指导学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改制教育模式校本课程发展方向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成人高校、中职学校都纷纷改制为高职学院,这些改制的高职院校能否从基础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