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巅峰从这里起步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ping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叙:2007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广州番禺大学城广外校区的体育馆内,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女排比赛在这里举行。江苏队一路过关斩将,挺进决赛……
  场馆内灯火通明,场上雀跃着队员们年轻的身影。场边的教练席上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她偶尔起来,挥手点拨几下,在白色运动服的映衬下显得如此的云淡风清。她历经过无数大赛,如今场上那些精灵一般高挑的年轻姑娘,也许正勾起她青春的回忆,比如那一年,18岁出门远行。
  她就是前国家女排队长——孙玥。
  
  抉择
  
  1973年,孙玥出生在排球之家。玥,原意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珠。后来,这颗“神珠”果然不负家人期望,焕发光彩,照耀神州大地。
  
  1987年,年仅14岁的孙玥,在天津“振兴中华杯”少年排球赛上以出色的表现引起了黄兰芳教练的注意。听说要调自己去省青年女排,孙玥犹豫了:“我快上初三了,能不能让我初中毕业后再去?”“如果今年不去,一个冬训下来,别人的水平就会比你高一截,你甘心落后吗?再说那里也有学习文化课的时间,你同样可以上完初中的。”黄教练摆明了利害关系。
  “唔……”抿嘴歪头思考了片刻,最后孙玥笑着点点头,“那好吧!”看着女儿美丽的脸上跳动着的笑颜,妈妈舒心了:女儿终于如愿地踏上了自己为之设计的人生路。
  
  挫折
  
  1989年,全国女排甲级队联赛第一次实行升降级制。面对机会,孙玥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竭尽全力,为江苏女排夺取好成绩!可事与愿违,这年江苏女排从B组降到C组。孙玥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姑娘,尽管集体项目的成败并不能完全归因于某个队员的发挥,可作为主攻手,她深感自责,难过异常。
  降组的打击使孙玥清醒地看到了自己心理上的稚嫩和技术上的粗糙,也使她懂得了成就事业的艰难,于是,她更投入地进行训练。从冬训到夏训,她和队友们在打翻身仗这一信念的支撑下练得异常艰苦,上午、下午、晚上三节课练下来,每个人累得骨头散架一般。
  周六回到家,妈妈总会向女儿询问训练的情况,孙玥难免会向妈妈诉苦,可妈妈从不动恻隐之心:“不吃苦哪能换来甜?比起我们当年受的‘魔鬼训练’所吃的苦,这算什么?要想取得超人的成绩,就得付出超人的代价……”
  孙玥在队里有个绰号叫“小老虎”,而这绰号的由来跟她母亲的一段往事有关。妈妈曾是江苏女排的主攻手,打球很投入很玩命。有一次比赛,她被换下站在替补席上,这时场上一个球飞了过来,妈妈竟一个鱼跃冲上去救球,一时间成为排坛一段佳话,也使孙玥的妈妈有了“老虎”这个称号。得益于父母的遗传基因,也得益于生活的磨练和妈妈的教诲,小小年纪的孙玥在训练场上就有当年妈妈那种要球不要命的“拗”劲,于是也就有了“小老虎”这一绰号。
  是虎总会有呼啸山林的时候。1990年甲级联赛C组赛区,“小老虎”孙玥的名字刻进了原国家体委排球处副处长刘化聪的脑子里,经他推荐,孙玥成为备战巴塞罗那奥运会集训队伍中的一员。
  
