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得出推动阳光体育运动是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与推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一起抓,是落实学习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工作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阳光体育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科学发展观 必要手段
1.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青少年体质的增强,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老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这些政策的制定在当时起到了促进学生积极锻炼且提高健康水平的作用。同时,各高校也积极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的号召,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且各高校为了更好地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在校大学生体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初步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同时也为了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充分准备,从2004年的新学年开始,我校教务处协同体育教学部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体质达标测试,到目前为止,这种体质达标测试每个学期都要定期进行。[1]
2.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
笔者走访调查了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7所驻青高校,并在7所高校中发放调查问卷980份,回收924份,有效问卷为903份,其中每所学校回收有效问卷129份。调查问卷针对“学校对体质测试的重视程度、学生对于体质测试的态度、是否应付上级检查”等问题作了详细调查。中国海洋大学在测试安排、测试要求、测试组织和体弱认定方面都比较详细,而且对于身体健康的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应该说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面做得比较好。而其他几所高校相对来说比较差,特别是在学校对于体质测试的重视程度和学生对于体质测试的态度方面,还有的学校为了应付完成国家教育部要求的测试数据报送工作,做一些假的数据。下图为各高校在“学校重视度和学生消极态度”方面的调查图表: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学校的重视程度和学生的态度是息息相关的,学校的重视程度提高了,手腕硬了,要求比较严格了,那么学生理所当然也重视起来,态度比较积极;反之亦然。所以,各高校应加大力度,对于符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健康学生严格要求,跟平时的体育成绩和毕业时的学位挂钩,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这一点青岛农业大学做得比较好,凡是健康学生在学校体质测试不达标的学生,一律不准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在此,希望其他高校相互借鉴经验,制定各自的要求和标准,争取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得更好。
3.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情况
3.1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中的意义没有得到重视。高校体育活动开展实际情况与阳光体育运动差距较大,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主要途径,而现实中,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是常规体育课和课外竞技训练,所忽略的课外体育活动正是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重心,因为课外体育活动的自主性、可选择性、社会性、灵活性及娱乐性注定会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对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所以开展开外体育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保障。[2]
3.2开展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参与人数不能保证。每一学期相关部门都有活动的安排方案,但具体实施过程中会打折扣,那就是缩短了活动时间,减少了参与人数,或者对参与人数没能落实,再者就是无论什么活动参与人群都基本固定,做不到全员参与,更别提主动参与,这就违背了中央[2007]7号文件中倡导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文件中要求的是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与三到四次课外体育活动。
3.3开展活动中项目单一固定,模式陈旧老套。由于性别差异,大学生中男女对活动项目的喜好存在明显不同,在我们所安排的课外活动中所涉及的项目无非就是常规的活动,如篮球比赛、排球比赛、足球比赛、田径比赛等,现在有些条件较好的可以开展羽毛球比赛,但综合起来很多同学在项目上没有突出成绩的就很难参与到活动中。若想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就需要多设项目,场馆丰富,相关专业指导到位,安排合理。建议在广泛参与的活动中设置综合性难易程度适中的项目,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高校进一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方案
4.1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导向作用。阳光体育运动是近几年随着青少年体质逐渐下降才提出的,那么它的理论基础和参照标准就是教育部严格执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高校每学期都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而且测试数据都要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在我校没有启动阳光体育运动之前,学生体质测试的及格率没有预想的好,而且有弄虚作假、找人替考等现象发生。自从我校2008年开始启动阳光体育运动以来,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身体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紧迫感。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以《学生体质测试标准》为依据,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所测试的几个项目都穿插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体育游戏比赛或运动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致,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能为每学期的体质测试打下基础。那么我校2011的上报数据与2007年的上报数据相比达标率要高得多。并且学生作弊现象不再发生,原因是在启动阳光体育运动之后,学生体质明显增强;学校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过程中加大力度,跟学位挂钩,这就使学生在思想上的重视度进一步提高。在启动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我校体育部帮助并指导学校建立和完善体质测试,为学生提供规范、科学、方便的体质测试条件。
4.2定期举办各式各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以体育部为主,每年举办一次全校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联赛,每两年举办一届体育文化艺术节。各学院也要经常组织区域范围内的学生体育竞赛或综合性运动会。我校每年必须举办以田径项目为主的春、秋季运动会或体育节。要改革学校体育竞赛的传统模式,创编群体性竞赛项目,突出健身、娱乐功能,经常举办篮、排、足球比赛,乒乓球、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比赛,跳绳、踢毽、长跑冬季三项比赛等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5.高校要本着践行科学发展观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让《学校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与阳光体育的开展相辅相成,取得互助效果。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结束部分,也是终身体育的开始部分,因此无论是意识上还是行为上都应该让学生有一定的习惯,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观念;以在短期内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目标,采用广泛开展各项课外活动,积极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为手段,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与国家规定的标准相差甚远。而阳光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手段,对于增强在校大学生体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
参考文献:
[1]王乃英.由我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所引发的几点思考[J].山西体育科技,2007.09.
[2]龚建亭,刘长江.陕西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9.09.
