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的山西依然清冷,大运高速公路蜿蜓在灰黄色的平原上,钢筋水泥的现代结构和上百万年形成的黄土地貌亲密地吻合在一起,这种时空交错的现实美感让人不禁在思绪上产生遥远的遐想,汽车就在这样的韵律中泛着初升太阳的暖光奔向远方。孝义市——此行目的地,终于映入了我们的眼帘。
孝义市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工业城市,市域内煤炭蕴藏量达90.5亿吨、铝的蕴藏量2.6亿吨。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该市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在山西排名第二,2005年全国排名102位。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典型的资源型县级市,也因为环境、资源协调发展而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最主要的问题有: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人们争议不断。车驶入市境,放眼望去,宽阔的街道车水马龙,两旁高楼林立,给人强烈的感受却是: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资源型、环保型城市,已骤然成形。
席卷孝义的环保风暴
接待我们的是市政府一位姓许的秘书长,他热情地握着记者的手,笑着说:“欢迎媒体的同志们前来监督!”言语中难掩自豪!
近年来,孝义市紧紧围绕争创全国百强县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三大目标”,不断完善加快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沉着应对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财政收入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二。当然,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的市域环境的结构性污染问题也格外引人注目。孝义市政府深感责任重大,从2000年以来,就始终把解决结构性污染作为最大的战略任务。从2000年的“环保零点关停行动”开始,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攻坚,先后开展了关停取缔土焦、改焦、铝矾土竖炉、铝矾土倒烟窑等环保专项行动。2002年,全市土焦炉被彻底取缔。2003年,在全省率先结束了改良焦生产时代,取缔改良焦经验在全省推广。2004年、2005年在遏制小机焦违规建设的同时,开展了电力、水泥、冶炼、洗煤、化工等重污染行业企业的关闭取缔和限期达标治理工作。截止到2005年年底,孝义市共炸毁取缔烟囱979根,推倒焦炉、倒烟窑5830座,关停企业417户,共损失固定资产20多亿元,直接减少税费4亿元。
2006年,孝义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展开了整治全市焦化企业污染攻坚战。孝义市市长张旭光更是铿锵坚决:“根源不取,痼疾难除,不下痛手,何以明志?”于是,随着一声声巨响,一根根排污烟筒被轰倒在地,当年就关停违法违规企业13户,其中关闭5户机焦企业,3户冶炼、1户洗煤,停建了尚未动工的两户和违法建设的两户焦化企业。与此同时,孝义市加大了对电力、冶炼、水泥等重污染行业的整治力度,并收到了明显成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步推进,投资65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已基本建成,投资5600万元垃圾处理厂也已立项。他们还大力推进城市集中供热、供气工程建设,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55万平方米,集中供气用户达到18000余户,城市集中供热率和集中供气率分别达到了70%和80%以上,城区内基本看不到高烟囱。孝义市对主干公路污染和主干河道沿线企业污染整治成效显著,矿区污染整治也在扎实开展。与此同时,孝义市大幅度推进“绿色孝义”建设,在数年坚持不懈植树造林的基础上,2006年又开展了城乡“大植树、大造林”活动,全年造林绿化投入突破1亿元,共植树417万株,完成通道绿化234公里,完成荒山绿化5.25万亩;各合法工业企业也紧紧围绕“厂在林中,林中有厂”的理念,加紧厂区及周边绿化建设,煤炭企业按照“一企绿化一座山、营造一片林”的模式,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孝义市驿马乡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西王屯村、关家口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
孝义市在环保工作中标本兼治。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提升优化结构调整,根治产业结构性污染。在全国县级城市中首家编制完成了循环经济规划,从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着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并涌现出了楼东俊安等一批产值上亿元的循环型企业旗舰。积极培植多元支柱产业,发展非煤企业和高科技产业,截止2006年全市非煤产业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0余个,年实现产值3亿元,全市经济建设正呈现出产业结构多元化、企业生产清洁化的良好发展态势。我们欣喜地看到,2006年在全省42个县市空气日报排队中,孝义的空气质量已明显好于周边县市了。
