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建设成长性再得验证15%年增速行稳致远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4日晚间,中南建设发布202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再次向市场展现了其稳定的成长性。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6.9亿元,同比增长27.3%;尤其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56.2%;扣非净利润也达到了17.48亿元,同比增长43.34%。
   由于上半年已经实现了亮眼增长、负债规模保持低位,加上今年拿地较为积极等多方因素,公司管理层对15%业绩目标增速的信心显得颇有底气。也因此,下半年以来,由于看好公司长期成长,多家券商持续对中南建设给予“买入”“增持”“推荐”评级。
  

房地产业务二季度复苏较快成长性再得验证


   2020年上半年对地产行业来说是困难的。严峻背景下,中南建设砥砺前行,彰显了稳健成長本色。从中南建设上半年的房屋销售来看,受疫情影响有限,且二季度回暖迅速。2020年1-6月,公司合同销售金额813.9亿元,同比增加0.2%,销售面积609.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7%,市场环境不佳时仍跑赢了行业。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得到控制的第二季度,公司实现销售金额598.0亿元,同比增长18.9%,销售面积44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9%。
   房屋销售以外,上半年公司房地产业务的营收增长点还来自于竣工交付。2020年上半年,公司竣工面积约527万平方米,同比大增约303%。由此,上半年房地产业务结算收入208.3亿元,同比增长35.1%。
   实际上,中南建设近年以房地产为核心的成长力正在凸显,《红周刊》查阅Wind数据发现,过去两年,中南建设的房屋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2%、87%,合同销售面积和金额年增速均超过30%,远高于行业增速,实现大步迈进。此外,2020年1-6月公司建筑业务新增合同额148.3亿元,同比增长18.4%,面对疫情挑战,公司建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1%;同时公司酒店、建材、防水、混凝土、园林等其他业务收入增速达到54%,实现营业收入16.8亿元,共同实现了上半年的业绩增速。
   从充沛土储上看,中南建设未来业绩增长仍有充足动力。今年1-6月,公司新增项目45个,新增土储面积688.5万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中南建设的拿地成本明显下降,新增项目平均地价从2019年末的约5200元/平方米下降到2020年上半年约4400元/平方米,拿地金额/销售金额仅为38%,让盈利能力得到了保障,也为后续投资留出了空间。
   整体而言,中南建设今年拿地较为稳健,陈昱含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我们认为有合理的土储就可以了,一方面资金占用少;另一方面,公司整体策略是高周转,更多聚焦于10万-15万方短平快的项目,为的是在政策的不确定下,锁定项目确定的收益,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此外,公司表示将回避高地价和热点区域,寻找受政策干预度比较小的区域,例如城市迭代、高铁辐射、有人才吸引政策的等利润确定的投资空间。

