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州盛产状元

来源 :放学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g0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状元甲天下
  古代科举制度始创于隋代,但当时并没有状元这一称号,到了唐朝才有状元之称。在科举制度上千年的发展中,苏州如何敢自称“状元之乡”?
  据统计,自唐代至清代废科举的1300年间,共出文状元596名。其中苏州府共出文状元45名,占总数的7.55%。尤其到了清代,从顺治三年开科取士到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260年间全国共出状元114名,其中江苏49名,浙江20名,安徽9名,山东6名,广西4名,直隶、江西、湖北、福建、广东各3名,湖南、贵州、满洲各2名,顺天、河南、陕西、四川、蒙古各1名。而苏州一府即出状元26名,明显超出其他省份的状元数。清代苏州状元人数占全国总数的22.81%,占江苏省状元总数的53.06%。所以,状元真就是苏州的“土特产”了。
  苏州状元辈出的现象显然是与苏州地区好学尚文风气的盛行密不可分的。苏州人爱把自己的文化源头追溯到春秋吴国,今天的人也许很难想象操着吴侬软语、温文尔雅的苏州人,其祖先曾是好勇习武的吴国人。直到隋灭陈之后,苏州地区的风气才渐渐发生变化。唐、宋年间,随着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农田水利的大规模兴修,苏州人口和耕地激增,社会经济繁荣,苏州偏安江南,远离政治和军事冲突。在这种安逸富足的环境下,苏州人普遍喜好读书习文,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可以博得锦绣前程,高官厚禄,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促使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是苏州发达的教育。隋唐开创科举制度之后,在苏州的官吏名儒,仁人志士,为兴办学校尽心尽力,因而苏州有了为数众多的义塾、社学、书院、县学、府學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受教育者日益增多,其结果必然是整体文化水平提高,人才辈出。大学士徐有贞自豪地说:“吾苏也,郡甲天下之郡,学甲天下之学,人才甲天下之人才。”
  状元“第一家”
  戏剧、小说中大多有“落难公子中状元”的桥段,但是翻看历代状元的家世便可发现,大多数状元出生于富庶的小康之家,真正贫寒的人是少数。
  苏州状元绝大多数出身于书香门第、富贵人家。享有“天下状元第一家”美称的唐代苏州长洲县归家,自唐懿宗咸通十年至唐哀帝天祐二年,在短短的36年间接连出了归仁绍、归仁泽、归黯、归佾、归系等五名状元,占全了兄弟、父子、祖孙状元。归家第三代归融的五个儿子,长子、二子、三子中了进士,四子、五子中了状元,“五子登科”自此传为佳话。归氏三代十进士、五状元,是中国科举史上仅有的盛事。这一点都得益于书香门第、家学传承。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就是归氏后裔。
  苏州状元多出于同一世家的现象说明家学渊源在科举考试中的作用巨大。苏州有很多文化世家,文化积累极为深厚。这些世家子弟从小受到家学熏陶和应试技能的训练,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在科举考试中居于有利的地位。
  苏州多状元的现象一直传为美谈,苏州人好学向上的风气至今仍绵延不绝,人才辈出的盛况古今同辉。根据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公布的院士名单,截至2015年底,苏州籍两院院士达到111位,数量之多,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这种情况足可以与历史上盛产状元的现象媲美。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
其他文献
因过劳而猝死的事件时有发生,但对多数人来说,不过是新闻里的一句话或一个数字,虽然可怕,却离我们很远。这篇文章中的女孩曾距离猝死只有1步。她说,她常年的生活状态都是“熬最狠的夜、敷最贵的脸”,属于不折腾不舒服型。可是,经过这一遭,她觉得幸福其实很简单。她忠实记录下的这个过程,相信每个读完的人都会有所启发。  从来不觉得“心脏出问题”的事情会跟我有关  我生于1991年。  2017年底的那天,我就真
