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说中的主观话语追求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石秀》这篇历史小说大量运用了心理描写和现代主义的小说创作方法,作者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为依据,对石秀这个《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进行了彻底的世俗化改写。本文就其历史小说和精神分析小说两个属性展开论述,通过分析石秀其人的心理历程、小说的历史“表皮”属性、作者的创作动机来探究该篇历史小说中隐藏的主观话语追求。
  关键词:《石秀》 施蛰存 心理分析 历史小说
  当我们读完《水浒传》中对“拼命三郎”石秀的描写,接着再去阅读施蛰存的《石秀》,便会不无惊奇地发现,它们表面的情节全然没有发生改变,而石秀这位人物的形象则被充分地改写了。站在小说中他人的视角上来观察所有事件,这位石秀仍是施耐庵笔下急公好义的大豪杰、大英雄;然而从我们读者的角度看来,石秀已然失去了所有的英雄色彩,沦为具有浓重世俗化色彩、想方设法追求“里比多”的性施虐者。整篇小说几乎似一篇精神病人的病理分析报告。
  一、石秀的心路历程
  小说开头,读者看到的便是一个失去英雄色彩的市井人物石秀,他在杨雄家中歇宿,却“兀自的翻来覆去睡不着”,被晃动着的烛火“勾引起一片不尽的思潮”。他的思想始终在“梁山好汉”和“潘巧云”间徘徊。小说中世俗化了的石秀一会儿“幻想着那些在梁山水泊里等待着他的一切名誉,富有,和英雄的事业”“后悔和杨雄结识这回事”,又一会儿又转变了思想,认为戴宗、杨林是在骗自己入伙,“去干打家劫舍的不义的勾当”,被砍了头事小,丢了祖宗的脸面事大。待得石秀的思绪稍稍平静,初读者已料想他已无事可想之时,施蛰存笔锋一转,石秀的思想又由“对杨雄的敬佩”瞬间转至对其妻潘巧云美貌的渴慕。此处一段描写十分精彩,而石秀的形象则更为不堪了。“如他(杨雄)这样一尊黄皮胖大汉,却搂着恁地一个国色天香的赛西施在家里,正是天下最不平的事情”,俨然成了一个气量狭隘的小人模样。
  之后的叙述则是更加露骨地揭露了石秀的性错乱——对于妇人美脚的痴迷。最后才以“最强的自制力”克制了自己的欲望,暂时解决了内心的苦闷。
  “人生及一般动物的两大基本冲动是食与性,或食与色,或饮食与男女,或饥饿与恋爱。它们是生命动力的两大源泉,并且是最初元的源泉。”①石秀一旦不再为生计忧虑,便生起了“壯年男子的饥饿着的欲望”,开始为自己正直地拒绝潘巧云的卖弄风骚而深感后悔。一开始他的心思是“飘荡忐忑”的,而后更是被杨雄的皂色头巾惊得色胆全无,甚至因道德感而产生出“一阵悲哀”,慌忙退去。但当石秀知道了潘巧云和“裴如海这种秃驴”的私通关系时,却又生起了嫉妒的念头。这种嫉妒始终掩藏在石秀表面的正义面具之下,他的内心终于完全被多种理念左右:性欲、悔意、道义、孤独和妒意。此时他已被欲望左右,显得毫无主见,因此来到大勾栏寻欢实在我们意料之中。而此处也正是小说的一大转折点,石秀的欲念开始由之前的“因为爱潘之美貌而想睡她”向“因为爱潘之美貌却得不到而想虐杀她”转变。这一点确然发生在石秀见到了娼女“奇丽之鲜血”之时。
  此处又有一点再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石秀对于女人美脚的倒错情欲。足恋的确在人类中是很普遍的,具有原始的特征。②“还有些人完全不以生殖器为对象,但以身体的其他部分,如妇人的胸部、脚或毛发等,为情欲的对象。”③正如《花梦》中提到的那样,“一个青年,一定是好色的。”④这种性欲倒错的诱惑轻易地侵占了这个年轻男子的心。而后这种倒错不断地在石秀内心中蔓延,从惊异于娼女之血到诛杀和尚再到撺掇杨雄杀死婢女和潘巧云,他最终产生了对女性之血的痴狂和对女性痛苦情态的变态追求,完成了施蛰存对这一形象的最终改定。
  二、历史小说和隐藏的主观话语