  远征
  
  在对前途充满幻想的花季,孙玥对于自己人生目标的设定如同她的性格一样,不喜欢哗众取宠。尽管在接触排球的第一天起,她便对国家女排“五连冠”的辉煌充满羡慕之情。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在自己对披“国”字号战袍的梦还没来得及做就已变为现实。命运突如其来的改变,令孙玥有点手足无措,甚至没有常人的那种喜悦,她舍不得离开江苏队的朋友们,舍不得离开家,潜意识里还有一份怕被退回省队的难堪。
  从孙玥布满愁容的脸上,妈妈读懂了女儿内心的顾虑:“不要有压力,只要你像在省队一样不怕吃苦,勤勤恳恳地练,即使从国家队退回来,我也能理解你……”妈妈嘴上这么劝着,可心里也十分复杂,她舍不得女儿远行,也知道在国家队里女儿将要吃更多的苦,心一酸,眼眶也红了。不愿看妈妈难过的样子,孙玥躲进自己的房间抱起心爱的小猫咪咪默默落泪。
  孙玥从小就喜欢猫。上小学时,小猫会趴在书桌上看她做功课;晚上陪着她入睡;上体校后,周六回家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小猫洗澡……想到要去一个陌生的环境,想到要离开家,孙玥难过极了,她流着泪不断地抚摸着心爱的小猫一遍遍地说:“咪咪,再见了!”
  去火车站的路上,孙玥孩子般地哭成了泪人,队友们劝她:去国家队是件好事,干嘛这样伤心?火车徐徐离开站台,孙玥向家人、向队友、向养育了她18个春秋的家乡——石头城告别。
  国家队里人才济济,集训队员都是各甲级队的精英人物,要争取留在国家队,竞争是空前激烈的。加之巴塞罗那奥运会在即,对于每一个运动员来说,这都是一辈子难得遇上的好机遇,谁都不会轻易放过。
  孙玥是从甲级队C组进入国家队的,在当时集训的队员中,她的起点算是最低的,加之打主力的时间才两年,无论技术和经验在队里只能排在最后。这样一来,对于能否留在国家队,她真的不敢太乐观。到国家队的当天下午,她就感觉到挑战的压力。放下行李,训练课就开始。习惯了省队的节奏,乍一跳到国家队高强度的训练,陌生和紧张使孙玥一时无所适从——她的一传怎么都做不好,练到最后,场上就剩下她一个人了。看她那紧张的神情,江申生教练动了恻隐之心,发了些“菜球”“帮”她完成任务。
  第一堂训练课下来,孙玥的心情格外沉重。晚上,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她想到了节衣缩食养育她的家人,想到了呕心沥血培养她的几任教练……为了爱我和被我所爱的人,我一定要竭尽全力,孙玥暗暗为自己鼓气。
  三个月之后,“小老虎”初显威风。经过严格的技术测试,19岁的孙玥成为中国女排当年出访欧美热身赛的一员战将。最后一站比赛在瑞士,面对强手古巴队,孙玥屡扣屡中,令古巴女排主教练大吃一惊;决赛还是对古巴队,孙玥再次担纲主攻手,又使古巴队头疼了一番……出访归来,孙玥有了更多机会同一线队员练配合,她开心极了。
  仅仅10个月,孙玥的人生便完成了一个巅峰式的跨过——从甲级队C组到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命运似乎对她格外偏爱。然而,“福兮祸所伏”,中国女排惨败巴塞罗那。
  1993年,中国女排再度大调整,20岁的孙玥成了队里一名年轻的老战士,她牢记老队员离队时的叮嘱,玩命地练玩命地拚,可脸上总是笑眯眯的。
  此后,孙玥的命运与国家女排休戚相关,共同经历着失利的落寞、胜利的辉煌。孙玥身上那股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志,正是中国女排一直传承的精神命脉。有了这股精神,就永远有女排的未来。
  
