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rhi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独自研究的翻译理论中,卡特福德分析了翻译的概念、类别等内容,揭示了语言和翻译的实质,有效拓展了世界各国翻译人员的思维,这在当前世界的翻译领域依然可以给人们提供启示。
  【关键词】卡特福德 翻译理论 语言
  卡特福德,是上世纪英国伦敦学派著名的翻译理论专家,他精通多达十余种语言,其著作主要在语言学方面。同样,也是站在语言学的专业角度,他在工作期间出版了《语言学的翻译理论》一书中,深入浅出地探索了翻译的各种应用情况,因其探讨的角度比较深奥难懂,以至于很多人看不起这本书,在实践翻译中起到的作用不够大。然而,在当前翻译事业发展的今天,卡特福德的这一理论却焕发出别样的光华。这里,我们来关注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必将为翻译事业提供更好的思路借鉴。
  一、卡特福德的生平简介
  卡特福德,是英格兰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理论专家,1917年出生于爱丁堡,从爱丁堡大学的法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二战以后,他又前往伦敦研修东方、非州语种。此后,一直受聘于英美、中东、亚洲的许多大学,专业从教语言学,在这个过程中,他掌握了十多种语言,在世界语言学专业方面久负盛名。他的学术著作也集中在语言学方面,全部的学术论文都涉及到了语言学的应用语法和方言等问题。
  二、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
  1965年,卡特福德出版了关于翻译理论的专著,成为当时世界上翻译理论研究的经典著作,影响广泛。其主要翻译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1.翻译的性质。卡特福德指出,翻译研究的是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是一项语言之间的活动,是用一种语言作为译语,来替换作为源语的另一种语言。他从语言学的角度,认为翻译实践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对等语的性质和条件,包括词汇短语、句子的对等与不对等。
  2.翻译的分类。在翻译理论的这部著作中,卡德福德将翻译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对翻译进行了类别上的划分。
  一是从翻译的类别来看,可以分为全部翻译、部分翻译。全部翻译,是指将用译语中的词汇短期词将源语中的每一个词汇文本都进行替换;而部分翻译,指的是源语文本中的某一部分不用翻译,直接简单地放到译词文本中。
  二是从翻译的语言层次来看,可以划分为完全翻译和有限翻译。完全翻译,指源语文本从语法结构到词汇在译语文本中都有相对应的出现形式,这就是人们通俗讲的翻译,由于源语和译语是不同的语言,因此完全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本不存在的,所以也不表示完全对等;有限翻译则指的是限制在一个语言层次上的翻译,比如说基于语言、语法、词汇、词形等的翻译等。
  三是从翻译语言的等级来看,可以划分为受限级和无限级两种情况。受限级翻译指的是固定在低层级语言的翻译,局限于对等翻译,不受任何限制; 无限级翻译指的是结构层次上下移动的翻译,不受到任何形式的限制。此外,他还明确了直译的性质,处于受限级翻译和无限极翻译的中间位置。
  3.翻译对等。在卡特福德的定义中,翻译对等是关键所在。他认为翻译是一种源语和译语的等值转换,而其等值则取决于两种语言的对比,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解释翻译对等形式的性质和条件,从性质来看,翻译是动态的,而从条件来看,二者的语境意义共同特征越多,翻译等值的条件就越加充分。
  4.翻译转换。翻译转换是卡特福德自创的一种翻译术语。他研究指出,翻译是把原文变为译文件时偏离形式的对应,就是在原语向译语翻译过程中形式对应上出现的偏离。包括层次和范围上的转换。
  5.翻译的限度。卡特福德在其著作中认为,翻译在两种情况下不可翻译,一种是语言方面的不可翻译,一种是不同文化方面的不可翻译,这二者指的是翻译的限度问题。语言不可翻译是受到不存在能够替换源语的译语词汇或语法;不同文化不可翻译指的是由于不同文明下的社会风俗不同,也就造成了文化不可翻译性。需要补充的是,这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分标准。
  三、卡德福德翻译等值论的应用
  与传统的翻译理念相比较,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都能在翻译的实践工作中找到对应的事实根据,对翻译工作具有明显重要的指导作用。
  翻译等值论,是卡特福德的重要论点。他认为:“翻译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在译语中寻找适合翻译源语的等值成分,关键是要界定等值的性质和条件”。他还认为,语言不是实体,只是一种形式,只是一种抽象。这样的抽象在音位、字形、词汇和语法等四个层面上进行。
  当两种语言无法同时在音位和字型这两个层面上进行翻译转换时,只能在词汇和语法这两个方面寻求最大限度的实体情景对等化处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等值论的作用是提出了“词对等而义不对等”的本质原因。
  四、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不足
  通过世界上很多的翻译工作,已经证实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不足之处:采取静止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而且最大的翻译单位就是句子,从不考虑文章篇目,这样简单地孤立了翻译的进度,同时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他没有考虑超出语言的因素对于翻译的影响,仅仅局限于语言本身,在他看来,翻译只是词对词、句对句的转换,这样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语境的表达。无法体现人类的思想文化、意识变动,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翻译的真正目的进行区别运用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一味地机械使用只会造成死译。
  五、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其他应用
  卡特福德在其翻译理论著作中,确实提出了不少创新性的观点,其中有不少观点还是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中没有涉猎的。正如学术界所言,卡特福德开创了翻译理论研究的创新途径。这一宝贵财富,在中国翻译界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与应用。在各种翻译理论纷纷面世的今天,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仍然存在继续运用的空间。特别是对于翻译教学也有启示:语言教学中使用翻译法,可以使初学者把母语的使用习惯带到正在学习的第二种语言中,在学习时容易形成一一对应的思维定势。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理论,来尽量促进学习第二种语言的成功。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对等论下思维定势的形成导致的两种不同语言的无效转换。
  六、结语
  虽然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直到今天还没有在中国得到相应的重视,但需要承认的是,他的翻译理论也有创新性的观点,比如他对于对待、转换、限度的研究,都为翻译理论拓展了新的途径,对翻译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胡文军.英美翻译理论探索[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26(7):35.
