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关键词:和谐企业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
“社会和谐,企业有责”。创建和谐企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企业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和神圣职责。推动和谐企业创建和谐社会,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认识,把握根本、突出关键,真抓实干、创新发展。
一、加快发展,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这是企业党组织的根本任务
效益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员工的福祉源,是社会的营养液。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提供养分,构建和谐社会也同样离不开企业发挥的积极作用。企业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构建和谐企业,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强化战略规划指导,正确处理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快发展,坚持向发展要效益。强化资源整合,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推行精细化管理,深入挖掘潜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积极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生产能力,坚持向管理要效益。一切以市场为核心,贴紧市场,把握市场,调整创效策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增加销售收入,拓展利润增长点,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坚持向市场要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二、以人为本,谋求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这是企业党组织在建设和谐企业中发挥作用的关键点
一个企业,只有建立和形成团结友爱、和谐融洽、安定有序的内部和谐环境,才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员工稳定、企业和谐本身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致力于创建和谐企业,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员工的切身利益、社会的根本利益。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企业治理、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与实现员工全面发展的目标融为一体,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以提升素质为职工谋求“软福利”,充分激发员工的发展愿望,不断增强员工的创造活力,使不同岗位层次的劳动和价值都得到承认和尊重,使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和潜能得到最充分的迸发和释放,不断创造利益源泉、推动企业发展。坚持革除企业管理上的各种弊端和羁绊,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员工合理的需要增长。回顾公司的发展历程,员工收入稳中有升,保证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员工,使广大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同舟共济,实现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使企业有更大能力为和谐社会贡献能量。
三、引导企业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是企业党组织的重要使命
坚持以“四个服务”为宗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创建和谐企业、推动公司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始终坚持产品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的质量意识,树立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的责任理念;健全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提高防御安全事故的能力,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大力加强行风建设,积极贯彻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坚持节能降耗,实现清洁生产。树立公司“诚信、负责、开放、进取”的新形象。企业倡导“竞合共赢”文化,树立了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新理念,以竞争促合作,以竞争促发展,努力实现与社会各方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和谐共赢。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和谐,需要企业力量,各个企业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企业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坚持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和谐;坚持依法治企,严格管理,加强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效率和效益;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协调推进,确保安全和稳定;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关键词:和谐企业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
“社会和谐,企业有责”。创建和谐企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企业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和神圣职责。推动和谐企业创建和谐社会,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认识,把握根本、突出关键,真抓实干、创新发展。
一、加快发展,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这是企业党组织的根本任务
效益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员工的福祉源,是社会的营养液。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提供养分,构建和谐社会也同样离不开企业发挥的积极作用。企业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构建和谐企业,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强化战略规划指导,正确处理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快发展,坚持向发展要效益。强化资源整合,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推行精细化管理,深入挖掘潜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积极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生产能力,坚持向管理要效益。一切以市场为核心,贴紧市场,把握市场,调整创效策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增加销售收入,拓展利润增长点,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坚持向市场要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二、以人为本,谋求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这是企业党组织在建设和谐企业中发挥作用的关键点
一个企业,只有建立和形成团结友爱、和谐融洽、安定有序的内部和谐环境,才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员工稳定、企业和谐本身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致力于创建和谐企业,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员工的切身利益、社会的根本利益。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企业治理、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与实现员工全面发展的目标融为一体,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以提升素质为职工谋求“软福利”,充分激发员工的发展愿望,不断增强员工的创造活力,使不同岗位层次的劳动和价值都得到承认和尊重,使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和潜能得到最充分的迸发和释放,不断创造利益源泉、推动企业发展。坚持革除企业管理上的各种弊端和羁绊,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员工合理的需要增长。回顾公司的发展历程,员工收入稳中有升,保证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员工,使广大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同舟共济,实现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使企业有更大能力为和谐社会贡献能量。
三、引导企业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是企业党组织的重要使命
坚持以“四个服务”为宗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创建和谐企业、推动公司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始终坚持产品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的质量意识,树立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的责任理念;健全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提高防御安全事故的能力,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大力加强行风建设,积极贯彻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坚持节能降耗,实现清洁生产。树立公司“诚信、负责、开放、进取”的新形象。企业倡导“竞合共赢”文化,树立了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新理念,以竞争促合作,以竞争促发展,努力实现与社会各方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和谐共赢。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和谐,需要企业力量,各个企业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企业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坚持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和谐;坚持依法治企,严格管理,加强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效率和效益;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协调推进,确保安全和稳定;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