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贾诩的职场秘诀

来源 :华夏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36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东汉末年是个公司林立的时代,形形色色的大小公司走马灯似地起落兴衰,而那些应聘找活干的英才和庸才,也在其间走马灯似地转动,跳槽那是免不了的。
  然而,跳槽也是个技术活,要找到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的最大公约数,跳槽之际又要让新公司不怀疑自己的忠诚度,不鄙视自己的人品,这个分寸不好拿捏,吕布就是没玩好才玩完的。倒是有一个业务骨干和智者,在这方面颇有成功经验,我们一起来翻阅他的职场经历,并从公司竞争和人才流动的角度去重塑那段历史。
  此人就是贾诩。
  危机公关
  贾诩是甘肃人,这个在三国职场叱咤风云的业务骨干、公司精英,其实在年轻的时候表现也不咋的,走到大街上,没几个人认识他,估计学校打的评语也是平平吧。当然,我们也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问题,表现平平很可能是低调使然。
  不是贾诩平平,而是贾诩低调,当时就有人看出了这一点。此人叫阎忠,他很瞧得起贾诩,甚至把小贾抬高到张良、陈平的地位,“谓诩有良、平之奇”,所以推荐贾诩出来参加工作。阎忠果然没看走眼,贾诩有一回就轻松地化解了一次关乎性命的危机。
  某年,贾诩因为生病辞职,和一群人回家,结果路上碰到一伙势力很大的地方组织,贾诩和同行的人都被俘虏了,这伙人处置他们的手段很残忍,要活埋了他们。
  贾诩这个时候在心里盘算着救兵,算来算去,算到了当时威震西北的段太尉。其实,这段太尉跟他贾诩八竿子都打不着,但是为了摆脱危险,他打算把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资源先用起来。只见他煞有介事地说:“我是当今西北段太尉的外孙,你们不要埋我,我外公会花钱赎我。”贾诩说得有鼻子有眼,唬得那个地方组织的人不敢把他咋样,还正儿八经地和他结盟,送他走。
  那个远在朝廷的段太尉,做梦都没想到他的身份和威严被一个毫不相关的人给用了一回。当然,不是用来诈骗,而是用来自救。从这个案例来看,贾诩很善于利用当时大公司的威望,尤其善于分析各个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组织的心理,例如西北地方小组织对太尉的畏惧心理,从而以此牵制前者,寻求自己的安全。
  贾诩的这种智慧,运用在他以后的职场跳槽上,显得游刃有余。
  跳槽经历
  贾诩走上为人瞩目的历史舞台,是从加入董卓的公司开始的。因为他本人是西北人,董卓又是在西北创业,所以贾诩理所当然地在董卓的西北公司当雇员。
  那段时期,贾诩的工作环境极其不稳定,因为正好是公司更换最频繁的时候,作为一个员工,他贾诩只能在公司的变换中跳来跳去,但他还是有清醒的意识,能撇开一时的危机,看公司的长期愿景。
  例如在董卓身死之后,当原西北公司的管理层都纷纷叫嚷着解散时,贾诩显示出了非凡的眼光,劝阻道:如果我们现在把公司解散了,不正好方便了对手进一步击垮我们吗?我们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保持西北公司的完整性,采取积极进取的办法,往长安行进,反而有一线生机。如果失败,公司再解散不迟。
  贾诩的策划鼓舞了西北公司的残余人马,于是大家往长安行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结果——赶走了吕布,从一家面临被解散的公司升级为控股长安城的大公司。
  后来,西北公司老板李榷和郭汜没有听从智囊贾诩的建议,不可遏制地走下坡路,贾诩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不得不盘算自己的出路。他把当时的各大公司都盘算考量了一下,最终选中了一家小公司,那就是南阳的张绣集团。
  当然,贾诩也不是那么猴急,一下就跳到张绣集团去。他先是找家公司过渡了一下,这家公司的老板叫段煨,是他的同乡,但又不重用贾诩,贾诩就在段煨的公司里上了一两个月的班,然后以联系业务的名义,堂而皇之地去了张绣的公司,被对方当成首席策划师和经理人。
