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治进展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剖宫产瘢痕处的妊娠.一旦将CSP误诊为宫内妊娠而行终止妊娠手术,往往发生大出血,有时甚至危及生命[1];如果CSP继续妊娠,则发生胎盘植入的风险增加3~5倍,且有发生腹腔妊娠的可能[2]。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前列腺癌125Ⅰ永久粒子种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入组165例T1c-T3b的前列腺癌患者,患者年龄的中位数为79(65 ~88)岁.患者分为2组,一组90例进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3个月联合超声引导下经会阴穿刺125Ⅰ永久粒子种植,另一组75例直接行粒子植入.观察患者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后血清PSA的变化
患者女,22岁,因"发作性肢体抽搐2个月"来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肢体抽搐,在当地医院行颅脑CT检查示双侧大脑半球多发低密度灶,抗炎治疗无效后行右侧额顶部病灶穿刺活检术,术后当地医院病理考虑脱髓鞘病变,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效果欠佳,遂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并于2008年2月18日收入院.患者14岁月经初潮,18岁出现月经不调,并逐渐停经。
期刊
2012年10月17日由国际尿控协会(ICS)、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第42届ICS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今年,ICS年会首次落户亚洲,北京更有幸成为首个承办ICS年会的亚洲城市.来自60多个国家的140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和近2000名临床或基础医学工作者参加了此次为期3d的盛会.本届ICS年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ICS教育课程全面展现尿控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前沿信息."约见专家"活动中
期刊
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后,因大量终末分化的心肌细胞坏死后再生能力有限,使心功能严重下降,引发左室重构和扩大,并最终导致心力衰竭,预后很差.现有冠脉再通治疗(包括急诊溶栓和介入)虽能挽救部分缺血心肌,但本身不能实现心肌再生.近年来,采用干细胞移植的方法进行心肌重建应运而生,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iPSC)有胚胎样干细胞的特性且
期刊
患者女,35岁.间断性出现右眼视物模糊伴神志不清10余天,每次持续约40 min后视力及神志恢复正常.17岁时曾有发热、咳嗽、咯痰、咯血等病史,给予抗结核治疗后症状缓解.神经科专科检查:言语清楚,时间、空间定向力正常,粗测记忆力、认知功能(概括、计算、判断、思维)基本正常,性格无改变,颈项无强直,Kernig征、Lasegne征阴性;双眼视力、视野、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期刊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淋巴系统肿瘤,生存期从数月到数十年不等,建立准确的预后判断体系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近年来,细胞分子遗传学异常成为影响MM预后的最重要因素.细胞分子遗传学的迅速发展和靶向药物的广泛运用使MM患者的预后影响指标和生存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预后模式已经不能再准确地判断预后.国际顶尖的MM研究组均已制定了以细胞和分子遗传学为基础的新的预后分层模式和治疗策略
期刊
临床上常口服尼莫地平片来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此外,镁剂也是常用的神经保护剂.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的Dorhout Mees SM教授领导的团队对镁剂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保护应用做了3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发表在2012年7月7日《柳叶刀》杂志上(Lancet,2012,380:44-49)该试验入组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8个医学中心(包括荷兰6个
期刊
病历摘要患者女,27岁.主因胸闷、乏力半年于2011年2月10日入阜外心血管医院肺血管中心.患者于2010年9月因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高热39℃,伴胸闷、气短、乏力、咳嗽,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炎”,住院期间出现双侧胸腔积液,右侧明显.曾抽取胸腔积液2次,为淡黄色澄清液体,化验结果提示为漏出液,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10月再发胸闷、乏力,伴双下肢轻度水肿,胸腔积液,夜间不能平卧,经过利尿、胸腔穿刺
期刊
重症病房(ICU)中呼吸道的获得性感染导致了高病死率,特别是当一些高度耐药菌所致的呼吸道获得性感染,导致了患者病死率的增加,且增加了社会医疗负担.一些预防措施,诸如选择性口咽部净化(SOD),选择性消化道净化(SDD)是否可以预防这些高度耐药菌感染的发生?荷兰Utrecht大学医学中心de Smet等的多中心研究发现SOD和SDD可降低ICU患者耐药菌的产生及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研究结果发表于《柳
期刊
病历摘要患者女,51岁,主因“恶心、呕吐9个月,间断腹痛、腹泻3个月余”收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患者入院前9个月无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呕吐呈非喷射性,与体位无关,呕吐物以当餐未消化食物为主,偶有隔日宿食.行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炎、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病理提示腺体萎缩),肠镜检查提示慢性结肠炎症、结肠息肉.入院前3个月余无诱因出现中下腹部阵发性坠痛,排黄色稀水样便每日10余次,含部分未消化食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