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战诗歌看当代诗歌的精神缺失

来源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ddddaaa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时期,诗歌创作能紧密联系社会、时代,成为进军的鼓点、号角;今天的诗歌,未能喊出时代的强音,而呈现出空前的玄妙、虚无、错乱,大肆张扬“小我”,从而失去了广大读者远离了社会。
其他文献
中国帝王之多,可列“世界之最”了。查遍我国的二十五史,前后有230个皇帝,寿达50者竟不到半数,而长寿者可达80的更是凤毛麟角。其中高寿者有清朝乾隆(89岁)、南北朝梁武帝萧衍(85岁)、唐朝女皇武则天(82岁)。他们身为一国之君,虽然日理万机,却能活到80多岁,究其原因,与他们日常的养生之道密不可分。    乾隆——享年最高的冠军皇帝    乾隆是清朝第6代君主,在位60年,活了89岁,是历代皇
综合新加坡《联合早报》、台湾《新报》等媒体报道,今年8月26日晚,台湾“政论名嘴”金恒炜与前“立委”林正杰共同出席一家电视台的政论谈话节目。节目刚开始不久,林正杰就动手殴打了金恒炜,并连踢好几脚,金恒炜的鼻子被打裂。主持人连忙大喊节目暂停,但还是控制不住林正杰的火爆脾气。金恒炜是何许人,他为何会遭林正杰如此痛恨?原来,金恒炜曾经是国民党的支持者,后来转而担任陈水扁的“国策顾问”,目前是挺扁的政治评
作为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创立者之一,董必武提出了诸多法治建设思想,对于指导和推动我国的农村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董必武农村法治思想的时代背景     农村法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实现法制治国的基础。实现法治,特别是农村法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是政治、经济、法律发展多重整合的结果。探求董老的农村法治思想需要考察当时的时代环境和政策环境,以及当时的司法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