提质量+练内功财务稳健度更上一层


   中南建设在业绩说明会上传递的稳健成长理念,其支撑在于财务的稳健。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下,中南建设更加强化现金流管控,同时进行融资结构调整,降低融资成本,提升抗风险能力。
   上半年,中南建设总资产达到322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1%;同时,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入665.7亿元,同比增长14.75%,货币资金总额281.5亿元,现金短债比1.19,偿债保障度进一步提高。
   同时公司的负债率持续改善,且融资渠道保持多元。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9.5%,同比降低1.8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为147.2%,同比降低38.4个百分点;尤其是剔除合同负债(原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仅为50.8%,明显处于行业低位。新融资渠道的拓展也进一步改善了中南建设的财务结构。目前,中南建设的融资渠道中,债券等融资工具占30%,债券占比较2019年末上升12百分点,进一步优化。
   此外,中报显示,中南建设的费用控制水平有明显改善,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2.36%,同比下降1.19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4.59%,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上半年公司的权益净利润率6.90%,同比提高1.28个百分点。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11%,同比增加2.36个百分点。
   对于上半年的成绩,公司董事长陈锦石给予了充分肯定。而对于下半年,中南建设表示,将坚持“用确定性去穿越新常态”,提升组织能力、运营能力、产品能力等长周期发展能力,以稳健的姿态拥抱高质量、有效率增长的时代。
其他文献
近日,已经从新三板摘牌的广州三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孚新科”)发布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在科创板首发上市。本次IPO拟募集2.6亿元,除了有9555万元拟投资于“替代氰化电镀的高密度铜电镀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之外,其余部分均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分析该公司招股书,《红周刊》记者发现其在报告期(2017~2019年以及2020年1~6月)内,曾多次引入财务投资者,致使股权价格
期刊
近日,宏昌电子更新了收购草案,其拟发行股份购买无锡宏仁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宏仁”或“标的公司”)100%股权,交易价格为10.29亿元,旨在延伸下游产业链。  《红周刊》记者翻阅草案发现,标的公司此前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较为密切,且其采购、销售大客户中均不乏关联公司的身影,因此,其公司的独立性及真实盈利能力均令人生疑。此外,标的公司财务数据也存在诸多疑点待解。关联交易频繁  据草案显
期刊
2020年8月30日,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2019年中国医药百强榜在珠海发布,据悉,此次有65家中资的上市公司上榜。作为我国输液市场的龙头企业,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的榜单中位列第15,排名与去年相同,公司的业务水平和影响力在领域内继续保持着领先优势。   8月31日,科伦药业公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据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72.3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95%,实现归属母公
期刊
8月20日,广东四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通股份,603838.SH)发布2020中报,公司2020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亿,同比下降37.6%;歸母净利润和毛利率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由于公司产品以海外销售为主,超过九成收入来自海外。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部分海外客户出现要求延迟发货、取消订单等情况,公司业绩也因此遭受严重不利影响。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为日用陶瓷、卫生陶瓷、艺术陶瓷的研发
期刊
近日,随着创业板注册制的成功落地,多只新股闪亮登场,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我国能源设备类无缝钢管行业中的领军企业,盛德鑫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盛德鑫泰,300881.SZ)于9月1日正式登陆深圳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交易。公司凭借较强的创收能力,突出的技术产业化能力,在我国无缝钢管市场规模广阔的背景下,有望迎来蓝海发展机遇期。   经营稳定主业突出与客户建立起稳定长久的关系   根据国家统计
期刊
2020年8月27日晚间,中信银行(601998.SH)对外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中信银行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41亿元,营业收入实现了1020.13亿元,同比增长了9.51%,其中利息净收入649.35亿元,同比增长5.56%,占总营收比例63.6%,非利息净收入370.78亿元,同比大增了17.19%,占总营收比例36.4%,收入结构趋于均衡发展之势。 
期刊
8月30日晚间,浙富控股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称,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4亿元,同比上升4.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3亿元,同比上升53.99%。公司同时发布业绩预报称,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约6.65亿元至8.15亿元,同比上升约87.11%至129.34%。   浙富控股业务领域涉及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以及水电设备、核电设备、特种电机的设计与制造
期刊
经过了一季度的疫情“冰冻”,白电龙头业绩在二季度迎来复苏,而且需求端依旧旺盛。格力电器中报显示,上半年业绩整体出现调整,但二季度渠道库存正逐步得到释放。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接受《红周刊》专访时表示,“空调永远有需求,(业绩下调情况)只不过是(疫情冲击导致的)短时间异常”。   因为格力的股价也有不小的调整,多家券商机构集体看多格力,纷纷给予“买入”或者“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值得注意的是
期刊
9月2日,润和软件发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亿元~1.43亿元,比上年同期变动下滑15%~25%。公司表示,这主要系新冠疫情影响,客户延期复工,业务开展受到了短期冲击。  单从业绩变动幅度看,润和软件前三季度业绩下滑幅度是要低于中期业绩下滑幅度的(中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35.89%),但考虑到目前只是九月伊始,三季度还
期刊
新亚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有机硅精细化学品行业,公司凭借技术优势、产品品质优势及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已发展为业内领先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分为有机硅功能性助剂和苯基氯硅烷两大类,其中,有机硅功能性助剂广泛应用于有机硅新材料、制药、电子化学等领域,苯基氯硅烷是合成下游苯基系列应用材料的基础原料。公司于2020年9月1日正式在上海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发行价格为31.85元/股。   行业先锋 聚焦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