新年新起点,新年新干劲。面对新挑战,2007年,孝义市将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坚决打胜环保攻坚年战:SO和COD排放量要分别比2006年削减5%和4%,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到五类功能标准。孝义市将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下达的焦化企业关停任务,对重点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对重点工业污染源集中整治,实现全面达标排放,彻底关闭全市剩余铝矾土倒烟窑企业。2007年,孝义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在7月份将正式投入使用,城市垃圾处理厂开工建设将完成一期工程。城市集中供热率和供气率分别达到75%和85%以上。机动车尾气环保达标贴牌率达到65%以上。孝义市将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编制完成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域规划,并出台相应管理办法。编制完成生态功能区划分和生态经济区划分。孝义市决心用3年时间争创省级环保先进市、省级林业先进市、省级园林城市。
孝义市又一轮环境污染治理攻坚战拉开了帷幕,又一场生态建设翻身战吹响了进军号。孝义正由“黑色GDP”向“绿色GDP”转轨。
走循环经济之路
在多年探索中,孝义人找到了答案:走循环经济道路才能绘就一幅美好图景。
孝义市从大处着手,着力引导企业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进行资源互补、利益共享,做到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在此基础上,引入园区循环、区域经济社会循环的“泛循环”概念,孝义人形象地称之为“中循环”“大循环”,而企业自身的循环,则被称为“小循环”。一条以企业为单位的点上“小循环”、以园区为单位的线上“中循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市域“大循环”的道路,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他们编制完成了全国首家《县域循环经济规划纲要》。
“开放兴市”,是孝义市的又一坚定目标。他们坚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于是引进了香港俊安、北京兖矿、法国欧罗福、浙江康瑞集团及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农业发展银行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来孝义投资开发。
2002年开始,在焦化企业林立的孝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悄然兴起。这一举措就像是一缕清新的空气,吹散了迷蒙的尘污,像一丛美丽的花儿在希望的田野上竞相盛开。他们种养加一条龙,农工商产业化经营,贸工农一体化管理,实施“园区 农户 市场”的模式,为奔小康闯出了一条新路,正在成为带动全市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又一重要支撑。
这就是高阳高科技示范园区,只见满目皆是新气象。作为全国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高阳农业科技园区总面积3.3万亩,规划投资3.7亿元,是集种植、养殖、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基地,也是孝义重点发展的调产项目之一。现已引进10家企业入园,金绿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鹿鹿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已经投产。
像高阳农业科技园区这样的农业科技生态园区,孝义就有70个,汇成了煤焦之城的“绿色”交响曲。在此,我们找到了孝义循环经济“突围”的答案。70个农业示范园区,开发面积4.7万亩,安置农村劳动力3000余人。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0户,直接带动农民就业7.5万人。金绿禾公司跨入山西省“1311”规划工程之列。
在绿色、生态孝义渐显雏形的同时,孝义将文化产业作为“十一五”时期发展的“重头戏”。唐太宗李世民敕赐的“孝义”,自古流传的郑兴割股奉母、义虎救樵夫、锯树留邻等故事,瑰丽多姿的木偶、皮影,使得这个城市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深厚无比。
孝义规划了“文化产业园区”,台湾山水娱乐有限公司、台湾皖型影视有限公司与孝义市合资建设的全国首座“木偶皮影影视基地”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拍摄的《英雄出少年》《豆豆猴》等优秀木偶剧获得好评。目前,孝义市正与台湾山水娱乐有限公司合作拍摄130集木偶电视剧《不亦乐乎》。2007年下半年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而拍摄的学汉语教学片已与欧洲六国签单。他们的目标是打造全世界最大的电子木偶玩具基地,孝义文化产业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在孝义,循环经济的“脉动”,不止于企业,不止于园区,而是扩展延伸,汇成了社会各层面的循环“共振”。
有人说,环保风暴给正在全力以赴冲刺全国百强县市的孝义造成了很大的阻力,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又何尝不是孝义调整其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帮助其将发展的轨道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的一次机遇呢?
