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金琴高速浅谈软土地基的危害与处理措施

来源 :大陆桥视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88413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珠海市地处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是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其地貌单元以海积平原为主,软土分布广泛。由于其形成机理的特殊性,软土具有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等特性。珠海市金琴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途径多个水道以及沿海地带,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分析珠海市金琴高速公路工程中由软土地基带来的危害,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使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都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危害;处理措施
  软土一般指含水量大、高压缩性、低承载力、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主要可分为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由于软土拥有其独特的特性,使软土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很难被至演变成流动状态。因此,淤泥和淤泥质土的稠度实际上通常处于潜流状态。常见的软基处理压密实,甚至也来不及压密。淤泥和淤泥质土都属于软土,正常状况下呈软塑状态,但是其结构很不稳定,容易遭到破坏,而且一经扰动破坏,其强度就会剧烈降低至完全丧失承载力。
  一、软土地基造成危害的原因分析
  (一)软基路段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在公路建设工程前期根本没有对施工进行科学的可行性报告研究,所以对工程地点的地质、水文、气候问题没有搞清楚就忙于进行施工。
  2.道路的设计根据道路的分级,要求设计单位必须持有国家规定的合法设计资质。此外,道路设计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设计人员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工作。
  3.施工过程中的大意与不负责任。
  4.工程监理没有运用好自身的权利以及尽到义务,没有把好质量关。
  5.客观原因。
  6.地基土质所处环境不佳。
  (二) 软基处理应注意的事项
  1.施工现场应干净整洁,排水应符合科学,垫层砂砾应有足够的强度以及有良好的级配,渗透性应满足要求。
  2.加筋用土工织物的各项材料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到场的材料须附有合格证。
  3.软基路段填筑前,须先埋设观测沉降用的机具、仪器,按设计提供的指标观测。
  4.软基路段的桥台桩、涵洞、通道等部位,应等软基预压完或沉降稳定后才可开始施工。
  二、金琴高速軟基处理情况
  (一)珠海金琴高速概况
  广东省珠海市金鼎至横琴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起于珠海市区北部的金鼎,与(北)京珠(海)高速公路东线对接,路线向南沿港湾大道、金凤北路,穿凤凰山,沿中山市与珠海市的边界途经造贝村,跨越前山水道,穿将军山,跨马骝洲水道,终于横琴口岸,路线全长约32.55km,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项目总投资估算44.2亿元。本项目分两期实施,目前先实施一期工程为金鼎至南屏段,全长20.949公里,项目概算34.7亿元。采用双向六车道,共布设互通式立交4处,共布设特大桥8230/4(m/座)、大桥4206/8(m/座),凤凰山长隧道1660/1(m/座)(利用已建)。二期工程(南屏至横琴段)暂缓实施待启动,金琴高速一期工程于2013年12月25日正式动工,计划2016年年底一期工程建成通车。
  (二)线路工程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珠海市金鼎至横琴高速公路工程位于广东省珠海市境内,区内的地貌单元包括侵蚀丘陵地貌和侵蚀堆积地貌(冲积平原)两种,并以冲积平原分布较为广泛,冲积平原多呈狭长带状分布其间。路线地貌总体为谷岭相间,路线走向与山脉和河谷的延伸方向多数与近正交或斜交。
  2.气象与水文。
  (1)气象
  项目所处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2.4℃,历年平均降雨量1998.3mm,历年平均蒸发量1632.5mm。每年的夏秋两季为汛期,占全年降雨量的80%。5~10月份为台风季节,秋季台风次数最多,平均每年都有4.0次台风会影响本区,其中大暴雨0.9次,二十年特大暴雨2次。
  (2)水文
  线路位于珠江流域的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区,珠江三角洲河网基本呈现为以纵向大汊河为主干,横向小枝杈为支流的网状结构,主干河道走向相对顺直而且都很宽,而河流分支则刚好相反,都较弯曲且窄,河道时分时合,河流主要流向东南或向南入海,局部在路线内迂回曲折由东向西或由西向东,汇集珠江口后,流入南海。
  (三)岩土工程地质
  1.工程地质岩组。
  根据路线区岩层坚硬程度、抗风化能力和基本物理学性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考虑岩层组合特征,将岩层划归两大工程地质岩组:① 松散、松软堆积层岩组;② 侵入岩岩性组。
  2.工程地质分区。
  根据公路沿线所经区段的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结合地形地理条件、地质构造,全线可根据地势划成两个区,即平原区和丘陵区。
  (四)工程地质评价及处理措施
  区内没有活动性断裂通过,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较小;该区地处地震级地震多发区,因此其地域地壳稳定性属基本稳定。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区内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总体上沿线路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对隧道、桥梁及路基工程影响较小。处理措施有:
  (1)换填法;(2)排水固结法;(3)强夯法;(4)水泥搅拌桩法;(5)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6)旋喷桩法。
  三、结语
  以遵守规范为前提,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并且在施工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规范及为未来的工程施工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从当前常见的软基处理措施结合实例,参照地质资料,重点论述了对该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点以及相关建议,尤其是水泥搅拌桩在对该路段软基处理的效果优良,可以为类似工程借鉴。
  参考文献:
  [1]中铁建港航局集团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珠三角软基处理试验工程报告集[R].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2]河海大学,交通土建软土地基工程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张留俊,王福胜,刘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R].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4]杨仲元,软土地基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5]李彰明,软土地基加固的理论、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6]毛绪美,软土地基工程地质特性评价--以佛山市中心城区为例[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
  [7]李彰明,软土地基加固与质量监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孟显乐,男,汉族,1988年1月17日,专科,助理工程师,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省南阳市。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今,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跃居世界首位,距离长,规模大。国家虽然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养护,但是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却依然加速缩短。这对资源是巨大的浪费。目前,我国开始注重高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这能有效地避免以往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的弊端。为此,本文主要就预防性养护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  一、预防性养护技术概述  预防性养护技术是目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路桥工程建设水平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我国城乡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也给道路和桥梁工程造成了较大的交通压力,一些路桥工程建设过程中遗留的安全问题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而必须要对当前的路桥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和升级,对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促进路桥工程建设整体质量的提高。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路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性中很现实且十分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给出了一层有下垫反射面的非球形粒子散射的标量辐射传输方程一、二阶迭代解,推导了相函数各阶Legendre 展开系数与随机小椭球粒子相函数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层随机小椭球粒
期刊
【摘 要】作为建筑施工的基础工作,深基坑支护的技术环节紧密联系又相互独立,任何一个环节的施工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因此控制技术要点,强化施工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分析,能帮助我们更高的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安全,控制施工质量,促进高层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建筑基础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基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