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人肝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的表达,探讨激活或抑制PPARγ在肝癌细胞株生长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肝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PPARγ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2种肝癌和1种正常肝细胞株中PPARγ表达;PPARγ激动剂15dPGJ2和拮抗剂T0070907分别干预培养的2种肝癌细胞株,噻唑蓝(MTT)
【机 构】
: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4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人肝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的表达,探讨激活或抑制PPARγ在肝癌细胞株生长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肝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PPARγ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2种肝癌和1种正常肝细胞株中PPARγ表达;PPARγ激动剂15dPGJ2和拮抗剂T0070907分别干预培养的2种肝癌细胞株,噻唑蓝(MTT)检测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 肝癌组织中PPARγ表达高于癌旁和正常肝组织(P<0.05),PPARγ主要在肝癌细胞质中表达;肝癌细胞株PPARγ表达比正常肝细胞株高(P<0.05);15dPG-J2抑制肝细胞增殖而T0070907则促进肝癌细胞增殖(P<0.05).15dPG-J2可使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由(42.5±0.9)%和(49.0±3.8)%增高至(61.0±2.0)%和(67.5±2.2)%,(P<0.05),S期由(30.5±0.3)%和(43.0±2.5)%降低至(6.6±1.1)%和(25.1±2.0)%(P<0.05).而且,15dPG-J2可明显促进两种肝癌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增加约24.4%和22.4%,并可增强细胞Caspase-3活性(P<0.05);Caspase抑制剂Z-VAD-FMK则可逆转15dPG-J2对肝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论 PPARγ在肝癌细胞中表达升高,其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中,为无活性状态.PPARγ激动剂可活化PPARγ和Caspase通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17β-雌二醇在体外能上调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 BM-EPCs)表面CXCR4表达而促进其向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α迁移[1].我们在心肌梗死后SDF-1α表达高峰,经静脉移植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的经17β-雌二醇处理的BM-EPCs,以此评价17β-雌二醇对BM -EPCs归巢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从孕15 d鼠胚胎脑室下区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培养于DMEM/F12+B27细胞基础培养液中,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作为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10、20、50μg/L的NGF,无添加成分作为阴性对照组.用噻唑蓝(MTT)比色分析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增殖、分化,鼠抗胶质纤维酸性蛋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NFI)患者有明显的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1-2],我们报道了神经纤维瘤病破骨细胞功能增强是引起骨改变的机制之一[3].骨桥蛋白(OPN)具有细胞因子和基质蛋白两种性质,能影响骨代谢平衡,造成骨质疏松.我们应用Nf1基因杂合型小鼠模型,研究外源性骨桥蛋白对其破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与同源野生型小鼠破骨细胞功能进行统计学比较。
以腔镜外科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技术、器官移植、基因与生物医学工程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腔镜外科技术的推广应用,被誉为21世纪最为耀眼的外科进展之一.早在1910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的Jacobaeus医师就曾将腹腔镜作为诊断方法应用于人体.但一直到1987年,法国里昂的Mouret医师施行了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这项技术才
随着肿瘤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目益受到重视.T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应答中起主要作用,基于T细胞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CI)在部分恶性肿瘤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大多数肿瘤中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1].近年来,一种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嵌合抗原受体(CAR)基因修饰T细胞显示出的靶向性、杀伤活性和持久性为ACI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诱导形成与人类胰腺癌的病理生物学特性很相近的大鼠胰腺癌[1],并将大鼠胰腺癌组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初步筛选胰腺癌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中的差异蛋白质。一、材料与方法清洁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50只和假手术组20只。模型组将二甲基苯并蒽(DMBA)植入胰腺被膜内并荷包缝合后关腹。假手术对照组只进行荷包缝合。术后两个月处死。所有胰腺组织取下后,各取1块组织行苏木素-伊红(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AdvBMP-2)转染到兔椎间盘髓核细胞后,对椎间盘细胞中Sox9基因的影响.方法 纯种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5只,采用纤维环损伤法制作腰椎间盘退变模型,24周后行2次手术,其中25只对腰椎间盘髓核组织注射AdvBMP-2,每只注射2个椎间盘作为实验组,注射量为每个腰椎间盘20μl(100×105 pfu);同时每只取2个未做注射的腰椎间盘作为自身空白对照组.
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TBIS)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MODS),而肠道是TBIS时最早受累的器官之一,也是MODS的“始动器官”[1]。近年来,肠内及肠外免疫营养对危重病预后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2-3]。我们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对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 TBIS)大鼠进行术前干预,观察ω-3 PUFA对TBIS大鼠小肠过氧化损伤及细菌移位的影
目的 观察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置入对脊柱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5头3个月龄幼猪随机分为3组,A组(5头)为空白对照组,自T6~T15后路切开,显露椎板;B组(5头)为对照组,置入锁定椎弓根钉棒系统;C组(5头)为实验组,置入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实验的目标设计为瞒、7,T8、9椎体的平均高度,T7/8、T8/9、T9/10椎间盘的平均高度,C组钛棒上下两端滑动的平均距离,应用X线测量并观察脊
目的 探讨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肺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的表达及其与肺动脉高压Heath-Edwards分级的关系.方法 按照Heath-Edwards PH分级分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9例对照组和33例实验组肺组织e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实验组PH Ⅰ、Ⅱ、Ⅲ级eNOSmRNA