  人物档案
  孙玥江苏镇江人,前中国排球队运动员。从1992年到2000年,一直是中国女排主攻手,期间被选为队长。退役后担任江苏女排教练。
  
  责任编辑韦梅
其他文献
今天是2010年1月31日,即元月份的最后一天。再过14天,也就是2010年2月14日春节那一天,是后库工作队伍开进来的整整7个月。7个月来,在局党组、局务会领导下,后库工作的同志,做了大量工作,使后库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弹指一挥间,虎年来到了。所以,刚才准备这个讲话提纲时,一种感慨、一种释怀、一种收获多多的思载,又不由地产生出来。    第一,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加强后库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和逐步
为了进一步夯实全馆工作人员的业务基础,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档案指导工作,3月20日下午,秦皇岛市海港区档案馆档案整理比赛正式开赛,这也是本年度十项技能竞赛“重头戏”之一。  比赛严格参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的相关内容及文书档案的整理方法,重点考察保管期限的划分、归档文件的装订、归档文件在同一保管期限的排序、归档文件编号、装盒
按照省委的统一安排,本人于12月4日-11月8日参加了全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第二期专题研讨班,几天来从观看省委书记王东峰在第一期研讨班上的专题辅导报告录像,到原原本本通读十九大报告原文,从专题学习、分组研讨,再到现场聆听副省长沈小平作的专题报告、观看专题片学习,受益匪浅、收获颇多。一是进一步坚定了政治自觉。通过学习研讨,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对维护习近平
广平县新档案馆位于邯郸市广平县广安路西段南侧,总投资664.3万元,建筑面积近3000平米。2016年1月开工建设,2019年11月18日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新馆设有文书档案库、密级档案库、寄存档案库、实物档案库、资料库、查阅室、荣誉室、多媒体室、接待大廳等,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目前,档案搬迁上架已全部完成,库藏档案95个全宗,近10万卷,图书资料22万余册,实物档案700余件,年可接待查阅者500
2016年7月19日至20日,武安市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暴雨给武安市的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一、紧急驰援灾区,第一时间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群众心中  7月21日下午2时,武安市档案局局长尹文哲带领三名同志紧急赶赴磁山镇报到,并迅即到磁山一街开展核实灾情、安抚群众等工作。在察看灾情时,他被沿河重灾户胡玉顺、张泽生、栗
2018年10月26日,“蔡子谔学术文献、艺术作品档案室”揭牌暨捐赠仪式在河北省档案馆举行。省档案局(馆)副局馆长耿树伟、捐赠人蔡子谔、省会艺术名家代表及省档案局(馆)部分工作人员等60人参加仪式。耿树伟、蔡子谔代表双方签署捐赠协议并为“蔡子谔学术文献、艺术作品档案室”揭牌。省档案馆为蔡子谔先生颁发收藏证书。捐赠人蔡子谔在发言中简要回顾了此次捐赠的缘由和初衷,分享了自己一些经历与体会,并表示将继续
“双节”前夕,河北省档案馆副馆长耿树伟同志带领帮扶责任人,到沽源县窑沟台村、扇子沟村进行走访慰问。  耿树伟一行首先到两村驻地看望了工作队,表达了馆领导班子对驻村工作队的关切,并听取了驻村工作队近段时间的工作汇报和帮扶村脱贫攻坚任务完成进度情况。  在听取情况介绍后,耿树伟同志对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和每位工作队员的无私奉献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并强调指出,今年是我馆帮扶的两个帮扶村脱贫出列之年,工
近日,沧州市档案馆与吉林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事宜在长春市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举行。沧州市档案馆馆长宋吉利一行与吉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北伟教授、副院长王晰巍教授、学科带头人王萍教授、马捷教授、张卫东教授等相关領导、知名专家洽谈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同时授牌沧州市档案馆“吉林大学档案学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仪式后双方就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学术交流、人员培训、大数据下档案管理与应用、智慧档案馆建设等问题进行研讨。
6月30日,河北省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座谈会,会上宣读《关于表扬全省扶贫脱贫先进驻村工作队、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驻村工作队员的通报》,指出,为进一步表扬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2300个先进集体和个人通报表扬。其中,省档案馆驻扇子沟村驻村工作队被评为“全省扶贫脱贫先进驻村工作队”,省档案馆驻窑沟台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杜召伟被评
一、数字人文思想为档案学人学术年谱可视化建构提供了新思路  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数字人文思想逐渐明晰和强化。数字人文吸引学界的目光不仅仅是因为信息技术取得了划时代的突破,更是因为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的结合为人文学科的研究开辟了令人欣喜的领域。随着数字人文和档案学研究的融合发展,数字人文逐渐成为档案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议题,档案学研究与数字人文正在逐渐达成默契。在数字人文研究方法和工具中,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