“我们将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改善市域环境质量,干干净净进百强。”市长张旭光信心百倍地说。
编笆遮枣情犹重,锯树留邻义最深
在孝义,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传说从前一条巷里住着陈、王两户人家,院落仅一墙之隔。陈家的墙头左侧植枣树一株,3年后枣树结满红枣,树枝越过墙头,伸向王家院内,熟透的红枣不时掉落。王家想邻家枣树结的枣子,自己家不该享用,于是就编了竹笆,斜架在枣树枝下,使掉落的红枣滚回陈家院里。陈家发现后,悄悄把竹笆垫高,不让枣子滚过来。年年结枣,年年编笆,王家想,还是迁到别处住吧,免得天长日久,影响邻居关系。陈家得知这一消息,深感不安,毅然把枣树锯掉。王家见到倒在地上的枣树,深表惋惜,问道:“为何把这棵正在结枣的枣树锯掉?”陈家说:“枣子虽好,也没有邻居好啊!”“编笆接枣,锯树留邻”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
故事讲的虽是一件小事,但却表现出这里的老百姓自身所有的传统美德——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求中致和、与人友好的处事精神。
这一传说生动地展示了孝义人的传统美德。因此,当国家发出治理环境污染的号召后,他们便立即行动,坚决关闭了重度污染企业,并竭力发展绿色经济,誓为子孙后代留一片蓝色的天空,绿色的大地。
“山西绝不要污染的GDP!”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向全省人民发出了号召,孝义市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向环保要效益的重大举措。他们计划在2007年实施环境容量置换项目(特别是SO 指标),既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生产装备和工艺落后的企业,也鼓励一批高技术含量、能耗低、无污染的企业迅速发展。
采访结束已是傍晚。市区的美丽广场,街旁挺立的高楼大厦,马路两旁的行人,悠闲散步的人们……看到这一切,我们的耳际就又萦绕起市长张旭光的一句话,那就是:“一定把孝义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全国经济强市,今天是山西的孝义,明天就是中国的孝义!”
孝义市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工业城市,市域内煤炭蕴藏量达90.5亿吨、铝的蕴藏量2.6亿吨。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该市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在山西排名第二,2005年全国排名102位。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典型的资源型县级市,也因为环境、资源协调发展而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最主要的问题有: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人们争议不断。车驶入市境,放眼望去,宽阔的街道车水马龙,两旁高楼林立,给人强烈的感受却是: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资源型、环保型城市,已骤然成形。
席卷孝义的环保风暴
接待我们的是市政府一位姓许的秘书长,他热情地握着记者的手,笑着说:“欢迎媒体的同志们前来监督!”言语中难掩自豪!
