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山县旱稻新品种适应性试验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g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选择新疆皮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示范基地,进行杂交旱稻新组合筛选试验,以探明不同杂交旱稻新组合在皮山县种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绿旱粳1号和旱粳506 这2个组合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表现较好,产量也较高,适宜在皮山县推广种植。
  关键词:旱稻;新品种;适应性试验;皮山县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7-23-02
  皮山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属暖温带极干旱气候区。为探索旱稻新品种在皮山县独有的气候及土壤条件下的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筛选出适合皮山县种植的旱稻新组合,并进行示范推广,笔者于2015年选择在海拔高度为1 358m的科克铁热克乡19村皮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旱稻新品种适应性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来自安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9个援疆旱稻品种,分别为绿旱粳21、旱香粳2号、旱粳19、旱粳20、绿旱粳1号、旱粳809、绿旱粳806、旱粳506和绿旱粳511。
  1.2 试验方法 试验划分9个小区,无重复,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面积33m2。2015年5月13日进行播种,播种前施有机肥100kg/667m2、复合肥(N12%,P23%,K10%)30kg/667m2作基肥。5月22~24日出苗,出苗后每10~12d灌水1次,结合浇水共5次进行追肥,每次追施尿素10kg/667m2,人工除草4次,整个生育期安排专人记载关键生育期和田间操作规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的生育期比较 由表1可知,绿旱粳21、旱香粳2号、旱粳19全生育期为126d,绿旱粳1号全生育期为128d,生育期均较短,属于早熟品种;旱粳20、旱粳809、旱粳506全生育期均为141d,属于中熟品种;绿旱粳806全生育期为152d,绿旱粳511全生育期为150d,生育期均较晚,属于晚熟品种。
  2.2 不同品种的农艺及经济性状比较
  2.2.1 农艺性状 由表2可知,旱粳809的株高最高,达65cm,其次为绿旱粳1号,为62cm,绿旱粳21、旱香粳2号的株高较矮,仅为35cm和39cm,其他品种处于中间状态。
  2.2.2 经济性状 由表2可知,旱粳506的有效穗数最高,达16.9万穗/667m2,绿旱粳806和绿旱粳1号也较高,分别为16.5万穗/667m2、16.3万穗/667m2,绿旱粳511最低,仅为9.6万穗/667m2;绿旱粳1号和旱粳506单株总粒数较高,分别为98粒/株、93粒/株,旱香粳2号和旱粳809单株总粒数较低,仅为67粒/株、64粒/株;绿旱粳1号和旱粳506的千粒重较高,分别为21.8g、22.2g,旱粳809千粒重最低,仅为18.2g。
  2.3 不同品种的产量比较 由表2可知,绿旱粳1号和旱粳506的产量较高,分别达到295.4kg/667m2、296.6kg/667m2,其次为绿旱粳806,为257.2kg/667m2,而绿旱粳1号、旱香粳2号、旱粳19、旱粳20和旱粳809的产量均较低。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绿旱粳1号和旱粳506属于早熟和中熟品种,在皮山县特殊的气候条件下,这2个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表现较好,产量也较高,说明其适应性较强,适合在皮山县旱稻生产上进行示范种植。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机插技术在庐江水稻种植区已经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部分早籼稻品种在机插后出现生产性能下降问题,因此开展机插早籼稻品种进行筛选,选择适宜机插的早稻品种。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分析各品种生长性状,结果表明,早籼320、早籼310、中嘉早17、中早33、中早39、浙辐203适宜机插。  关键词:机插;早籼稻;新品种(系);庐江县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
摘 要:为探讨不同赤霉素喷施量及时期处理组合对机插粳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常规中熟中粳水稻品种连粳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差异的赤霉素喷施量和3个不同喷施时期,共18个处理组合,调查分析不同处理性状差异。结果表明,生育后期喷施赤霉素能加快水稻抽穗速度,增加株高;赤霉酸喷施量为15g/667m2,喷施时期为破口前期、抽穗始期或齐穗期喷施对产量及其结构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水稻;赤霉素;喷施量
近年来,江淮稻茬麦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但单产年度间差异较大。为了及时准确地筛出适合稻茬麦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2014-2015年,笔者引进并对部分小麦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合江淮稻茬麦种植的浩麦1号、南农8606、镇麦168、宁麦13、苏麦188、扬辐麦5号等。
摘 要:该文通过调查塞罕坝坝上地区华北落叶松样木不同位置的直径,利用2个简单削度方程拟合出华北落叶松树干曲线,拟合精度均较高,特别是Kozak(1969)提出的削度方程,决定系数为0.9642。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削度方程;树干曲线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4-0086-02  削度方程,在林业研究上亦称树干曲线方程。它是用数学表达式来表
摘 要:该文基于网纹草的规模化繁育与栽培实际,对其组培快繁和栽培管理中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对规模化生产中的工艺流程和成本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网纹草等盆栽植物的产业化繁育与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纹草;规模化;繁育;栽培  中图分类号 S68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9-0086-2  Summary of Key Technique
道路和乡村绿化、美化是建设美丽延平的物质基础。该文就延平区美丽家乡建设中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和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介绍,探讨了适合延平区道路及乡村美化建设的绿化模
摘 要:2015年引进了8个中粳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主要以生育期及产量为考察指标,通过试验,选出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抗逆性较好的水稻品种,为今后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水稻;试验;对比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3-04-42-02  1 前言  宣州区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水稻生产水平较高,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6hm2以上。近年来种植
摘 要:该研究采用碱法提取黍米粉膳食纤维,探讨了料液比、碱解温度、碱解时间、碱液浓度对黍米膳食纤维提取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15、碱解温度为65℃、碱解时间为2.5h、碱液浓度为0.6%时,黍米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可达12.25%,持水力为6.5g/g,溶胀性为5.8mL/g。  关键词:黍米;膳食纤维;碱法  中图分类号 TS201.2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为了验证“3414”试验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比例,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模型,设置了不同配方验证试验,通过田间配方验证试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配方结构与施肥用量,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处理单季稻生物学性状优于习惯施肥处理,增产显著;配方施肥处理纯收益达20 174.55元/hm2,比习惯施肥多增加收益621.6元/hm2。  关键词:单季稻;配方施肥;验证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1
摘 要:该文简述了湿地松及火炬松的特征,分析了容器育苗的优点,并从沙床选择及整理、健壮芽苗的培育、育苗圃地的选择及整理、做床及营养土装袋、芽苗的移栽、移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出圃等方面总结了湿地松与火炬松的容器育苗技术,为林业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湿地松;火炬松;容器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1-67-02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