  不过,张绣的公司也只是一块跳板,贾诩其实是琢磨着往曹操的公司跳,怎么个跳法呢?贾诩很有创意:带着老板一起跳槽。
  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张绣的公司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并入袁绍的河北公司,要么并入曹操的许昌公司。老板张绣当时的想法是倾向于并入袁绍公司,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好意思去见曹操,当年他在与曹操的争战中杀死了曹操的儿子曹昂和猛将典韦,这个梁子不好解开。
  贾诩却不这么认为,觉得加入曹操公司才合理。他的分析很有天才色彩:其一,曹操借壳上市,借的是汉朝的壳,“挟天子以令诸侯”,有高度;其二,袁绍公司多我们一个不多,少我们一个不少,因为他们太大了,我们进去,他们不稀罕,我们的股比也容易被稀释,但如果我们转入曹操公司,对他们做大做强有关键性的影响;其三,老曹想要比老袁强,实力上暂时跟不上,但度量上得胜过他袁氏公司,我们投奔老曹,正好让他做一个有度量的好示范。
  张绣通过了贾诩的策划方案,果断地投奔曹氏公司,一切如贾诩预期的那样,曹操对张绣的投奔如获至宝,拉着张绣的手,欢喜得不行,还说:能让我们公司的信誉名扬天下的人,就是你们了,“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贾诩的策划,让曹操的公司信用大为增值,也让张绣找到了合理的合作对象,当然,于私而言,让他贾诩终于停止了跳槽的步伐,他从西北公司到段煨公司过渡,然后跳到张绣公司,最终定在曹操公司。
  跳槽定位
  贾诩在各大公司间跳来跳去,其信誉度和忠诚度没有受到怀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纯粹以技术人员的面目出现,不干坑爹的事,尤其不能坑前任老板。
  曹魏集团里跳槽而来的员工多了去了,例如张郃、高览和许攸,是从袁绍集团跳过来的;张辽,是从吕布集团跳过来的;徐晃也是跳槽过来的。他们在曹氏集团都同样成为骨干和高层,说明曹老板还是重用技术派的。例如贾诩,无论是在西北公司,还是在张绣公司,以及后来的曹操公司,都是玩技术的。他曾指导张绣击败过曹操,曹操不仅没有记恨他,还记住了他的技术,所以后来极其重用他。贾诩在曹氏公司也不掺和其他与技术无关的事,需要他的技术,他就出来干活,不需要的时候,就窝在家里当宅男。
  为什么吕布就没玩转跳槽这活呢?不是跳槽不对,而是他坑爹得厉害,吓坏其他公司的老板了。
  历史告诉我们,跳槽是难免的,但不要败坏你的忠诚度和信誉度,宁可以技术招人嫉妒,千万不可以人品招人恨。
  (据《广州日报》刘黎平/文)
其他文献
额头纹——睡眠不好  额头纹某种程度上可检验你睡眠质量是否好坏。“通常来说,额头纹突现是由长期睡眠不足引起的。”  驱“纹”法:1.在你的枕头上滴上几滴薰衣草精油,你就能好梦一晚。2.柠檬能起到镇定作用。此外,大米、燕麦等谷物外部谷皮均含有可帮助改善睡眠以及维持镇定的血清素。  鱼尾纹——肾虚?  中医认为,人体肾脏在脸部的反射区是在眼外角与耳朵相连接的部位,眼角有很深的鱼尾纹,就该考虑一下是不是
期刊
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相对大大下降。许多人为了避免室内干燥,纷纷使用加湿器加湿。但加湿要有度。—般来说,室内湿度在40%-60%的时候,人体都会感觉良好。因此,使用加湿器一定要注意几点:  1.最好配置一支湿度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50%左右,超过湿度就要停机,长时间使用加湿器,不利于人体健康。  2.要注意通风,合理选择通风时间,虽然天冷,每天开窗换气也不应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最多30分
期刊
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他在与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会谈中指出,中国永远不会忘记老朋友。50多年前,周恩来总理率团访问非洲十国,被称为新中国外交史上建立中非新型关系的 “开山之旅”,成为中非用50年历史书写成的“老友记”的序言。  出行代号“赵”  1963年12月13日到1964年2月5日,周恩来率团首次踏上非洲大陆,先后访问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