近年来,孝义市紧紧围绕争创全国百强县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三大目标”,不断完善加快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沉着应对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财政收入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二。当然,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的市域环境的结构性污染问题也格外引人注目。孝义市政府深感责任重大,从2000年以来,就始终把解决结构性污染作为最大的战略任务。从2000年的“环保零点关停行动”开始,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攻坚,先后开展了关停取缔土焦、改焦、铝矾土竖炉、铝矾土倒烟窑等环保专项行动。2002年,全市土焦炉被彻底取缔。2003年,在全省率先结束了改良焦生产时代,取缔改良焦经验在全省推广。2004年、2005年在遏制小机焦违规建设的同时,开展了电力、水泥、冶炼、洗煤、化工等重污染行业企业的关闭取缔和限期达标治理工作。截止到2005年年底,孝义市共炸毁取缔烟囱979根,推倒焦炉、倒烟窑5830座,关停企业417户,共损失固定资产20多亿元,直接减少税费4亿元。
2006年,孝义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展开了整治全市焦化企业污染攻坚战。孝义市市长张旭光更是铿锵坚决:“根源不取,痼疾难除,不下痛手,何以明志?”于是,随着一声声巨响,一根根排污烟筒被轰倒在地,当年就关停违法违规企业13户,其中关闭5户机焦企业,3户冶炼、1户洗煤,停建了尚未动工的两户和违法建设的两户焦化企业。与此同时,孝义市加大了对电力、冶炼、水泥等重污染行业的整治力度,并收到了明显成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步推进,投资65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已基本建成,投资5600万元垃圾处理厂也已立项。他们还大力推进城市集中供热、供气工程建设,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55万平方米,集中供气用户达到18000余户,城市集中供热率和集中供气率分别达到了70%和80%以上,城区内基本看不到高烟囱。孝义市对主干公路污染和主干河道沿线企业污染整治成效显著,矿区污染整治也在扎实开展。与此同时,孝义市大幅度推进“绿色孝义”建设,在数年坚持不懈植树造林的基础上,2006年又开展了城乡“大植树、大造林”活动,全年造林绿化投入突破1亿元,共植树417万株,完成通道绿化234公里,完成荒山绿化5.25万亩;各合法工业企业也紧紧围绕“厂在林中,林中有厂”的理念,加紧厂区及周边绿化建设,煤炭企业按照“一企绿化一座山、营造一片林”的模式,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孝义市驿马乡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西王屯村、关家口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
孝义市在环保工作中标本兼治。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提升优化结构调整,根治产业结构性污染。在全国县级城市中首家编制完成了循环经济规划,从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着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并涌现出了楼东俊安等一批产值上亿元的循环型企业旗舰。积极培植多元支柱产业,发展非煤企业和高科技产业,截止2006年全市非煤产业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0余个,年实现产值3亿元,全市经济建设正呈现出产业结构多元化、企业生产清洁化的良好发展态势。我们欣喜地看到,2006年在全省42个县市空气日报排队中,孝义的空气质量已明显好于周边县市了。
新年新起点,新年新干劲。面对新挑战,2007年,孝义市将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坚决打胜环保攻坚年战:SO和COD排放量要分别比2006年削减5%和4%,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到五类功能标准。孝义市将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下达的焦化企业关停任务,对重点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对重点工业污染源集中整治,实现全面达标排放,彻底关闭全市剩余铝矾土倒烟窑企业。2007年,孝义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在7月份将正式投入使用,城市垃圾处理厂开工建设将完成一期工程。城市集中供热率和供气率分别达到75%和85%以上。机动车尾气环保达标贴牌率达到65%以上。孝义市将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编制完成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域规划,并出台相应管理办法。编制完成生态功能区划分和生态经济区划分。孝义市决心用3年时间争创省级环保先进市、省级林业先进市、省级园林城市。
孝义市又一轮环境污染治理攻坚战拉开了帷幕,又一场生态建设翻身战吹响了进军号。孝义正由“黑色GDP”向“绿色GDP”转轨。
走循环经济之路
在多年探索中,孝义人找到了答案:走循环经济道路才能绘就一幅美好图景。
孝义市从大处着手,着力引导企业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进行资源互补、利益共享,做到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在此基础上,引入园区循环、区域经济社会循环的“泛循环”概念,孝义人形象地称之为“中循环”“大循环”,而企业自身的循环,则被称为“小循环”。一条以企业为单位的点上“小循环”、以园区为单位的线上“中循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市域“大循环”的道路,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他们编制完成了全国首家《县域循环经济规划纲要》。