  [2]林克艰.浅谈对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认识[J].北京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3]陈德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1:05-07.
  [4]李文明.西方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90.
  [5]林彩天.中国翻译词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72-179.
  [6]穆雪峰.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中国翻译出版社,2003:23-26.
  [7]黄青来.汉英翻译的对等过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报,2002: 03.
  [8]白兰花.浅谈卡特福德翻译理论[J].海外英语旬刊,2010:12.
  [9]王燕.从等值理论看卡特福德翻译理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10]李小静.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研究探讨[J].科教文汇旬刊, 2010:04.
  作者简介:袁崟峰(1988.06.12-),男,汉族,湖北武汉人,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中英翻译专业;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法在不断地研究运用,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的现状,将导学教学模式运用进英语教学课堂中,促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合作学习,不断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导学教学模式 运用方式  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新教学方式虽知晓与接受,但是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没有真正走入课堂。英语课堂的教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使学生的知识与实
【摘要】新课改理念下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本文拟就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合作学习 探究  一、 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又称写作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数学基本组织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活动为主体,
【摘要】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烹饪——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符号,在国际上已广为人知,其菜名的正确翻译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尤为重要。然而,由于中餐菜品极为丰富,流派分呈,且中西方饮食文化有较大差异,中餐菜名的英译工作虽然颇具意义却又非常棘手。为此,本文从中餐菜名英译现状入手,分析了导致这种困境的原因,并归纳总结出中餐菜名英译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文化 中餐 菜名 翻译  近
【摘要】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他们的阅读模式,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水平。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更多地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其中。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思维导图模式下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旨在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英语阅读 教学模式 运用  引言  阅读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是至关
This report translates the recruitment advertisement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to Chinese. As the translated version serves for massive job-hunters, thus Communic
期刊
为了确实地贯彻素质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应逐渐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替代“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教学模式”.如何有效地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
摘要:语文是人文学科,语文教学必须贯穿情感教育这一理念。情感教育可以从教师课堂言行;创设情境,重视朗读;善于在课文中找到与社會的联系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注重练笔和开展各种语文活动等四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情商。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学科;情感教育  我们常说:“语文是人文学科”,它对塑造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身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往往片面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略了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对宿迁市一中学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传授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语用学理论认为:中学英语教学应重视西方文化
【摘要】唐朝诗人金昌绪的《春怨》小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其英译本也不下数十种。本文选取了弗莱彻、宾纳和许渊冲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译文,根据汪蓉培教授的“传神达意”的理论,分别从达意、传神两方面来评析。  【关键词】《春怨》 传神 达意  一、引言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盛世,诗人百出,佳作更是让人应接不暇。金昌绪只以一首《春怨》传世。这是一首五绝小诗,语言简练,从题目就可猜其意。自19世纪末,就不断有人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