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为什么受中国人喜爱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4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牡丹一瞥


  牡丹又叫木芍药、洛阳花、百两金,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牡丹喜温喜光,耐寒耐旱,分布遍及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目前,牡丹在国内有300多个品种。
  牡丹的栽培历史悠久绵长。《诗经·溱洧》有云:“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牡丹和芍药同属,表明先秦时期人们就有可能种植牡丹了。东汉医典《神农本草经》收录牡丹为药材。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名作《洛神赋》中,描绘了生长在洛河之滨的牡丹。
  隋朝时,炀帝辟西苑,“易州进二十四相牡丹”,用以装饰园林。牡丹的栽培经历了由野生到人工、由民间到宫廷的过程。不过,要想真正了解牡丹,需要从色、味、形、韵等4个方面入手,体验“国花”的魅力。

色:视觉的盛宴


  牡丹的色彩,恰到好处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隋朝时,牡丹仅有红黄两色,进入唐朝,花色趋于多样,品种也日趋丰富。北宋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和《洛阳花木记》中,牡丹增至109色。南宋诗人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中描述,当时成都的牡丹品种就有65种。明朝文学家薛凤翔的《牡丹史》中,记载的牡丹品种多达274种。
  牡丹色彩的迅速增加,得益于种子选育的技术。陆游的《天彭牡丹谱》称:“多种花子,以观其变。”窥探出南宋花匠借助基因突变法培育牡丹新品的技巧。时至明朝,花匠夏之臣指出:“其种类异者,其种子之忽变者也,其种类繁者,其栽接之捷径者也此。”这表明当时运用基因突变法和嫁接法培育牡丹新品。

味:感觉的聚会


  牡丹的“味”是多种感觉的集合。唐末诗人皮日休咏牡丹香:“竞夸天下艳无双,独立人间第一香。”诗句突显了牡丹的色和香。科学研究表明,牡丹的香味源自花瓣中的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在醇类、烷类、酯类等物质的共同作用下,芳香浓郁,成就了嗅觉的专利。
  此外,牡丹的“味”还大有作为。明朝农学家王象晋在《广芳群谱》中记载,后蜀礼部尚书李昊常送友人牡丹花枝和兴平酥油,嘱咐对方:“俟花凋谢,即以酥煎食之,无弃浓艳。”这段趣闻首开了食用牡丹的先河。南宋文人林洪撰写《山家清供》时,把“牡丹生菜”列为16种花撰之一。明清时期,浙江金华民间做牡丹糕,相互馈赠。此后,人们用“酥煎”“面裹”“蜜浸”“汁脍”等做法,食用牡丹。

形:富貴的象征


  人们在辩色、闻香之外,还欣赏牡丹的花形。它有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等10种类型。《牡丹谱》中称:“一尺红者,深红颇近紫色,花面大盈尺,故以一尺名之。”折算成现在的长度,宋朝牡丹的直径超过20厘米。硕大艳丽的花型倍受瞩目,北宋名儒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坦言:“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在中国古代民间,牡丹对生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吉祥符》一书中,收录了286种吉祥符,与牡丹有关的符号就有20种。牡丹纹饰既能单独使用,又能和其他动植物相互组合,讨得“口彩”。如牡丹和猫、蝶在一起,意为“富贵耄耋”,牡丹和莲花搭配,意为“连年富贵”。民间婚嫁时,常见牡丹、石榴和蝙蝠等纹饰,期望“富贵多子”。这些纹饰广泛应用于服饰、瓷器、门窗等生活用品之中。牡丹寓意富贵,为晋升“国花”增色。