“开放兴市”,是孝义市的又一坚定目标。他们坚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于是引进了香港俊安、北京兖矿、法国欧罗福、浙江康瑞集团及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农业发展银行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来孝义投资开发。
2002年开始,在焦化企业林立的孝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悄然兴起。这一举措就像是一缕清新的空气,吹散了迷蒙的尘污,像一丛美丽的花儿在希望的田野上竞相盛开。他们种养加一条龙,农工商产业化经营,贸工农一体化管理,实施“园区 农户 市场”的模式,为奔小康闯出了一条新路,正在成为带动全市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又一重要支撑。
这就是高阳高科技示范园区,只见满目皆是新气象。作为全国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高阳农业科技园区总面积3.3万亩,规划投资3.7亿元,是集种植、养殖、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基地,也是孝义重点发展的调产项目之一。现已引进10家企业入园,金绿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鹿鹿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已经投产。
像高阳农业科技园区这样的农业科技生态园区,孝义就有70个,汇成了煤焦之城的“绿色”交响曲。在此,我们找到了孝义循环经济“突围”的答案。70个农业示范园区,开发面积4.7万亩,安置农村劳动力3000余人。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0户,直接带动农民就业7.5万人。金绿禾公司跨入山西省“1311”规划工程之列。
在绿色、生态孝义渐显雏形的同时,孝义将文化产业作为“十一五”时期发展的“重头戏”。唐太宗李世民敕赐的“孝义”,自古流传的郑兴割股奉母、义虎救樵夫、锯树留邻等故事,瑰丽多姿的木偶、皮影,使得这个城市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深厚无比。
孝义规划了“文化产业园区”,台湾山水娱乐有限公司、台湾皖型影视有限公司与孝义市合资建设的全国首座“木偶皮影影视基地”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拍摄的《英雄出少年》《豆豆猴》等优秀木偶剧获得好评。目前,孝义市正与台湾山水娱乐有限公司合作拍摄130集木偶电视剧《不亦乐乎》。2007年下半年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而拍摄的学汉语教学片已与欧洲六国签单。他们的目标是打造全世界最大的电子木偶玩具基地,孝义文化产业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在孝义,循环经济的“脉动”,不止于企业,不止于园区,而是扩展延伸,汇成了社会各层面的循环“共振”。
有人说,环保风暴给正在全力以赴冲刺全国百强县市的孝义造成了很大的阻力,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又何尝不是孝义调整其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帮助其将发展的轨道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的一次机遇呢?
“我们将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改善市域环境质量,干干净净进百强。”市长张旭光信心百倍地说。
编笆遮枣情犹重,锯树留邻义最深
在孝义,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传说从前一条巷里住着陈、王两户人家,院落仅一墙之隔。陈家的墙头左侧植枣树一株,3年后枣树结满红枣,树枝越过墙头,伸向王家院内,熟透的红枣不时掉落。王家想邻家枣树结的枣子,自己家不该享用,于是就编了竹笆,斜架在枣树枝下,使掉落的红枣滚回陈家院里。陈家发现后,悄悄把竹笆垫高,不让枣子滚过来。年年结枣,年年编笆,王家想,还是迁到别处住吧,免得天长日久,影响邻居关系。陈家得知这一消息,深感不安,毅然把枣树锯掉。王家见到倒在地上的枣树,深表惋惜,问道:“为何把这棵正在结枣的枣树锯掉?”陈家说:“枣子虽好,也没有邻居好啊!”“编笆接枣,锯树留邻”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
故事讲的虽是一件小事,但却表现出这里的老百姓自身所有的传统美德——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求中致和、与人友好的处事精神。
这一传说生动地展示了孝义人的传统美德。因此,当国家发出治理环境污染的号召后,他们便立即行动,坚决关闭了重度污染企业,并竭力发展绿色经济,誓为子孙后代留一片蓝色的天空,绿色的大地。
“山西绝不要污染的GDP!”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向全省人民发出了号召,孝义市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向环保要效益的重大举措。他们计划在2007年实施环境容量置换项目(特别是SO 指标),既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生产装备和工艺落后的企业,也鼓励一批高技术含量、能耗低、无污染的企业迅速发展。
采访结束已是傍晚。市区的美丽广场,街旁挺立的高楼大厦,马路两旁的行人,悠闲散步的人们……看到这一切,我们的耳际就又萦绕起市长张旭光的一句话,那就是:“一定把孝义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全国经济强市,今天是山西的孝义,明天就是中国的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