[3]王春雷.阳光体育运动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关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9.10.
关键词: 阳光体育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科学发展观 必要手段
1.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青少年体质的增强,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老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这些政策的制定在当时起到了促进学生积极锻炼且提高健康水平的作用。同时,各高校也积极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的号召,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且各高校为了更好地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在校大学生体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初步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同时也为了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充分准备,从2004年的新学年开始,我校教务处协同体育教学部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体质达标测试,到目前为止,这种体质达标测试每个学期都要定期进行。[1]
2.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
笔者走访调查了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7所驻青高校,并在7所高校中发放调查问卷980份,回收924份,有效问卷为903份,其中每所学校回收有效问卷129份。调查问卷针对“学校对体质测试的重视程度、学生对于体质测试的态度、是否应付上级检查”等问题作了详细调查。中国海洋大学在测试安排、测试要求、测试组织和体弱认定方面都比较详细,而且对于身体健康的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应该说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面做得比较好。而其他几所高校相对来说比较差,特别是在学校对于体质测试的重视程度和学生对于体质测试的态度方面,还有的学校为了应付完成国家教育部要求的测试数据报送工作,做一些假的数据。下图为各高校在“学校重视度和学生消极态度”方面的调查图表: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学校的重视程度和学生的态度是息息相关的,学校的重视程度提高了,手腕硬了,要求比较严格了,那么学生理所当然也重视起来,态度比较积极;反之亦然。所以,各高校应加大力度,对于符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健康学生严格要求,跟平时的体育成绩和毕业时的学位挂钩,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这一点青岛农业大学做得比较好,凡是健康学生在学校体质测试不达标的学生,一律不准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在此,希望其他高校相互借鉴经验,制定各自的要求和标准,争取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得更好。
3.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情况
3.1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中的意义没有得到重视。高校体育活动开展实际情况与阳光体育运动差距较大,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主要途径,而现实中,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是常规体育课和课外竞技训练,所忽略的课外体育活动正是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重心,因为课外体育活动的自主性、可选择性、社会性、灵活性及娱乐性注定会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对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所以开展开外体育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保障。[2]
3.2开展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参与人数不能保证。每一学期相关部门都有活动的安排方案,但具体实施过程中会打折扣,那就是缩短了活动时间,减少了参与人数,或者对参与人数没能落实,再者就是无论什么活动参与人群都基本固定,做不到全员参与,更别提主动参与,这就违背了中央[2007]7号文件中倡导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文件中要求的是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与三到四次课外体育活动。
3.3开展活动中项目单一固定,模式陈旧老套。由于性别差异,大学生中男女对活动项目的喜好存在明显不同,在我们所安排的课外活动中所涉及的项目无非就是常规的活动,如篮球比赛、排球比赛、足球比赛、田径比赛等,现在有些条件较好的可以开展羽毛球比赛,但综合起来很多同学在项目上没有突出成绩的就很难参与到活动中。若想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就需要多设项目,场馆丰富,相关专业指导到位,安排合理。建议在广泛参与的活动中设置综合性难易程度适中的项目,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高校进一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方案
4.1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导向作用。阳光体育运动是近几年随着青少年体质逐渐下降才提出的,那么它的理论基础和参照标准就是教育部严格执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高校每学期都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而且测试数据都要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在我校没有启动阳光体育运动之前,学生体质测试的及格率没有预想的好,而且有弄虚作假、找人替考等现象发生。自从我校2008年开始启动阳光体育运动以来,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身体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紧迫感。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以《学生体质测试标准》为依据,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所测试的几个项目都穿插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体育游戏比赛或运动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致,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能为每学期的体质测试打下基础。那么我校2011的上报数据与2007年的上报数据相比达标率要高得多。并且学生作弊现象不再发生,原因是在启动阳光体育运动之后,学生体质明显增强;学校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过程中加大力度,跟学位挂钩,这就使学生在思想上的重视度进一步提高。在启动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我校体育部帮助并指导学校建立和完善体质测试,为学生提供规范、科学、方便的体质测试条件。
4.2定期举办各式各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以体育部为主,每年举办一次全校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联赛,每两年举办一届体育文化艺术节。各学院也要经常组织区域范围内的学生体育竞赛或综合性运动会。我校每年必须举办以田径项目为主的春、秋季运动会或体育节。要改革学校体育竞赛的传统模式,创编群体性竞赛项目,突出健身、娱乐功能,经常举办篮、排、足球比赛,乒乓球、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比赛,跳绳、踢毽、长跑冬季三项比赛等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5.高校要本着践行科学发展观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让《学校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与阳光体育的开展相辅相成,取得互助效果。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结束部分,也是终身体育的开始部分,因此无论是意识上还是行为上都应该让学生有一定的习惯,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观念;以在短期内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目标,采用广泛开展各项课外活动,积极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为手段,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与国家规定的标准相差甚远。而阳光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手段,对于增强在校大学生体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
参考文献:
[1]王乃英.由我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所引发的几点思考[J].山西体育科技,2007.09.
[2]龚建亭,刘长江.陕西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9.09.
[3]王春雷.阳光体育运动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关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