  石秀此人原出自于《水浒传》,在此书中是一个武艺高强、急公好义的好汉。《水浒传》是一部讲述绿林好汉聚义经过的小说,具有伟大的史诗品格,对后世影响巨大。非常巧合的是,金圣叹批本的七十回《水浒传》恰好也是施蛰存所买第一部小说,⑤可见其对施蛰存后续创作产生的巨大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历史小说,施蛰存的《石秀》也同样不失为一篇一流的历史小说,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水浒传》为了表现108位好汉聚义的故事,采用了客观的叙事视角,而《石秀》这篇小说就是为“心理分析”而创作的,因此这篇小说除了借用《水浒传》中《智杀裴如海》这个故事的背景框架、人名情节以外,其他的部分大都源自施蛰存对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的接受以及其他的主观叙写。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曾经提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⑥这句话正是对于这两类历史小说区别的明晰概括。《水浒传》为了叙述事件的经过,往往着笔于人们可闻可见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等,它着重表现人物的英雄事迹和始末因果,其他藏匿于细处的诸如内心隐秘和潜在心理则往往一笔带过或避而不谈。而以施蛰存的《石秀》为代表的历史小说,则注重合理地、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主观再创造。作者巧妙地选择了这个粗看上去并无疑点,但细细推敲则另有玄机的“石秀杀嫂”片段,通过对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的内化和运用,再加以糅合个人主观的合理推断,实现了对石秀,作为一个凡人而非英雄的主体上的理解,令人耳目一新,创作出此心理分析小说名篇。
  施蛰存选择石秀这个人物来创作心理分析小说的确是有一定目的的。在我们看来,施蛰存特意选择石秀这个《水浒传》经典人物形象,并以个人的理解通过石秀的个体思维在小说中对他进行世俗化、去英雄化的改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自己能够顺畅地借文字进行“心理分析”这一过程。也就是说,作者在创作本文时,以心理素描为本,以事件情节为末;以“心理分析”为本,以历史改写为末;以历史小说的主体存在追求为本,以其外显表现和“上帝视角”的客观叙述为末。其行文重在逐步梳理主人公石秀内在心理脉络(性倒错及虐杀欲)的发展过程,探求和表明英雄表象下的世俗心理幽秘。可以说,施蛰存用自己的主观想象、客观分析将“石秀杀嫂”这一伦理故事扩充成了一个精神病案例。历史小说这一概念不过是本文的表皮,心理分析和主观话语追求则代表了《石秀》的精干脉络。所以对石秀此人心理分析的整个过程,才是《石秀》一文的根本主旨所在。
其他文献
摘 要: 一直以来,诸多学者都在讨论逼死黛玉的元凶是谁,关于此类探讨层出不穷,也有许多脱离了现实主义艺术描写的探讨,笔者认为稍有不妥。此篇论文,笔者试图从儒家文化、神仙道化思想以及黛玉本人的诗词这三个角度切入,去探讨在封建主义王朝统治下的黛玉困境,以此来解释黛玉在《红楼梦》 中最终不得不香消玉殒的悲惨命运。  关键词:黛玉 冲突 困境  《红楼梦》里的黛玉是一个富有诗书才华和理想色彩的人物,是金陵
摘 要:《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篇短篇小说,故事看似平淡,却颇具匠心。小说虽不魔幻,但仍然延续了马尔克斯一贯擅长的象征、影射等创作手法,在看似非常常见的做鸟笼、卖鸟笼的日常生活背后,揭示出世俗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冲突,彰显了普通人的精神困境:人性的割裂,内心的孤独。  关键词:象征 世俗 精神 割裂 孤独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的
摘 要: “如何定义网络文学”一度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热点,却极少有人对“网络文学”命名表示疑惑。二三十年来,大家一直使用“网络文学”,似乎理所当然。殊不知,这一不证自明的命名存在着诸多的模糊性。媒介命名是否准确?“网络文学”如何体现出民族性与世界性?在现今以网络类型小说为主流的泛文化娱乐全产业链中,再坚持“网络文学”的叫法是否有意义?在成长中的文学形态面前,相比定义网络文学现象,转而思考“网络