韵:文化的传承


  要想当选“国花”,文化底蕴必不可少。唐宋时期,是牡丹文化的繁盛期。《历代咏牡丹诗词四百词》中,唐朝五代的有125首,宋朝的有167首,其数量之多,足见唐宋文人对牡丹的垂青。牡丹诗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诗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诗人用芍药和荷花衬托了牡丹的清新脱俗。
  北宋欧阳修在洛阳做官时,发现春戴牡丹已是洛阳民俗:“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皆插花。花开时,士庶况为遨游。”这一民俗延续到明朝,博物学家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记载:“朝迁进御常有应时之花,然皆藏之窖中,四周以火逼之,隆冬时即有牡丹花,道其工力,一本数十金。”
  时至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描述:“京师腊月即卖牡丹、梅花、绯桃、探春诸花,皆贮暖室,以火烘之。”暖房育花不仅增加了冬季的花卉品种,还沿用至今。牡丹摆脱了物质束缚,升级为文化意韵,使人们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来源:“历史D学堂”微信公众号)
其他文献
铜仁市碧江区老干部工作按照全国、全省、全市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管理服务水平。  加强政治引领,进一步增强老干部认同感。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法纪教育为重点,举办专题宣讲报告会,召开老干部重大决策征求意见会、专题座谈会、重大情况通报会,定期组织老干部外出参观学习,注重抓老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率先建立“数字黔老”试点区(县),信息录入率达100%,手机客户
期刊
抓好统筹“关键棋”,安排部署到位。印江自治县委组织部高度重视“数字黔老”推广应用工作,组织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全县“数字黔老”推广应用工作,明确专人負责,按期完成平台构架搭建、数据库建设、信息收集、信息校对、信息录入、手机端App安装等工作。  抓好宣传“先行棋”,宣传引导到位。在推广应用中,利用微信群和QQ群,积极推送“数字黔老”平台,引导离退休干部下载安装使
期刊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大家照相时要面带微笑,精力集中,1、2、3,照!”这是织金县红十字会原会长罗志高为自己和曾加应同志举行退休合影时的讲话。  合影之前,红十字会召开座谈会,两位退休干部畅谈了自己的退休感言,对组织的关心和培养表示感谢。大家肯定了两位退休干部为红十字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恳请老同志常回家看看,會长杨开秀为两位退休干部颁发荣誉证书。两位老同志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注红十字会的发展,红十
期刊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关工委的首要政治任务。黔东南州关工委高度重视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11月16日,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州关工通〔2020〕15号),对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11月9日,州关工委召开主任办公会议,传达学习全会精神。11月30日,省人大选任联委副主任委员、州关工委主任梁承祥组织
期刊
近日,省关工委主任、省政协原主席王正福到兴义市检查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省委老干局副局长、省老年大学副校长和琪凯参加检查指导。州、市关工委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  黔西南州委常委、市委书记顾先林,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龙章怀,州关工委主任田忠明,常务副主任林素珍,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黄晨,副市长袁艺,市关工委主任王知荣,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吕正毅,副主任龚正久陪同检查或出席座谈会。  王
期刊
近日,纪念贵州省关工委成立30周年暨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贵阳召开。遵义市汇川区关工委主任李刚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遵义市汇川区关工委获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汇川区松林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文勇获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汇川区大连路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任学烈获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模范五老”。(汇川区关工委 黄婷婷)
期刊
近日,思南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教育活动。一是集合集会全面宣传。开学第一天,300余所学校通过第一次集合集会、国旗下讲话、开学典礼等形式对学生集中进行了热爱祖国、热爱学校、校安全法治、文明礼仪、自护自救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主题班会教育引导。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上安全主题班会课3000余节,思南中学、塘头小学、双塘第二幼儿园、瓮溪中学等学校
期刊
近日,遵义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家富,市关工委副主任李国士、赵斌率调研组到道真自治县就关心下一代工作进行调研。  调研组深入道真自治县关工委、第四小学关工委、玉溪镇关工委、玉溪镇巴渔村关工委实地调研后召开座谈会,听取该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调研组指出,道真自治县在基層关工委组织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贫困家庭学生帮扶救助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提炼。(道真自治县关工委)
期刊
为將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六盘水市水城区关工委不断改变工作思维,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工作举措,积极推动各项特色亮点工作有序推进。  落实保障用诚动人。水城区全面实行钱往基层投、人往基层走、力往基层使的一线工作法,按照办公经费有保障,干部工作有报酬的要求,不断加大政策、资金等向基层关工委的倾斜力度。完善制度用规管人。为加强对水城区关工委的管理,区关工委积极更新、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相继制
期刊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赤水市石堡乡的“五老”人员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活动,充分发挥“银辉”余热。  关爱留守儿童;石堡乡退休教师张辉祥坚持每周走访一次社区的孩子们,查看他们上网课的情况,并将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学校老师反馈。参与疫情防控;在疫情防控期间,兴农村退休干部袁栋成、红星村退休村干部袁帮杰、石堡乡退休教师张辉祥等积极参与各村、社区的走访摸排和宣传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