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途径探索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huo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德育工作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多层次需求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背景下,德育环境由学校向企业延伸,环境的改变,意味着德育方法和途径的改变。校企要共同探索德育实践方法,校内校外双管齐下,才能实现德行合一,使得学生德育工作与企业需求相互融合,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德育;途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现代学徒制是当下高职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这对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学生德育工作不再是单纯地校内培养,更重要的是校企协同德育,这也是高职德育工作的必然趋势。充分挖掘企业优势资源,以企业为抓手,探索学生德育新途径,将学生德育贯穿校企合作始终,形成校企合一的育人阵地,对于提升高职学生道德素养和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方面
  对于企业而言,在学生德育工作实施途径上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德育课堂进企业。企业可以通过岗前培训或企业课堂,融入对学生的岗位职责、职业精神、使命和责任感教育,并在实习实训过程渗透道德教育。企业应以管理员工的方式管理实习生,及时掌握学生的德育动态,并将學生的情况及时反馈至学校,以便学校改进德育内容和方法。除企业导师学生进行引导之外,还应选派学校德育教师到企业进行德育实践,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实现校企合作德育的校内外衔接。企业可通过自我教育、渗透教育、环境熏陶等方法开展德育工作。
  第二,树立典型,弘扬模范事迹。充分挖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优秀员工的模范带头作用,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先锋模范作用的企业员工是一本活教材,榜样对于学生德育具有潜在的力量。优秀员工对职业的崇敬、热爱、执着和奉献精神也正是企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企业应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如表彰优秀员工,让实习学生积极取经,在学生队伍中选拔模范标兵,这都将有利于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
  第三,利用企业文化进行德育教育。企业是一个小型社会,它为学生走向社会作铺垫。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的体现,也是高职院校德育的有效载体,它是一股无形的德育教育力量。良好的企业文化精神能够激励学生努力上进,能够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的认知,是提升德育实效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要弘扬企业文化,以此感染学生,使企业文化建设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同步,达到德育效果。
  第四,建设德育实践基地,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企业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这一平台,将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与德育实践基地相融合,将德育与学生技能培训相结合,不断探索学生校外实习阶段德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在实践中检验德育成效,发现问题,并完善自身。学生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利用企业德育环境和资源,形成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既学习技能,也学习为人。
  二、学校方面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校企合作德育的有效途径。
  首先,加强德育理论课教学。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课堂讲授。由于办学体制的约束,高职院校在德育理论教学上比普高稍显逊色。因此,一要加大德育课程的教育投入和重视力度,如增加课时和学分,选派专门的德育教师上课,而不是班主任辅导员代替,改善教学科研条件等。二要转变高职德育工作方法。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德育教师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引入企业的优秀德育资源,与企业共同设置德育目标,开发德育课程,确定校内德育内容,改进和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德育课程吸引力以及德育实效性。三要组建一支全程化的德育师资队伍。校企双方应共同建立一支贯穿学生校内学习、校外实习全过程的德育教师工作队伍。应包含专职德育教师、专业老师、企业导师、实习指导教师、企业专家、学校领导等的德育师资队伍,真正实现校内校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德育教育。四要创新德育教学方式。除了课堂讲授之外,还应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需求,提高课程的指向性。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促使课堂德育向实践德育转变,督促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德育,师生可运用社交平台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其次,拓展校内德育渠道。德育教育的成功关键还在于德育实践。一是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应挖掘企业资源参与校内德育实践。如举办“校友大讲堂”、“企业家论坛”等活动,让学生自觉学习榜样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为其进入企业实习奠定基础。还可邀请企业导师参与设计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的内涵和形式,从而提高校企合作育人实效。二是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突出德育教育主体性特征的最好载体。学校要引导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并在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丰富的主题活动,在实践中接受德育,这有助于学生的道德行为内化。此外,学校应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展主题多样的社团活动、文化艺术节、技能节等,使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自信心,实现活动育人。
  最后,校园文化和学生德育齐头并进。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的对外形象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对学生将起到潜移默化的行为导向作用,寓道德内涵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是高职院校开展德育的重要途径。
  总之,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学校和企业都要发挥优势,坚持高职德育与人才培养、企业需求相结合,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新途径,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兰欣.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6(21).
其他文献
将企业文化落实于班组建设中是每个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以大同煤矿集团机电装备公司中央机厂为例浅谈企业文化在班组建设中的落实方案。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po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在迅速发展,农村的经济也越来越快,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崛起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水污染”是目前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水污染严重影响到
摘 要:足球文化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足球作为世界第一的大众运动项目,除了具备体育运动项目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还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特征与社会价值。文章论述了足球文化的特征,探讨研究了足球文化所代表的社会价值,旨在为他人认识、研究足球文化知识提供参考。  关键词:足球文化;特征;社会价值  一、足球文化的特征  1.大众性  由于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足球运动项目的逐步革新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影视技术,节目编辑技术日趋成熟,一部部热播的电视电影,各式各样的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它们毫不客气的挤占着人们的时间,蚕食着人们的空闲时间与精力。与此相对应的,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偶像个体与团体,他们以其精致的外表,动人的歌喉或精湛的演技,征服大批的粉丝,这些粉丝,又多以接触网络较多,紧跟潮流的青少年为主,父母老师,大多对偶像崇拜忧心忡忡,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在我看来,对于偶像崇拜,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民政事业单位建设方向正确性和业务工作效果的重要保障。但是现阶段民政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么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要么就是由于工作方法陈旧而影响到工作的成效,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突出的问题。本文从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制度建设以及新技术的结合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三个结合”;民政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  一、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作用于人的
摘 要:人类的思想越来越复杂,对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欲望也随之膨胀起来,致使社会越来越复杂,违法犯罪行为也随之多起来了。这些年,青少年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对于这个弱势群体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他救与自救。同时注意了解他们对安全防卫常识的掌握情况,使目前中小年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现状得到充分的反映,以及普及安全防卫常识,并希望此研究能在教育工作上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摘 要:高中语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高考甚至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历代以来优秀思想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辉煌灿烂的宝贵遗产。在高中的语文教育中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对于二者的共同发展与进步都是大有裨益而且是相得益彰的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由于经济结构变化、环境破坏、城市规模扩大、贫富差距、信息渠道多元化等因素,使得公共危机更容易被触碰并引发。因此,有效构建当前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非常重要。本文拟对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如何有效构建当前政府应急管理机制进行一点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应急管理;机制;构建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大从而引发激烈的社会矛盾;对能源需求加大,环境受到的破
民政系统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部门,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作为民政系统的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民政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问题就是信念问题。要以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信念为基础,牢固树立新时期民政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贴近民政实际、贴近困难群众,充分发挥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职能作用。要做好新时期民政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从新时期的实际情
期刊
梳理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时期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渊源,从中发现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般规律,旨在为新时代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基层党建理论  1.马克思和恩格斯农村基层党建理论的萌芽  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就对农村基层党建进行了积极探索,是中国农村基层党建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最大贡献在于认识到了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