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合理“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xx03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理“猜想与假设”能力,是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目的之一。为此,教师应让学生体验实验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留给学生合理猜想的空间;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挖掘学生合理猜想的潜能;引导学生感悟物理科学方法,提升学生合理猜想的思维层次;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合理“猜想与假设”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 合理猜想与假设 物理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40071
  一、引言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物理学科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应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更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式。牛顿说“没有大胆的假设,就没有大胆的发现”,科学发展中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源于猜想与假设。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合理的“猜想与假设”是指学生在实验体验的基础上,借助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对接触到的问题发挥积极思维,通过自主思维加工对未知的物理现象和问题作假定性解释和说明。它是科学探究的一个核心环节,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作预见性的思考,为设计、动手实验、收集信息、分析和解释信息指明了大致的方向,帮助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和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沿预定的方向进行探究。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猜想与假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研究物理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由于教师引导的欠缺和学生经验、认知水平、物理科学方法的不足,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常流于表面,没有充分发挥这个探究环节的教育功能。有的教师在没有提供任何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凭空想象,有的学生看了书本上的结论,懒于猜想,一猜就中。虽然常有教师鼓励学生勇于猜想,引导学生进行发散联想,但学生的猜想常是宽泛、不切合探究主题的胡乱猜想。如何在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合理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观摩了众多物理名师的课堂教学,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尝试从以下几方面作些分析探讨。
  三、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合理“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体验实验过程,给予学生合理猜想的空间
  操作流程:实验体验活动——个体认知冲突——提出合理猜想与假设。
  学生实验体验:指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活动加深对物理现象的感知和体验。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猜想的物质条件(器材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获得感性认识,这些是学生合理猜想的前提、基础。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创立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有两个发展水平,第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给出的任务;第二个是潜在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必须在教师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任务,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不应消极地适应学生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比如,在探究凸透成像规律时(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生的前认知是凸透镜能成放大正立的像,却不知道凸透镜还能成倒立、缩小的像和倒立、放大的像。观摩2014江苏省物理优课比赛时,发现蔡军老师是这样引导的:(1)学生拿起桌上f=5cm的凸透镜,慢慢站起来远离书本上的字,学生透过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同一个字,体验字的像的变化情况,然后又慢慢地从远处靠近书本上的字,再次体验像的变化,学生通过两次亲身体验,发现凸透镜还能成放大倒立的像。(2)继续远离书本上的字,还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像,这时学生感觉很意外,此时学生发现刚才观察到的字的像和原有的认知(近处能成正立放大像)不一样,有冲突,因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什么原因使凸透镜分别成不同的像?)(3)这时教师追问:同一凸透镜成不同像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这时大部分学生能提出合理猜想:可能是凸透镜到书本上字的距离不同,因而成不同像,为进一步探究“在凸透镜焦距相同的情况下,物距不同时,凸透镜成不同像的规律”指明了方向,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究这个问题的欲望。
  可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做中”思,“做中”猜,能有效提升学生猜想与假设的有效性。
  2.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挖掘学生合理猜想的潜能
  操作流程:组内活动体验——学生间思维冲突——提出合理猜想与假设。
  自主合作讨论,提出猜想:指在物理探究教学中,将课堂学习过程还给学生,教师为学生创设对话、交流、合作学习的环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合作讨论等学习活动,发现有的新问题、新知识,与自己原有的认知发生冲突。不同的学生,因为生活经验不同、认知水平也不同,所以他们对同一现象和规律会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猜想,这些意见和猜想中,有的可能存在矛盾冲突。杨振宁在回忆西南联大读书时说“在我们的物理课堂中只能听懂一半,另一半是晚上和同学闲聊中搞懂的”,可见我们的物理探究实验应提倡“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讨论”中,挖掘合理猜想的潜能。
  比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苏科版物理八上),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讨论,并进行猜想。甲乙两位同学合作进行实验探究,他们实验的器材是家用平面镜、跳棋,探究的内容是人脸和跳棋在平面镜中的成像情况。体验探究:首先,甲同学手拿跳棋,由远到近,走向平面镜,最后将棋子垂直镜面放置,观察跳棋的像的大小变化;接着,乙同学拿着镜子不动,两人相互观察对方脸部在镜中像的大小变化。教师提出问题:(1)物与像的大小是什么关系?(2)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什么关系?引导组内同学合作讨论、猜想,并讲出猜想的理由。学生的猜想:(1)课堂观察中发现,脸越靠近平面镜,脸的像占平面镜的比例就越大,所以提出猜想“物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2)棋子垂直镜面放置时,物和像的大小大约相等,猜想“物和像的大小相等”。这时组内同学进行激烈的讨论、思辨,此时的合作讨论大大提升了学生对“物和像大小关系”猜想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在互动中大大提升了合理猜想能力,达到了物理探究活动的本质要求,学生科学思辨的素养得到了培养。
其他文献
2012年2月27至28日,中国百草枯产品管理与社会责任关怀工作组2012年医生顾问年会在云南召开。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罗海章理事长参加了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会议由曾途主
结合排水固结法加固某软土地基工程实际 ,用三维固结理论求解土层固结度 ,又用根据实测孔隙水压力消散曲线推算的固结度加以验证。证明三维固结理论求解设置塑料排水板堆载预
芹菜,属伞形科植物。有水芹、旱芹两种,功能相近,药用以旱芹为佳。旱芹香气较浓,又名“香芹”,亦称”药芹”。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钙、磷、铁、钠等,同
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催生了众多企业异军突起;市场竞争的社会环境,给锐意进取、善于创新的法人实体营造了茁壮成长的良好氛围。北京华银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银公司)紧
3月8日下午,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罗海章理事长、曹承宇副秘书长、各省协会秘书长及各农药媒体代表等近40人到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参观。
本文将深入研究初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提出在教学中运用较好的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初中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初中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素质教
期刊
温州是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先发地区和股份合作经济的发祥地,其经济发展的模式被称为"温州模式",倍受世人关注.文章主要探讨"温州模式"和"温州经济探秘游"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
2012年,我们期待更多幸福。对于我们普通百姓来说,工资涨一点,税赋轻一点,行情准一点,看病上学便宜点,厂商沟通容易点,生活过得轻松点,幸福指数就OK了!就中国农资界而言,2011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