摘要:沈兼士先生论“祭”释“杀”犹可商。《汉语大字典》释“祭”亦欠妥。笔者认为獭祭鱼、鹰祭鸟、豺祭兽等之“祭”应释为“(捕杀后置物四围)陈祭。特指鹰捕鸟、豺猎兽、獭捕鱼等,若陈祭然”。  关键词:獭祭鱼 《汉语大字典》 陈祭 月令  《礼记·月令》:“(孟春冻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孟秋)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季秋鹏雁来宾,爵人大水为蛤,鞠有黄华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转向对个体情感的关注。在钟嵘《诗品》里,其序与品第条目多次肯定“怨”与“怨情”的合理表达。在《诗品》系统中,“怨”被置于最高的统领地位:“风力丹彩”“兴比赋”“自然英旨”等皆为其合理表达服务;被分为个体之怨和群体之怨内含怨情的17条相关品第条目体现出钟嵘的审美追求——美的悲态形式与情兼雅怨。  关键词:《诗品》 个体之怨 群体之怨 美学意味  目前,学界对《诗品》中“怨
摘 要:王禹偁被誉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这位著名的诗人曾任苏州长洲知县三年,写下诸多吴地山水诗篇。其中包括吟咏吴江的佳作,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赏读其吴江诗咏,不仅可以欣赏到江南水乡的秀美景色,而且可以感受到王禹偁积极用世的政治理想与人生追求,领略到这位北宋初期诗文革新运动先驱清新旷远的诗词风格。  关键词:王禹偁 诗咏 吴江  王禹偁被誉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这位北宋著名的诗文家曾在苏州做
我家阳台上有一小块空地,被我爸爸改成了一块小园子。说是园子,不过也就是用几块砖头圈出一块,往里面填上一层土而已。(开头语言诙谐幽默,有吸引力。精彩!)  我一直不看好这块“园子”。  有一年春天,爸爸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株葡萄,带着满心的期待种了下去。搭架、浇水、施肥……照顾得无微不至。可葡萄还是慢悠悠地、一点一点地朝着架子上爬去。(爸爸精心栽种一根葡萄,搭架、浇水、施肥,葡萄生长慢悠悠。)  一年过
摘 要: 21世纪以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态环境,许多社会公众关注的事件或问题最先由网络舆论引发,接下来才是主流媒体的跟进报道,进而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换句话说,在新媒体时代,舆论也可以成为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主要来源,其强大的舆论关注度成为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力量,传媒的新闻生产及传播方式发生了转变,从而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哲理角度对网络舆论与现实的互构关系进行解读,分析两者相伴而
摘 要:“池塘生春草”这则逸事蕴含着晋宋齐三代诗风演变及谢氏家族诗学思想发展的重要信息。这个时期,诗风经历了两个阶段,先是以形似及辞藻雕琢革新玄言诗的缺乏形象与辞采,接着是追求景中蕴情和自然精美的更高诗歌审美理想。谢灵运对“池塘生春草”的激赏正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变的过程,显示出他超越自身局限的努力,并为谢惠连、谢庄、谢朓等所继承发展,也可见谢氏家族自我革新的过程及其引领推动诗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摘 要: 《珍妮姑娘》是美国古典作家德莱塞的第二部小说,它是一部描写美丽无私但注定命运悲惨的可怜女性的著作。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珍妮的形象切入,使用维多利亚方式的“真正的女性”意识形态来分析珍妮的身份塑造工作及其伦理文化冲突,描绘主人公身份建构的虚幻本质,从而反映出美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衰落。  关键词:《珍妮姑娘》 身份构建 伦理文化冲突  一、《珍妮姑娘》的女性身份构建  《珍妮姑娘》描述了一个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