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q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建筑的形态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建筑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态,使公众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也可以通过建筑空间这个载体进行公众艺术的表达。公众对于城市建筑形态的审美体验来源于建筑空间环境所融入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这正是城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所承载的作用。城市建筑也是一种艺术的语言,它通过不同的建筑形态来向公众传达不一样的艺术语言,让公众在艺术的体验中对艺术化生活的精神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
  【关键词】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化
  0.引言
  “仓廪足,然后知礼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对于艺术的精神需求也随之产生了,而城市建筑形态作为城市艺术化的代表之一,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满足公众对于艺术的需求。城市建筑的物质功能固然重要,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城市建筑的形态所表现出的精神功能。相较于城市建筑所体现的作用,公众当下对于城市建筑形态所蕴含的文化和艺术显得更为看重。简而言之,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表达就是将建筑形态与公共艺术相融合,使得公众在建筑形态之中体会到了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产生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对于建筑形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也有一定的理解,进而使公众对建筑形态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城市建筑形态所表达的艺术性并不是那种曲高和寡的艺术,而是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和普遍性。不同的建筑理念可以带给公众不同的审美体验,生活处处都有建筑,不同形态的建筑可以激发公众对于建筑艺术的不同的审美评价,公众是不可能对建筑的形态视而不见的,因此城市建筑的观赏性和公共性便是不可或缺的了[1]。只有当公众对于某一建筑形态艺术的欣赏达成一致的好评的时候,这个建筑的形态在公共艺术性方面才可以称之为是成功的。
  1.2建筑艺术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不仅仅是指建筑形态的独特,更重要的是建筑形态所表现的深层次地内涵。建筑艺术作为一个载体,不仅仅承载着历史、文化与艺术,更是有着公众美好的愿望与寄托,因此这种独特的语言所承载的内涵更能在公众面前表现其不凡的艺术特色。而且不同的建筑所要表现出来的风格也是截然不同的,就像园林建筑的静谧自然、住宅建筑的舒适等等,这种建筑艺术的承载性既体现出来了建筑特有的魅力,而且对于公众的艺术审美有着画龙点睛的效果。
  1.3百分比艺术建筑
  “百分比艺术建筑”这个词在我国还是很陌生的,但是在西方尤其是欧美等国家,这种建筑艺术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何为百分比艺术建筑?顾名思义,百分比艺术建筑是指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达到完美的融合,可以极大地增强公众的审美体验。这种建筑形态有效地做到了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与公共艺术的融合,使得建筑形态的艺术性更容易得到公众的认可[2]。
  2.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形态的选择
  2.1纯几何体
  纯几何体是最简单的城市建筑形态,包括立方体、球体、圆锥等诸多原始形状,而建筑空间形态运用纯几何体来进行艺术表达,就是要营造一种简洁的建筑空间,运用一些简单平面图形的拼接和聚合,再通过光线等环境因素,给公众一种较为简单易懂的艺术体验,建筑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和纹理的处理,使简单的建筑形态更具观赏性和审美体验。
  2.2雕塑体
  雕塑体建筑形态采用了凹进凸起以及切角削边等方法,运用体积的组合给公众不一样的艺术体验。雕塑体运用了独特的方法,通过雕塑对某一人或事物进行抽象的描述和诠释,而且通过与周围建筑视觉的反差来吸引公众,用各种不同的形态抽象地表达所要诠释的内容,而且运用发差较大的颜色和形状,使建筑艺术在虚实之中更显独特,更具新颖的特点,也使得公众在对建筑形态欣赏的同时可得到了艺术的熏陶[3]。
  2.3象征体
  象征体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建筑的形态来表达一定的象征性,既可以象征着一种文化,也可以象征着一种精神。“建筑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而是不断变化着的文脉连续系统中的一个事件。”这类象征体的建筑比较广泛,而且形态较为自由,它可以通过某种象征来引发公众对于建筑艺术性形态的关注,进而通过这种关注引发对象征体建筑所要表达的某种思想的深思。这类建筑具有一定的内涵,因此更能吸引公众的审美热情,这类建筑形态的作用也得到有效的发挥。
  3.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性的价值意义
  3.1城市印象和文化标识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标志,也是建筑见证了城市的演变。城市的建筑可以唤起对一座城市的回忆,也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建筑的风格因地而异,就像安徽的徽式建筑、江南的水乡、北京的四合院等,每一个城市,建筑都与众不同。独特的城市建筑风格势必会成为一座城市展现给公众的一个方面,通过这一方面,公众才会对这座城市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有一定的认识,进而可能会对这座城市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是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性的一个重要价值。建筑既是这座城市的印象,也是这座城市文化的标识,城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性可以在这种建筑的文化特色中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3.2艺术化空间的塑造
  相比与人类生活所需求的物质空间,精神空间的需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公众不仅仅对建筑空间的实用性有要求,同时也要求建筑艺术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这种艺术化空间的塑造需要以公众的精神和文化空间作为载体,用更深层次的表达来满足城市多元化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求。
  4.结语
  城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性,总而言之,就是通过建筑独特的形态,使之面向公众所要表达的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在追求实用性的同时更要满足公众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因此要充分利用建筑的公共性和载体性,以人文本,通过或简单或复杂的立体建筑形态来突出建筑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使建筑的公共艺术性更加普遍化。在建筑形态中适时地加入一些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在不破坏建筑整体审美的同时使建筑本身具有深层次的内涵。这不仅仅会加深公众对于艺术文化需求的满足感,而且能够作为一座城市的印象和名片,这既是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的最高成果的体现,也是建筑公共艺术性的一种升华。
  参考文献
  [1]杨晓.建筑画的当代公共艺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10).
  [2]潘绍棠.公共艺术与百分比艺术建设[J].雕塑,2012,(8).
  [3]程翌.加泰隆尼亚传统文化的遥远回音——解读巴塞罗那阿格巴摩天楼[J].时代建筑.2010,(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开展的越来越深入。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的土地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从改革协调的角度出发,综合性的制定农村土地管理方面的制度,以便为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依据。而且随着新形势的到来,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上应该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以明晰土地所有权和一些承包经营权方面的规范。只有保证征地环节的公平,才能解决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加以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创新、获取更多的知识,自觉进行学习,学会学习.本文将详细阐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
上一讲中,笔者对标准与版权的结合以及国际、区域和国外其他国家标准化组织的标准版权保护措施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就我国目前标准版权保护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在本讲中,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正在逐渐提高。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城市规划影响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美观及发展,对城市的建筑单体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城市的各个建筑项目规划上,其城市规划方向需要具备合理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这是完善与解决城市规划与建筑单体之间存在矛盾的重要指标。对此,本文针对城市规划与建筑单体设计之间的矛盾展开分析,再根据城市规划与建筑单体设计的完善策略展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21世纪是“绿色”世纪,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着自己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据国际经合组织统计,目前世界“绿色消费”总量突飞猛进,其规模至少3 000亿美元以上,84%的荷
2009年创业板在人们企盼10年后终于出台,为众多的科技型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可以说资本市场上的股权融资渠道已基本上完善。但是,整体上看,我国高技术产业融资难的
刚刚从日本出差回来的空中网总裁杨宁,把未来3G的发展定位为SP2.0时代。按他的理解,铃声下载、图片下载、手机交友、手机游戏等目前流行的消费模式属于SP1.0时代, 这些都是无线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提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