期刊
德国街头一家咖啡馆里,几人各自一杯咖啡、一本书。在咖啡香、书墨香中,时间也仿佛慢下了脚步。这是“慢读俱乐部”在活动。  所谓慢读俱乐部,就是会员们找家咖啡馆,聚在一起,关掉手机等电子设备,专心阅读至少一小时。慢读俱乐部最早起源于新西兰,逐渐流传至其他国家和地区。俱乐部创办者梅格·威廉斯称,传统读书俱乐部是让阅读爱好者聚在一起分享阅读体验、探讨文学,而“慢读俱乐部”则不同,它只是给会员提供一个不受干
期刊
毛泽东去世前接见的最后一位西方政要——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近日逝世。他是继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之后,又一位和中国五代国家领导人有过交往的外国政要。  施密特曾十几次访问中国,是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曾说,中国是一个“好邻居”,他告诫西方,在与崛起中的中国打交道时,“不要倨傲自负地在道德和政治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  力促前任总理尽快与中国建交  1974年至1982年,施密特出任联邦德国
期刊
清朝末年,京张铁路上的“清华园车站”,是詹天佑先生的手迹;民国时期的“南京车站”,则出自于右任(曾任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交通次长)先生的手笔。它们都堪称旧中国铁路史上最著名的站名书法。  新中国兴建的一些火车站留有国家领导人的墨宝。“北京站”是毛主席的亲手题字。“天津站”“深圳”“重庆”和“关寨站”为邓小平的手书。“扬州站”和“北京西站”“九江站”是江泽民亲笔题写的。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领导在视察铁路建
期刊
《子夜》一书的得名是茅盾先生反复推敲得来的。最初他曾拟了三个书名:《夕阳》《燎原》《野火》,后来决定采用《夕阳》。《夕阳》取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登乐游原》一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作者以此寓意蒋政权当时虽然战胜了汪、冯、阎和桂、张系的军阀,表面上是全盛时代,实际上已在走下坡路了,是“近黄昏”了。在茅盾现存的这部巨著的手稿上,赫然竖写着中文“夕阳”二字,还横写着一排英文,其大意是:“黄昏,太阳
期刊
1948年9月,济南战役打响。战前,解放军群情激奋,喊出了“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但激战至24日济南解放,解放军找遍了全城也不见王耀武的踪影,于是展开大规模排查工作,命令要求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王耀武哪去了?  这天早晨,在山东寿光的一个村子里,有农民报告说,他们在自家茅厕里发现一种从未见过的纸,非常白。在当时的山东农村,一般的老百姓解手大都用不起纸,即便是稍讲究的城里人,用的也都是粗糙
期刊
胡耀邦提倡“每个干部要读2亿字的书”。有一次,秘书陈维仁问起这个话题,他对陈维仁说:“每天坚持读几个钟头,几万字不多嘛。这样日积月累,2亿字不算多吧。”  在团中央工作期间,胡耀邦曾经给团中央的干部提出要求:“要读马恩列斯的全集,要读四书五经,要读完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要读完《二十四史》。”他认为“这些书一共有5000万字,即使一个人一天能读1万字,要读完这些书至少也要14年。”“20多岁的干部按
期刊
杜月笙是上海滩黑帮大佬,但他一直想把自己洗白。  抗战胜利后,毁家纾难的杜月笙属意上海市长的位置,他感觉这是洗白的最佳机会。可是,蒋介石没有答应他。随后,杜又参与竞选上海市参议会议长,国民党高层同样意见歧生。于是,杜及门生安排了一次奇葩的选举,先让杜高票当选,随即宣布因身体原因辞职。这是一种变相的抗议,表达了杜的极度渴望与无奈。  尽管杜月笙努力想洗白,但一旦核心利益遭到触犯,他做出的第一反应,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