期刊
晚年的巴金体弱多病,患有包括帕金森病、晕厥症、骨折等病症,但他仍顽强地活到了101岁,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  從晚年开始,巴金更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饮食、生活习惯上都有一些改变,戒了烟酒,开始喝茶。常喝云南下关沱茶,偶尔换换口味,复又回头喝沱茶。  患病前的几年里,巴金基本上能自理起居。早晨一般6点前醒来,自己打开收音机,听新闻广播约一个半小时。早餐是他一天中吃得最好的:一个鸡蛋、一杯牛奶、一小
期刊
抬脚尖 坐位,双脚脚跟着地,把脚尖尽力抬起,将全身的力量用在腳趾尖上。  踮脚跟 当第一个动作觉得脚酸后,慢慢放下去,然后脚尖点地,脚跟用力提起来。  伸小腿 将腿自然伸直,脚跟着地,然后使劲儿勾脚尖,拉伸小腿。  另外,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病变也可影响周围神经,引起腿麻、脚麻,如果经常感到腿脚发麻,建议及时就医。  (摘自《辽沈晚报》)
期刊
托尔斯泰写作出名之后,常有人慕名前来,希望能够拜他为师,学习写作。对于那些明显带有功利心的人,托尔斯泰总是一口拒绝。  这天,有两个年轻人同时找到托尔斯泰,他们都自称喜欢文学,读过他所有的作品,坚持要留下来。托尔斯泰看过他们写的东西,感觉还算有灵气,但他精力有限,只想收下其中一个人,一时难以取舍,只好继续观察。  一个阳光晴好的日子,托尔斯泰整理收藏的书籍,顺便把它们搬到院子里去晒。书很多,他搬得
期刊
1980年的春天,作为四处游走的养蜂人,来自黑龙江的黄耀明一家刚刚来到当时的辽宁省朝阳县东大道乡哈拉海村附近一处比较平整的山坳里。他们将帐篷驻扎好,看着繁花,期待着好收成。彼时,他的大女儿才5岁,小女儿尚不满周岁。突然,一场罕见的大风呼啸肆虐,周围的树木被连根拔起。风魔肆虐,裹挟着沙土,夫妇俩把两个孩子紧紧护在身下。  更现实的问题也迫在眉睫,他们做饭的工具是一个煤油炉,可在这样的大风天,煤油炉压
期刊
晚上9点,手机丁零零地响了。我拿起手机一看,来电人是“二哥”。  我爸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大我爸二十多岁,很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姑父后来带着两个儿子到一个离我家很远的地方讨生活。听我爸爸说过,大哥二哥都是农忙时种田,农闲时打零工,日子过得不宽裕。  这么晚了,二哥打电话有什么事?我满腹疑惑地接起了电话,一个陌生的声音异常兴奋地说:“妹子啊,我和你大哥来你这儿办点事儿,我们现在刚到,在火车站呢。你
期刊
情定“轮椅美人”  2014年3月16日清晨,董顺江摇着轮椅,像往常一样来到四川省轮椅网球训练中心练球。明媚晨曦中,一名轮椅女孩握拍击球的矫健身姿,吸引了董顺江的目光。  时年22岁的董顺江,出生于四川省青川县一个农民家庭。2008年5月12日,汶川爆发8.0级特大地震。当时,董顺江正在青川县木鱼中学读初三。山崩地裂那一刻,董顺江被坍塌的楼板压在废墟下。次日,救援人员将他从瓦砾中救出来。因右腿被水
期刊
春秋一代,晋国称霸时间最长。自晋文公称霸中原开始,即有晋襄公的续霸,后又有晋悼公的独霸,先后长达百年之久。  从历史记载来看,晋主的用人之道,其最重者,窃以为正在于其赏其罚既公且明。  晋文公重耳年少时就爱结交贤士,在外流亡19年,从者有赵衰、狐偃、先轸等贤士,还有数十位不知名的人。  及至复国,晋文公便大会群臣论功行赏。他分赏为三等,以从亡为首功,送款者次之,迎降者又次之。还下诏悬于国门:若有遗
期刊
放學后201801、02合刊
期刊
闲来无事,决定清理自己手机里的联系人。  一个个往下看,D,D是谁?一点印象也没有。删。想不起怎么认识的了,只记得他老给我打电话叫我出去玩,我总是礼貌地拒绝,拒绝到他都不好意思再打了。删。  R,啊,那个辽宁女孩,在一个餐馆认识的,对人莫名其妙的热情,总说“人在外面,朋友是最重要的,真的真的,朋友是最重要的”。删。  G,交友party上认识的一个美女,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竟然互相留了电话,却从来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