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除标准“一提再提”个税体制仍需“再改”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0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也一提再提,这当然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但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基本生活支出水平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建议我国打破“一刀切”式的费用扣除标准,实行“固定 调节” 的费用扣除办法。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制;费用扣除标准;一刀切
  
  一、引言
  
  费用扣除是对个人收入额征税时,允许扣除的费用限额。当个人收入高于费用扣除限额时,对减去费用扣除标准这个限额后的余额征税。 费用扣除数额的大小关系到一个国家纳税人数的多少,进而会影响个人所得税对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的调节。与其他税种相比,按照纯资产增加学说,对纯收入征税是个人所得税最为显著的特征。因此,也就有必要对应税项目总额进行必要的扣除,以维持公平税负原则。一般来看,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大体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生计费用;二是为取得收入所必须支付的有关费用。
  
  二、分析差距,打破“一刀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也一提再提, 这当然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使社会向和谐的方向发展。但笔者认为,工资、薪金所得税前费用扣除标准的调整应该考虑到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基本生活支出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地区之间的分配差距進一步拉大。具体见表1:
  
  (三)城镇居民之间收入和支出存在明显的差距。具体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的年人均收入为15 219.98元,是中等收入户(6 406.16元)的2.38倍,是最低收入户(2 834.70元)的5.36倍,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的年人均收入为23 483.95元,是中等收入户(7 753.86元)的3.03倍,是最低收入户(2 762.43元)的8.5倍。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的年人均消费支出为2 921.26元,是中等收入户(2 032.81元)的1.44倍,是最低收入户(1 301.05元)的2.24倍,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的年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4 332.62
  元,是中等收入户(2 293.98元)的1.89倍,是最低收入户(1 222.76元)的3.54倍。
  以上诸多差距的存在,就要求在设计费用扣除时,不宜采用全国“一刀切”的方式,实行形式上公平统一实际上却虚减了经济发达地区个人的基本生活费用标准,而必须考虑到以绝大多数地区和绝大多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基础,在地区间存在生活费用指数差异的情况下,实行扣除额浮动制。
  
  
  三、结论
  
  据此,笔者认为,调整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征税的税前费用扣除标准,必须贯彻适度合理原则,可考虑采用“固定 调节” 的费用扣除办法,以固定扣除为主,调节为辅。具体地讲,可以将全国统一的基本扣除固定在每人2 000元/月上,再参照国外的做法,以地区通货膨胀率为参照指标,规定每两年或三年对扣除标准进行上下调整。 为规范各地区扣税额的调整行为,应通过立法,规定各地区的税前扣除额必须由各省人大讨论并报经全国人大审批才能执行,不能各自为政,擅自调整扣除额。这样,既可适当兼顾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又能统一税法,更好地发挥其调控作用。当然,费用扣除标准改革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更该将其视为个人所得税制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要改,就要系统地改。否则,1 600元或2 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无论怎么定,都不能使其最好地发挥调节贫富差距,增加财政收入的基本功能。●
  
  【参考文献】
  [1] 刘隆亨.《个税法》修改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法学杂志,2006,(1):66-69.
  [2] 曹贺,赵莹.最低生活保障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计算方法探析[J]. 财政与税务,2006,(4):15-17.
  [3] 国务院令. 第519号. 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第二十八条.
  [4] 刘剑文.WTO体制下的中国税收法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6-128.
其他文献
[摘要]会计师国际联合会公立单位委员会、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等关于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成果丰硕,而我国关于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尚显薄弱。本文借鉴国际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来构筑我国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政府会计目标。  [关键词]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国际经验;构筑    一、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国际状;兄    在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会计师国际联合会公立单位委
林肖的散文,其文字始终处于思想漫游的状态。这种思想的漫游,对于林肖来说,收放自如仅仅是基本功,其可贵的特质是其散文的思想漫游不是观点、情境或现象的罗列,而是一种新颖的观点与情境刚刚呈现之际,更奇特的想法或情境便接踵而来,如此形成思维的浪潮,不断朝前推动。但林肖散文的思想漫游又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雅趣”,他极善于从最日常化的物象中概括某种犀利的观点。所以,其思想的漫游,不是学术论文撰述那般以概念为
摘要:本文从制定新资产减值准则的意义入手,在分析新准则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研究了新旧准则的差异。  关键词:资产减值;资产组;商誉减值    2006年2月,财政部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一资产减值》的基础上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减称新准则),新准则是将我国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准则中的有关内容整合修改而成的。    一、制定新准则的意义    新准则有关资产减值准备计
【摘要】新会计准则发布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其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品读新准则,可以发现其在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计量属性、财务报告等方面的特色与创新。    2006年2月15日,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发布,并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是我国财政、会计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成为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重要的里程碑。这标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商誉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商誉会计处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文章就商誉的本质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商誉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通过引入案例,分析其在会计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完善商誉的会计处理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商誉;无形资产;确认;计量;报告    引言:    在新经济时代,商誉在企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将商誉予以
[摘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借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125)和国际会计准则(1AS39),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对金融资产相关问题进行会计处理本文系统阐述了金融合成分析法及其优势,并对金融合成分析法在我国会计实践中的应用及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金融合成分析法;控制权;金融资产转移    随着资产证券化、信托、债券买断式回购等创新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金融资产转移已成为会计实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进
所谓“人工智能”,是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简称,英文简称“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简单地说,就是用机器实现目前必须借助人类智慧才能完成的事情和任务。  人工智能能干什么?  如果你只知道机器人可以下棋,那就OUT了。  当前,至少这些已实现——  无人驾驶汽车  谷歌、特斯拉、苹果等公司,当前
[摘要]文章对传统课程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进行了对比,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分析和探讨了如何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课程定位以及制定课程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在课程改革教学中与其配套的相关教材编写体例的改革。  [关键词]工作过程;学习情境;开发方法;教学设计    一、概述    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
【摘要】 本文利用Gartner Group公司的关于IT技术成熟度分析的光环曲线(Hype Cycle)技术,通过生命周期理论对XBRL的成熟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根据光环曲线所显示的XBRL生命周期得出的结论,认为中国的XBRL技术推广已经过了过度炒作的过热期,目前正处在谷底期。因此,当前正是对XBRL技术推广进行大量投入的最佳时机。同时,作者还提出要使XBRL走出谷底,要在三个方面有所发
【摘 要】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对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针对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存在“大一统”问题,将高校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分为高职高专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和学术型高校三个层次,并从不同层次高校会计专业(主要指专科和本科学生)生源质量和就业导向,研究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和差异性,从而为高校会计学专业分层次重构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